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世峰专利>正文

用以贴覆在产品表面的护膜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84650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以贴覆在产品表面的护膜结构,其包括:一护膜本体;数个胶料,设于该护膜本体一面,且该些胶料在该护膜本体上的位置,是对应于一产品的表面轮廓形状范围内所需要贴覆的局部重点位置;胶料设于该轮廓形状的相对两侧;胶料设于该轮廓形状的周边;胶料设于该轮廓形状的相对两侧,以其他局部位置;胶料设于该轮廓形状的每一角端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节省胶料与离型纸的使用量以及降低成本,以及产品贴覆后表面更美观。(*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以节省胶料使用量,以及贴覆后更美观的护膜结构,尤其 涉及一种用以贴覆在产品表面的护膜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的电脑及其周边产品、通信电子产品、液晶电视等,在出厂前为了防止产品表 面被刮伤,所以在制程中需要在产品外表面的重点部位贴覆护膜以提供保护;所述护膜本 体是一种薄状塑料膜(可以是PE、PEP、PP等材质),其贴覆的方式,均采用人工背胶贴覆作 业及配合治具压合进行贴覆;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现有的贴覆方式,首先需要在整张的护膜本体1 一面上先行将胶料2完全涂布其上(即一般所称的背胶或上胶),然后将背胶后的整张护膜 本体1贴覆在需要保护的产品3表面上,再切除超出产品表面需要保护位置以外的不必要 护膜本体。前述现有的护膜结构,常会因为覆膜时受到气候、湿度、人工贴覆技术熟练度差异 等内、外在因素的影响,使得产品覆膜完成后,产品表面与护膜间有空气存在致形成气泡 4 (如图2所示),极不雅观;另者,护膜本体1上胶的品质与厚度因为受到人工作业熟练度 的影响,如果无法均勻涂布,会造成消费者撕掉护膜时产生不均勻的残胶留在产品表面上, 必须要使用溶剂来擦拭去除,若消费者一时不察使用了有机溶剂来擦拭,则可能对产品表 面的烤漆造成不良甚至无可回复的影响。再者,在工厂里施工覆膜时,如果连下几天雨致空 气湿度增加,则将护膜本体1贴于产品上时,护膜本体1与产品3表面之间会渗入气体,导 致看上去会有图2所示的白雾状层5存在,极不雅观,如此众多问题常造成生产者的困扰, 若重新贴膜,则又浪费工时、增加成本。另一方面,现有的护膜结构因为需要在整张护膜本体一面将胶料完全涂布其上, 致使胶料的使用量非常大,成本一直无法降低;然而,对产品进行覆膜工作已属微利行业, 若不戮力寻求降低成本的方式,已几乎无利可图。再者,目前较进步取代人工作业来进行覆膜的方法,则是利用离型纸配合转印方 式来上胶;其作业方式是先将胶料预先涂布于离型纸上待用,欲进行上胶时,则对离型纸进 行烘烤,使其上的胶料软化,然后将离型纸对合于护膜上,再对其施加压力,使离型纸上的 胶料转印至护膜。此种转印方法虽然较传统人工作业方式具有更高的效率,需要使用大量 的离型纸,材料成本仍居高不下。因此,本创作人基于不能降低覆膜品质与经济规模的原则 下,极力改善覆膜的方法,经不断的试作与验证,终于研制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 供一种用以贴覆在产品表面的护膜结构,可以节省胶料与离型纸的使用量以及降低成本, 以及产品贴覆后表面更美观。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以贴覆在产品表面的护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护膜本体;数个胶 料,设于该护膜本体一面,且该些胶料在该护膜本体上的位置,是对应于一产品的表面轮廓 形状范围内所需要贴覆的局部重点位置。前述的用以贴覆在产品表面的护膜结构,其中胶料是设于该轮廓形状的相对两 侧。前述的用以贴覆在产品表面的护膜结构,其中胶料是设于该轮廓形状的周边。前述的用以贴覆在产品表面的护膜结构,其中胶料是设于该轮廓形状的相对两 侧,以其他局部位置。前述的用以贴覆在产品表面的护膜结构,其中胶料是设于该轮廓形状的每一角端 位置。本技术是将整张护膜本体依照产品需要覆膜部位的形状及尺寸等要件,先用 网版印刷技术在该护膜本体需要贴覆的重点部位上胶,再将该护膜本体所需要的形状裁切 下来后贴覆在产品表面,利用重点部位所设的胶料黏贴固定在产品表面,即可获得相同的 覆膜效果。进一步言之,本技术的技术手段,是利用网版印刷技术,在一护膜本体的一 面,依所要贴覆的产品的表面轮廓形状,将胶料网印于对应该轮廓形状范围内所需要贴覆 的局部重点位置,然后利用裁切工具将该护膜本体的所述轮廓形状裁切下来,再将裁切下 来的护膜本体,以其胶料做为介质贴覆于所对应形状的产品表面,借此可以节省胶料与离 型纸的使用量以降低成本,另外可避免护膜本体与所贴覆产品表面受气候、湿度、人工贴覆 技术熟练度差异等内、外在因素的影响,致增加成本且影响产品品质。本技术采用网版印刷方式对护膜本体上胶的好处,在于网版可以依产品所需 要覆膜的部位形状自由设计,完全不需要使用离型纸,且可在一大面积的护膜本体同时印 上数个位置的胶料,因而可以大幅降低制造成本。本技术因为不需要在护膜本体整面上胶,而是上胶在护膜本体的重点部位, 且依照产品形状尺寸裁切,所以容易进行贴覆,贴覆作业快速,如果生产时贴覆失败,可撕 下重复再贴覆,故几乎无失败率,不会在护膜本体与产品表面之间产生气泡、残胶、白雾状、 鬼影等缺失,具有良好的防止刮伤等经济效益。此外,由于本技术是在护膜本体的重点 部位局部上胶,所以消费者在撕开覆膜后不会有残胶留存,以本技术的护膜结构贴覆 于产品表面后所获得的品质相较于现有护膜结构更为优异。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现有护膜结构贴覆于产品表面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现有护膜贴覆于产品表面后,容易产生气泡、白雾状层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护膜结构贴覆于产品表面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护膜本体贴覆于产品表面后的立体示意图。图5A至图5C是本技术在护膜本体一面上胶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图6A至图6C是本技术在护膜本体一面上胶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图7A至图7C是本技术在护膜本体一面上胶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护膜本体2……胶料3……产品4......气泡5……白雾状层具体实施方式首先参阅图3,是以液晶显示器为产品3的实施例,以配合本技术的护膜结构 进行贴覆;本技术的护膜结构,包括有一对应产品3所欲贴覆的表面轮廓形状的护膜 本体1,以及设在护膜本体1 一面欲贴覆的重点部位的胶料2 ;可直接将胶料2朝向产品3 表面,利用胶料2做为黏合介质而使护膜本体1贴覆于产品3表面(如图4所示),贴覆时 不会受到气候、湿度、人工熟练度等内、外因素影响而产生气泡、残胶、白雾状、鬼影等缺点, 因而产品表面更为美观。本技术是以网版印刷技术将胶料2印于护膜本体1上,是依所要贴覆的产品 的表面轮廓形状,将胶料2网印于该护膜本体1 一面对应该轮廓形状范围内所需要贴覆的 局部重点位置。上胶完成后,再利用裁切工具依前述轮廓形状将护膜本体1裁切下来;最后 则将裁切下来的护膜本体,以其胶料做为黏合介质贴覆于所对应形状的产品表面。图5A为显示本技术欲贴覆护膜的产品表面轮廓形状为矩形时,是利用网版 印刷技术,将胶料2网印于护膜本体1 一面的相对两侧,该两侧胶料2分别仅网印成口字去 掉下面一横形,但两个口字去掉下面一横形可以构成如图中虚线所围成的对应产品表面形 状的矩形轮廓;而后可以利用裁切工具将护膜本体1上的胶料2所围的矩形轮廓予以裁切 成型下来(如图5B所示),即可利用胶料2做为介质,将护膜本体1贴覆固定于产品3的矩 形表面上(如图5C所示),让产品表面获得保护避免受到刮伤。图6A为显示本技术欲贴覆护膜的产品表面轮廓形状为矩形时,可以利用网 版印刷技术,将胶料2网印于护膜本体1 一面的相对两侧,且两侧胶料2分别仅网印成四个 L形,利用该四个L形的胶料构成如图中虚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以贴覆在产品表面的护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护膜本体;数个胶料,设于该护膜本体一面,且该些胶料在该护膜本体上的位置,是对应于一产品的表面轮廓形状范围内所需要贴覆的局部重点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世峰
申请(专利权)人:林世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