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83424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滑动轴承(5)由一对对开轴承(11、12)构成,在它们的对接面(11B、12B)的邻接位置设有挤压退让隙(11E、12E)。另外,在上述对接面(11B、12B)的内方的边缘部形成倒角部(11D、12D),另外,在倒角部(11D、12D)的中央侧形成集尘兜(15)。上述挤压退让隙(11E、12E)与处于它们的邻接位置的滑动面(13)构成的相对的角度(α)设定在0.69°以上。润滑油内的杂质(14)从挤压退让隙(11E、12E)的侧部开口顺利地排出到外部,难以进入到滑动面(13)。与以往相比,能够提供耐烧结性优良的滑动轴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滑动轴承,更为详细地说,涉及使一对对开轴承对接而构成为圆 筒状的滑动轴承。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这样的滑动轴承(例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3),该滑动轴承使一对对 开轴承对接而构成为圆筒状,而且,在处于上述各对开轴承的对接面的邻接位置的内周面 设置了挤压退让隙(夕,? * 1J 1J 一 7 )。这样的现有的滑动轴承在使一对对开轴承相互对接而将整体形成为圆筒状之际, 在两对开轴承的对接面的邻接位置存在上述挤压退让隙,从而能够容许对接面近旁的变 形。专利文献1 日本实开平2-102014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3-255222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2-18863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可是,以往一般的滑动轴承的上述挤压退让隙与邻接于其的滑动面所成的相对的 角度α为比较小的角度。即,如图6(b)所示,在以往的滑动轴承中,例如设挤压退让隙的 长度L为6. 5mm,设自由端侧的深度(最大深度)d为0. 035mm,在该场合,挤压退让隙与处 于其邻接位置的滑动面所成的相对的角度α为0.309°。而且,在这里,挤压退让隙的长度 L和深度d如以下那样规定,即,假想从对接面向内方侧延长的假想直线A,将从挤压退让隙 的内方侧的端部B到上述假想直线A的垂线的距离为挤压退让隙的长度L。另外,假想从挤 压退让隙的内方侧的端部B延长滑动面的曲线而与上述假想直线A相交的假想圆弧线C,此 时,设从两假想线A、C的交点P到形成倒角部之前的挤压退让隙的自由端B'的直线距离 为挤压退让隙的深度d。根据本申请的专利技术者进行了的试验和研究得到这样的结论,S卩,以往的滑动轴承 由以下那样的原因导致耐烧结性差。即,如图6(a)所示,在这种滑动轴承中,从旋转轴(曲 轴)的油孔流出来的润滑油通过挤压退让隙、倒角部内,从其两侧部的开口排出到外部。此 时,混入了润滑油的较小的杂质与润滑油一起排出到滑动轴承的外部,但一部分,特别是大 于旋转轴与滑动轴承的间隙的大的杂质(例如(pOjmm以上的杂质)进入到滑动轴承的 滑动面与旋转轴间。这样,如图6(a)所示,处于供油路径的大的杂质没有完全从旋转轴的 油孔排出,而是按挂在油孔的那样的状态在滑动轴承内环行。该杂质的环行有时在滑动轴 承的滑动面产生多重线状伤痕,该线状伤痕使润滑油膜破断,使得旋转轴与滑动轴承发生 固体接触,导致烧结。鉴于上述情况,第一项专利技术的滑动轴承使一对对开轴承的对接面相互抵接而整体 形成为圆筒状,而且,将上述两对开轴承的内周面构成为滑动面,另外,在处于上述对接面的邻接位置的两对开轴承内周面形成挤压退让隙,而且,在成为与该挤压退让隙的边界的 上述对接面的内周缘形成倒角部;其中使上述挤压退让隙与处于其邻接位置的滑动面所成的相对的角度为0. 69°以上 地设定上述挤压退让隙的深度和长度,而且使上述倒角部的倒角尺寸为0. 1 0. 6mm。另外,第二项专利技术的滑动轴承使一对对开轴承的对接面相互抵接而整体形成为圆 筒状,而且,将上述两对开轴承的内周面构成为滑动面,另外,在处于上述对接面的邻接位 置的两对开轴承内周面形成挤压退让隙,而且,从该挤压退让隙到上述对接面形成集尘兜 (夕■ 7卜水。夂夕卜);其中使上述挤压退让隙与处于其邻接位置的滑动面所成的相对的角度为0. 69°以上 地设定上述挤压退让隙的深度和长度。按照这样的构成,能够提供一种滑动轴承,该滑动轴承如基于后述的试验结果也 能够理解的那样,与以往的滑动轴承相比,耐烧结性优良。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发动机的要部的剖视图。图2为图1的要部的放大图。图3为图2的要部的放大图。图4为图3所示要部的立体图。图5为表示图3的要部的正视图。图6为表示现有技术的剖视图。图7为表示作为试验对象的各滑动轴承的规格的图。图8为表示对于图7的滑动轴承的试验条件的图。图9为表示挤压退让隙的不同长度条件下的滑动轴承的杂质排出性的试验结果 的图。图10为表示挤压退让隙的不同深度条件下的滑动轴承的杂质排出性的试验结果 的图。图11为表示挤压退让隙的不同尺寸条件下的滑动轴承的杂质排出性的试验结果 的图。图12为表示倒角部11D、12D的不同尺寸条件下的滑动轴承的杂质排出性的试验结果的图。图13为表示集尘兜15的不同长度条件下的滑动轴承的杂质排出性的试验结果的 图。图14为表示集尘兜15的不同宽度条件下的滑动轴承的杂质排出性的试验结果的 图。附图标记说明1. · ·曲轴(旋转轴)2...曲轴3...滑动轴承 11、12...对开滑动轴承11Α、11Β、12Α、12Β· · ·对接面11D、12D...倒角部 11Ε、12Ε...挤压退让隙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关于图示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表示机动车用发动机的曲轴1及其周边 的剖视图。本实施例的机动车用发动机具有气缸体2、上述曲轴1、滑动轴承3、及滑动轴承 5 ;该曲轴1具有轴颈部IA和曲柄销IB ;该滑动轴承3作为能够自由旋转地枢支该曲轴1 的轴颈部IA的主轴承;该滑动轴承5设于连杆4,作为能够自由旋转地枢支上述曲柄销IB 的连杆轴承。滑动轴承3通过使上下一对对开轴承3A、3B而构成圆筒状,该滑动轴承3由轴承 盖6和多个螺栓7安装在气缸体2。在上述气缸体2的所需要的位置形成上下方向的润滑油通道2A。对应于润滑油通 道2A的下端部的位置,在滑动轴承3的上方侧的对开轴承3A形成半径方向孔3C,还从该半 径方向孔3C连续地在对开轴承3A的内周面(滑动面)形成油槽3D。在曲轴1的轴颈部IA形成由直径方向的贯通孔构成的第一润滑油通道8。另外, 从接近第一润滑油通道8的一端的轴颈部IA的外周面到曲柄销IB的外周面的位置形成倾 斜方向的第二润滑油通道9。按照以上的构成,如润滑油从图中未表示的油泵排出,则该润滑油在通过气缸体2 的润滑油通道2A后,经由对开轴承3A的半径方向孔3C和油槽3D,被导入到轴颈部IA的第 一润滑油通道8,由此进行作为主轴承的滑动轴承3的滑动面的润滑。另外,润滑油的一部 分通过第二润滑油通道9供给到滑动轴承5的滑动面13与曲柄销IB间,进行两构件的滑 动部分的润滑。如图2及图3放大表示的那样,作为连杆轴承的滑动轴承5由半圆形的上方侧的 对开轴承11和半圆形的下方侧的对开轴承12构成,使该一对对开轴承11、12中的相向位 置的对接面11A、12A、11B、12B相互抵接,整体上形成为圆筒状。另外,由两对开轴承11、12 的内周面11C、12C构成圆筒状的滑动面13,由该滑动面13能够自由旋转地枢支曲柄销IB 的外周面。如图3 图4放大表示的那样,在两对开轴承11、12的各对接面11A、1 IB、12A、12B 的内方侧的边缘部,相对于周向按45度的角度形成倒角部11D、12D,还在成为这些各倒角 部11D、12D的邻接位置的内周面11C、12C形成挤压退让隙11E、12E。另外,在本实施例的滑动轴承5中,在各倒角部11D、12D的轴向的中央侧,从各对 接面11A、11B、12A、12B到挤压退让隙11E、12E形成切口部11F、12F,由这些上下的切口部 11F、12F的内部空间构成能够收容杂质14的集尘兜15。如上述那样,在本实施例的发动机中,如从泵排出润滑油,则该润滑油供给到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动轴承,使一对对开轴承的对接面相互抵接而整体形成为圆筒状,而且将上述两对开轴承的内周面构成为滑动面,另外,在处于上述对接面的邻接位置的两对开轴承的内周面形成挤压退让隙,而且在成为与该挤压退让隙的边界的上述对接面的内周缘形成倒角部;其特征在于:  以使上述挤压退让隙与处于其邻接位置的滑动面所成的相对的角度为0.69°以上的方式设定上述挤压退让隙的深度和长度,而且使上述倒角部的倒角尺寸为0.1~0.6m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口幸保近藤卓富川贵志芦原克宏高桥正夫
申请(专利权)人:大丰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