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式自动攻丝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79866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金属或非金属材料上攻制螺纹的攻丝机械。目的是提供的攻丝机不仅能够加工出高质量的螺纹,而且可调节螺纹螺距、丝锥不易折断、丝锥更换方便以及工作可靠。技术方案是:齿轮式自动攻丝机,包括夹持丝锥的主轴、由电机驱动的皮带传动装置;皮带传动装置通过第一扭力调整装置驱动一蜗杆轴,该蜗杆轴通过一齿轮组以及一齿轮传动链,分别驱使主轴转动以及驱使主轴作沿轴线方向的进给运动。齿轮组是固定在主轴尾端的主轴齿轮以及与主轴齿轮啮合且固定在蜗杆轴上的蜗杆齿轮。齿轮传动链依次包括蜗杆轴前端的蜗杆、蜗轮、一挂轮组、一齿轮轴、齿轮轴上套装的齿轮及齿条,以驱动主轴套筒进行进给运动;齿轮轴还装有第二扭力调整装置。(*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攻丝机械,特别适合在金属或非金属材料上攻制螺纹。
技术介绍
攻丝机是一种攻制螺纹用的专业机械;攻丝机工作时带动攻牙器旋转,再 将攻牙器上所夹持的丝锥对准并顶入预先制好的底孔中,底孔的孔壁上就被攻 出螺纹而成为螺孔。通常采用的导螺杆式攻丝机的传动结构是(见图4):电机带轮带动同步带 轮33转动,同步带轮通过与它相配合的花键套筒34带动与花键套筒相配合的 主轴30旋转;主轴又带动牙杆36旋转,牙杆与固定在带轮架上的牙杆螺母35 啮合,使得主轴套筒32在主轴的驱使下与缸体31之间产生轴线方向的滑动(及 攻丝机的进给运动)。该种攻丝机的缺陷是所攻制螺纹的螺距由牙杆与牙杆螺母的螺纹螺距决 定,因此变换螺距就必须更换牙杆与牙杆螺母;不仅需要配备多套备用牙杆及 牙杆螺母,而且更换工作较为麻烦,也增大了成本。另外,该机械工作时容易 折断丝锥,由此带来额外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攻丝机的改进, 该攻丝机不仅能够加工出高质量的螺纹,而且具有可调节螺纹螺距、丝锥不易 折断、丝锥更换方便以及工作可靠的特点。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齿轮式自动攻丝机,包括夹持丝锥的主轴、 由电机驱动的皮带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皮带传动装置通过第一扭力调整装置驱动一蜗杆轴,该蜗杆轴通过一齿轮组以及一齿轮传动链,分别驱使主轴转动以及驱使主轴作沿轴线方向的进给运动。所述的齿轮组是固定在主轴尾端的主轴齿轮与及与主轴齿轮啮合且固定 在蜗杆轴上的蜗杆齿轮。所述的齿轮传动链中,蜗杆轴前端的蜗杆与蜗轮啮合,蜗轮轴通过一挂轮 组驱动一齿轮轴,齿轮轴上套装的齿轮驱动一齿条,齿条则安装在主轴套筒的 外圆周面上且与主轴轴线平行;所述的主轴套筒还可滑动地嵌在箱体的直线轨 道上,主轴套筒内通过轴承安装着所述的主轴;主轴的前端还穿越过主轴套筒 向下伸展而出,以利于加工时的进给运动。所述的齿轮轴上的齿轮空套在齿轮轴上,齿轮轴通过第二扭力调整装置驱 动该齿轮。所述的两个扭力调整装置均为摩擦片端面离合器;该离合器上设置有施压 于摩擦片的弹簧,另设有调节弹簧压力的调整螺母,以便调节摩擦片端面离合 器上的驱动力矩。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电机启动后,带轮机构通过第一扭力调整装置 带动蜗杆轴转动,蜗杆齿轮就驱动与之啮合的主轴齿轮使主轴转动;蜗杆轴的 转动又使得与蜗杆啮合的蜗轮、蜗轮轴、挂轮组、齿轮轴依次转动,并通过第 二扭力调整装置驱动齿轮轴上的齿轮转动;齿条受到齿轮的啮合驱动后,迫使 主轴套筒沿着箱体的直线轨道向下滑动,进而进行丝锥的进给运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可通过搭配不同齿数配比的挂轮组来达到所 要求的螺纹的螺距,与现有的导螺杆式攻牙机比较,机械磨损更小,更加耐用, 精度更高,适用范围更广;与现有的的钻攻两用机型比较,螺纹的精度更加准 确,更适用于加工铝、塑料、薄板等软性材料。2、由于设置了扭力调整装置, 使得丝锥的扭矩大小可以调节,避免了加工过程中因扭力过大造成丝锥折断,或者扭力过小造成丝锥打滑无法加工的缺陷。3、攻丝机的进给机构设有消隙弹簧,有利于挤压丝锥,提高加工精度。4、采用快换攻丝夹头,丝锥更换方便,夹紧稳固,工作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现有的导螺杆式攻丝机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中的主动摩擦片的端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中的从动摩擦片的端面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齿轮式自动攻丝机,设有夹持丝锥的主轴7、由电机16驱动的 皮带传动装置(包括电机轴上的带轮15、从动带轮12以及皮带14;所述的皮 带传动装置通过第一扭力调整装置13驱动一蜗杆轴3,该蜗杆轴通过一齿轮组 以及一齿轮传动链,分别驱使主轴转动以及驱使主轴作沿轴线方向的进给运动。所述的齿轮组是固定在主轴尾端的主轴齿轮10以及与主轴齿轮啮合且固 定在蜗杆轴上的蜗杆齿轮5;因而蜗杆齿轮5转动即驱使主轴转动。所述的齿轮传动链中,蜗杆轴前端的蜗杆3-1与蜗轮1啮合,蜗轮轴21 通过一挂轮组(包括挂轮20、挂轮23;可配置多对不同齿数配比的挂轮)驱动 一齿轮轴2,该齿轮轴通过第二扭力调整装置28驱动齿轮轴上空套安装的齿轮 27;齿轮27则与齿条8-l啮合;由于齿条安装在主轴套筒8的外圆周面上且与 主轴平行,并且主轴套筒还可滑动地嵌在箱体6的直线轨道上(箱体6上设有与主轴套筒相适应的内腔,主轴套筒表面又设有与轴线平行的键槽,另有定位 销钉从箱体外顶入键槽,使得主轴套筒能够在箱体内腔中竖直上下滑动;这是 常规攻丝机主轴套筒的结构);所以齿轮27对齿条8-l的啮合,就驱动主轴套筒 与齿条8-1 —起沿着箱体6的直线轨道作垂直上下的往复运动。主轴套筒内还通过轴承安装着所述的主轴7;主轴的前端穿越过主轴套筒 向下方伸出,以利于加工时攻丝机的进给运动。所述的第一扭力调整装置13和第二扭力调整装置28均是摩擦片端面离合 器,是常规结构的离合器。其中第一扭力调整装置13的具体结构由图2所示离合器座46固定在蜗杆轴3上,从动带轮又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定位在离 合器座上;若干个固定主动摩擦片43-2和从动摩擦片43-1相互间隔穿套在离合 器座46上,其中从动摩擦片43-1上的方孔43-11套在离合器座46上的方形轴 壳上(图2、图6所示),跟随离合器座一同转动,又可沿蜗杆轴轴线滑动;而 主动摩擦片43-2的边缘制有向外径方向突出的凸台43-21 (图2、图5所示), 该凸台嵌入从动带轮内圆壁部的滑槽中(滑槽与蜗杆轴轴线方向平行),使主动 摩擦片43-2能跟随从动带轮一同转动,又可沿蜗杆轴轴线滑动;另外,还有若 干弹簧42对这些摩擦片施加端面压力,使从动带轮带动的主动摩擦片43-2与从 动摩擦片43-l之间产生足够的静摩擦力,进而驱动蜗杆轴一起转动。调整螺母 41即可调节弹簧42的压力大小,从而获得适当的扭矩。第二扭力调整装置28 的结构原理与第一扭力调整装置13相同,不再细述。图中还有升降机架17,立柱18,底座19。权利要求1、齿轮式自动攻丝机,包括夹持丝锥的主轴(7)、由电机(16)驱动的皮带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皮带传动装置通过第一扭力调整装置(13)驱动一蜗杆轴(3),该蜗杆轴通过一齿轮组以及一齿轮传动链,分别驱使主轴转动以及驱使主轴作沿轴线方向的进给运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式自动攻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 组是固定在主轴尾端的主轴齿轮(10)与及与主轴齿轮啮合且固定在蜗杆轴(3)上的蜗杆齿轮(5)。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式自动攻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 传动链中,蜗杆轴前端的蜗杆(3-1)与蜗轮(1)啮合,蜗轮轴(21)通过一 挂轮组驱动一齿轮轴(2),齿轮轴上套装的齿轮(27)驱动一齿条(8-1), 齿条则安装在主轴套筒(8)的外圆周面上且与主轴轴线平行;所述的主轴套 筒(8)还可滑动地嵌在箱体的直线轨道上,主轴套筒内通过轴承安装着所述 的主轴(7);主轴的前端还穿越过主轴套筒向下伸展而出,以利于加工时的 进给运动。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齿轮式自动攻丝机,包括夹持丝锥的主轴(7)、由电机(16)驱动的皮带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皮带传动装置通过第一扭力调整装置(13)驱动一蜗杆轴(3),该蜗杆轴通过一齿轮组以及一齿轮传动链,分别驱使主轴转动以及驱使主轴作沿轴线方向的进给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坤良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速能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