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国阳专利>正文

一种子线组的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977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子线组的改进结构,其是指针对习式钓线组系绑固定的子线容易缠线,及母线以固定活动间距连结子线的钓线组无法适应不同水流,须购买携带多组进行更换的麻烦操作而做出的改进结构;其包含一母线上穿结一活动件与一固定件,而一子线一端配合一挺直连结件套结在活动件与固定件间的母线上;可在活动件与固定件间的调节空间提供子线充份摆动的效果,并可直接由活动件调节其活动空间以适应不同钓场水流,而活动件与固定件之间的母线上可再套结一导轮,以提高摆动的灵活度,且子线末端可配合一套件可供鱼钩简易套入组合,又活动件与固定件的内侧各再套结一夜光珠以适用夜间操作,具有多重的使用进步性。(*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An improved structure of seed group

Improved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eed group, which is a pointer to a learning type group fixed tie fishing line to line, and bus to fixed pitch link line fishing activities group can not adapt to the different flow, improved structure to buy carry group replacement operation to make trouble; it contains a bus in a moving element and a fixing piece, and one end of a line with a set of nodes in the node directly connected between the fixed part and the movable part on the bus line; can provide sufficient swing effect and adjusting the space between the fixed part of the movable piece, and can be directly regulated by activity the space to accommodate different fishing activities and water, piece and the fixing piece between the bus can be set with a guide wheel,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flexibility of the swing, and the line ends with a kit for simple hooks set into the combination, and live The inner side of the movable part and the fixing part is respectively sleeved with a night light bead to be suitable for night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主要是涉及一种子线组的改进结构,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可灵活调节子线活动空间,适应不同钓场的钓线组的改进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如图1-1所示,其为一习式钓线组的结构示意图,是在一母线10上以系绑方式结合数条末端结合有鱼钩21的子线20串组而成。而图1-2所示,在母线10上的各子线组,分别以结合两夹片11之间,可供一子线20结合端结合转子12转环套结组成。另又图1-3所示,穿组母线10的各子线组,是在外端枢结有转环的两转子12间,以一连结杆14连结,在连结杆14上穿结有两夜光珠15,两夜光珠15间横向套结连结环16,连结环16外侧转环结合末端结合有鱼钩的子线20连结。然而如上所述图1-1中,其子线20是以系绑结合在母线10上的固定位置,使鱼钩完全没有任何活动摆动空间,这样的结构往往会在静水或较小流速的钓场抛杆时就会形成缠线现象,为其缺点之一。而上述图1-2中,其母线10锥以两夹片11间的空间可供子线20适当摆动,且其子线20又配合一笔直的连结环16横向套结在母线10上,与可适当避免子线20与母线10的缠绕现象;然而其母线10上两夹片11间的间距为固定,故当过到水流较为急速的钓场时,而在有限固定的空间相对会使鱼饵的摆动效果不佳,为其缺点之二。又上述图1-3中,其两转子12间的连结杆14上套结两夜光珠15所剩有限的空间,虽也能提供子线20适当摆动,但是当遇到水流较为急速的钓场时,其在有限固定的空间也会形成鱼饵的摆动效果不佳的缺点。所以如何针对以上习式钓线组,容易缠线及无法灵活适应不同水流速的钓场的缺点改进,是为本技术所欲行解决的问题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子线组的改进结构,由挺直连结件可支撑子线舆母线结合端形成笔直的延伸,而避免与母线形成缠线情形。本技术的次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子线组的改进结构,通过由母线上配合的活动件与固定件问的可调节空间,可供子线形成充份的摆动效果,并由其可调空间灵活适应不同钓场水流,不用携带多组不同钓线进行麻烦的更换。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子线组的改进结构,其活动件、固定件及挺直连结件可以由多种不同结构灵活变化组合,具简易组成方便使用。本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子线组的改进结构,其母线可进一步配合导轮、夜光珠等而达到使子线摆动灵活度进一步提升,及可灵活适用夜间操作使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子线组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母线上穿结一活动件与一固定件,而一末端结合有鱼钩的子线一端配合一挺直连结件横向套结在活动件与固定件间的母线上。该挺直连结件可配合一H状导轮套结。该套结挺直连结件两侧母线上,可分别套结夜光珠。活动件可包含一定位套及一活动套块组成;定位套下段形成一套孔,活动套块是呈一凸字状块体,并由小径段提供结合有子线的挺直连结件套结後塞结于定位套下端套孔组成。该套结的活动套块小径段的挺直连结件两侧,套结有夜光珠。该活动件可为一定位豆结构。该固定件为具可调节的一个或二个以上的定位豆。该子线末端配合套抵可供一鱼钩简易套入组合的一套件。该子线末端配合套抵可供一鱼钩简易套入组合的一套件。该子线末端配合套抵可供一鱼钩简易套入组合的一套件。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在于通过由母线所套结活动件与固定件问的调节空间提供子线充份摆动的效果,子线由挺直连结件支撑笔直延伸可避免形成缠线;又可由活动件调节其活动空间以适应不同钓场水流,而活动件与固定件之间的母线上可再套结一导轮,进一步提高摆动的灵活度;且活动件、固定件及挺直连结件可以由多种不同结构灵活变化组合,具简易组成方便使用具多重进步性。下面配合附图列举的具体实施例,详细介绍本技术的构造内容,及其所能达成的功能效益,使得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技术的结构。附图说明图1-1、图1-2、图1-3是习式钓线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组合实施例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组合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结合导轮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活动件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6是图5的组合示意图;图7-1是本技术固定件的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一;图7-2是本技术固定件的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二;图7-3是本技术固定件的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三;图8-1是本技术结合夜光珠的实施例示意图一;图8-2是本技术结合夜光珠的实施例示意图二;图8-3是本技术结合夜光珠的实施例示意图三。主单元件符号说明10母线;11夹片;12转子;14连结杆;15、60夜光珠;20;子线;21鱼钩;16连结环;25套件;30活动件;30、30A活动件;311套孔;31定位套;32活动套块;321小径段;321延长的小径段;40、40A、40B固定件;40、40A、40B、40C、40D固定件;60夜光珠;50、50A、50B、50C、50D、50E、50F、50G挺直连结件;50B’、50C’、50D’挺直连结件;70导轮。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2、3,所示附图为本技术的组合及实施例示意图,其包含一母线10上穿结一活动件30而下段的母线10配合一固定件40,可供一条末端绑结鱼钩21的手线20以另端的挺直连结件50套组连结而成,其中;活动件30,可在母线10穿结一定位豆组成,而固定件40可由母线10打一绳结形成,又挺直连结件50可由子线20另端穿过一胶管又反折回穿胶管粘固,使子线20在胶管外端凸出一反折形成的束套而成;其子线20通过由挺直连结件50的胶管,可支撑子线20结合端横向挺直延伸而避免与母线10形成缠线外;又子线20可由该活动件30在母线10上调节与固定件40的距离空间,以灵活适用不同钓场使用,不需要携带多组钓线组进行麻烦的更换操作。如图3所示,本技术母线10上套结定位豆的固定件40也可以套结一胶管配合粘剂固定组成一固定件40A,或由母线10配合系结一转子组成一固定件40B;而挺直连结件50凸出在胶管外的束套可再穿结一活动的定位豆组成一活动式的挺直连结件50A,使束套可由定位豆调节变化大小方便操作使用;又其子线20末端可配合套抵一套件25可供一鱼钩21简易套入而迅速组合,方便操作使用。又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挺直连结件可为两端为转环的转子的挺直连结件50B;或在转子一端枢结有转环而另端结合菱形夹体组成的挺直连结件50C;或进一步在菱形夹体套结一胶套所组成一挺直连结件50D;或在一连结杆一端弯折成钥匙孔而另端弯折倒R状扣部的挺直连结件50E;或挺直连结件50E上再套结一胶套,而组成一挺直连结件50F;或一连结杆一端弯折成倒钩部而另端弯折倒R状扣部的挺直连结件50G,具多种变化结构灵活组成。如图4所示,本技术可在活动件30与固定件40的之间,可再套结一导轮70,而由导轮70中间小径段提供子线20另端的各种挺直连结件50、50A、50B、50C、50D、50E、50F、50G等套结组成,通过由该导轮70可使子线20在母线10的活动件30与固定件40之间有更灵活的回转与摆动效果;而其子线20末端亦可配合套抵一套件25可供一鱼钩21简易套入组合。参看图5、6,所示为本技术活动件另一种组成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即可由一下端具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子线组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母线上穿结一活动件与一固定件,而一末端结合有鱼钩的子线一端配合一挺直连结件横向套结在活动件与固定件间的母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子线组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母线上穿结一活动件与一固定件,而一末端结合有鱼钩的子线一端配合一挺直连结件横向套结在活动件与固定件间的母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线组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挺直连结件可配合一H状导轮套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线组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套结挺直连结件两侧母线上,可分别套结夜光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线组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活动件可包含一定位套及一活动套块组成;定位套下段形成一套孔,活动套块是呈一凸字状块体,并由小径段提供结合有子线的挺直连结件套结後塞结于定位套下端套孔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子线组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国阳
申请(专利权)人:林国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