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道俊专利>正文

自动上胶分缝压条机的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68208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6 1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自动上胶分缝压条机技术领域,具体为自动上胶分缝压条机的改进结构,包括机架和可转动设有下压轮的固定件,固定件内设有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转轴,转轴上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的转轴连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设在机架上的第一主动轴以及驱动第一主动轴旋转的第一驱动装置,第一主动轴通过齿轮装置与转轴上的第一齿轮抵触连接;还包括驱动下压轮往复运动的卸料装置,进而方便工件上料以及下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上胶分缝压条机
,具体为自动上胶分缝压条机的改进结构
技术介绍
如中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1310383188.8的一种自动上胶分边压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装置,分别与所述上压轮和下压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上压轮和下压轮同步转动;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上压轮传动装置、下压轮传动装置和主传动装置,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上压轮与所述下压轮之间的距离的间距调节装置;主传动装置包括主动轮以及控制主动轮转动的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主动轮上设置第五转轴,第五转轴通过第一齿轮副连接第六转轴,第六转轴两端分别设置上压轮传动副和下压轮传动副,上压轮传动副通过第二齿轮副与第二转轴连接,下压轮传动副通过万向连接副与第四转轴连接。虽然能够利用间距调节装置来调节上压轮与下压轮之间的距离,以起到对部分工件进行上料或者下料的作用,但是,对于一些大型工件,因结构设计缘故(下压轮传动副通过万向连接副与第四转轴连接),使得上压轮与下压轮间距调节的局限(调节间距较小),导致上料或者下料都是比较困难的,工作效率低下。同时,因结构设计缘故(下压轮传动副通过万向连接副与第四转轴连接),传动时容易出现卡滞的现象,传动时不够稳定、可靠,且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上下料、传动稳定的自动上胶分缝压条机改进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自动上胶分缝压条机的改进结构,包括机架和可转动设有下压轮的固定件,固定件内设有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转轴,转轴上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的转轴连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设在机架上的第一主动轴以及驱动第一主动轴旋转的第一驱动装置,第一主动轴通过齿轮装置与转轴上的第一齿轮抵触连接;还包括驱动下压轮往复运动的卸料装置,进而方便工件上料以及下料。进一步,所述的齿轮装置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第一过渡齿轮轴以及设在第一主动轴上的第二齿轮,第一过渡齿轮轴上设有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四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进一步,所述的卸料装置包括纵向移动装置和横向移动装置。进一步,所述的横向移动装置包括套设在固定件外部的支撑座以及用于驱动支撑座往复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进一步,所述横向移动装置还包括导向装置,导向装置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导轨、固定在支撑座上的导块,导块与第二驱动装置通过固定板相连。进一步,所述的纵向移动装置包括铰链连接在固定板上的顶杆,顶杆的一端与转轴相连,另一端连接有第三驱动装置。进一步,所述的纵向移动装置还包括缓冲复位机构,缓冲复位机构包括设在支撑座内且套设在转轴外的弹簧以及套设在转轴外且固定在支撑座内的卡簧,弹簧的一端与固定件抵触连接,另一端与卡簧抵触连接。进一步,所述的纵向移动装置还包括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设在支撑座内的导向槽以及通过轴承固定在转轴上的定位块。进一步,所述顶杆与转轴相连的一端设有包裹在转轴上的夹头,转轴上设有用于使夹头对转轴受力的支撑部。进一步,还包括与下压轮对应设置的上压轮、设在机架上的第二主动轴、驱动第二主动轴旋转的第四驱动装置、第二过渡齿轮轴以及锥齿轴套,所述的第二主动轴上设有第五齿轮,所述第二过渡齿轮轴的一端设有第六齿轮,另一端设有第七齿轮,锥齿轴套的一端设有第八齿轮,另一端设有第九齿轮,上压轮内设有平面伞齿,第五齿轮与第六齿轮啮合,第七齿轮与第八齿轮啮合,第九齿轮与平面伞齿啮合。对比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1.利用卸料装置在纵向或者横向驱动下压头,进而使下压头远离上压头,方便上料、下料,提高了工作效率。2.转轴连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设在机架上的第一主动轴以及驱动第一主动轴旋转的第一驱动装置,第一主动轴通过齿轮装置与转轴上的第一齿轮抵触连接,齿轮装置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第一过渡齿轮轴以及设在第一主动轴上的第二齿轮,第一过渡齿轮轴上设有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四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且第四齿轮与第一齿轮是抵触连接的,在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固定板离开时,第四齿轮与第一齿轮是水平分离的,在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固定板复原时,第四齿轮与第一齿轮又相互抵触且啮合,这种改进后的结构更加简单,工作时更加稳定;在第三驱动装置驱动转轴下拉时,第四齿轮与第一齿轮是竖直分离的,在第三驱动装置驱动转轴复原时,第四齿轮与第一齿轮又相互抵触且啮合,这种改进后的结构更加简单,工作时更加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G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的左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3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揭露的内容轻易的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参照图1-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制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有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的可实施的范畴。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的自动上胶分缝压条机的改进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1和图3所示:自动上胶分缝压条机的改进结构,包括机架1和可转动设有下压轮11的固定件12,固定件12内设有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转轴13,转轴13的一端设有第一齿轮01,另一端设有第十齿轮010,下压轮11内设有平面伞齿011,第十齿轮010与平面伞齿011啮合,所述的转轴13连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设在机架1上的第一主动轴14以及驱动第一主动轴14旋转的第一驱动装置,第一主动轴14通过齿轮装置与转轴13上的第一齿轮01抵触连接;所述的齿轮装置包括固定在机架1上的第一过渡齿轮轴15以及设在第一主动轴14上的第二齿轮02,第一过渡齿轮轴15上设有第三齿轮03和第四齿轮04,第三齿轮03与第二齿轮02啮合,第四齿轮04与第一齿轮01啮合,且第四齿轮04与第一齿轮01是抵触连接的;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主动轴14旋转,并在第一齿轮01、第二齿轮02、第三齿轮03、第四齿轮04和平面伞齿011的配合下,带动下压轮11旋转,达到机械传动的目的,各使得传动时的更加稳定、可靠。还包括与下压轮11对应设置的上压轮21、设在机架1上的第二主动轴22、驱动第二主动轴22旋转的第四驱动装置、第二过渡齿轮轴23以及锥齿轴套24,所述的第二主动轴22上设有第五齿轮05,所述第二过渡齿轮轴23的一端设有第六齿轮06,另一端设有第七齿轮07,锥齿轴套24的一端设有第八齿轮08,另一端设有第九齿轮09,上压轮21内设有平面伞齿011,第五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自动上胶分缝压条机的改进结构,包括机架和可转动设有下压轮的固定件,固定件内设有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转轴,转轴上设有第一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连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设在机架上的第一主动轴以及驱动第一主动轴旋转的第一驱动装置,第一主动轴通过齿轮装置与转轴上的第一齿轮抵触连接;还包括驱动下压轮往复运动的卸料装置,进而方便工件上料以及下料。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上胶分缝压条机的改进结构,包括机架和可转动设有下压轮的固定件,固定件内设有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转轴,转轴上设有第一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连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设在机架上的第一主动轴以及驱动第一主动轴旋转的第一驱动装置,第一主动轴通过齿轮装置与转轴上的第一齿轮抵触连接;
还包括驱动下压轮往复运动的卸料装置,进而方便工件上料以及下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胶分缝压条机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装置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第一过渡齿轮轴以及设在第一主动轴上的第二齿轮,第一过渡齿轮轴上设有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四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胶分缝压条机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卸料装置包括纵向移动装置和横向移动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上胶分缝压条机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移动装置包括套设在固定件外部的支撑座以及用于驱动支撑座往复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上胶分缝压条机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移动装置还包括导向装置,导向装置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导轨、固定在支撑座上的导块,导块与第二驱动装置通过固定板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上胶分缝压条机的改进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道俊
申请(专利权)人:程道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