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甩油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71947 阅读:2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甩油盘,其中,所述甩油盘的中间设置有圆孔,所述甩油盘上至少设置有一个搅油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甩油盘由外部动力源如行星轮系的输入轴带动旋转,搅油片在转动过程中会有一段时间位于油面以下,当甩油盘旋转时,搅油片一起旋转,从而带动一部分润滑油飞溅出去,飞溅出的润滑油通过一些收集装置即可进入外部动力源如行星轮系的输入轴中的油道中,从而实现轴承的润滑。这样就不需要油泵等外部设备来提供润滑油,有效降低了成本,简化了润滑系统的结构。(*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甩油盘
技术介绍
对于高速旋转的行星轮系来说,行星轮系的轴承对于整个机构的可靠运行有着及 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不同工况下的轴承润滑要采用合理的润滑方式。在现有的行星轮 系机构中,其常规轴承组件主要通过油润滑的方式,通过油泵将润滑油注入到主轴中空处, 然后根据既定的润滑通道实现润滑,这种润滑方式增加了油泵这一机构成本,而且由于油 泵通过管道将润滑油注入到主轴中空处,行星轮系在减速箱中的轴向安装尺寸受到一定的 限制,同时由于增加了油泵等结构,使得润滑系统结构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行星轮系等旋转类设备润滑方式成本高、结构复 杂的缺点,提供一种成本低、结构简单的用于行星轮系等旋转类设备实现润滑的甩油盘。 本技术的一种甩油盘,其中,所述甩油盘的中间设置有圆孔,所述甩油盘上至 少设置有一个搅油片。 所述甩油盘的中间部位相对于周边凸起。 所述搅油片与所述甩油盘垂直。 所述甩油盘的周边至少设置有两个安装孔。 所述搅油片设置在所述甩油盘的外边缘处,所述搅油片与所述甩油盘一体形成。 所述搅油片与所述甩油盘的连接处具有止裂孔。 所述甩油盘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三个搅油片。 本技术的甩油盘由外部动力源如行星轮系的输入轴带动旋转,搅油片在转动 过程中会有一段时间位于油面以下,当甩油盘旋转时,搅油片一起旋转,从而带动一部分润 滑油飞溅出去,飞溅出的润滑油通过一些收集装置即可进入外部动力源如行星轮系的输入 轴中的油道中,从而实现轴承的润滑。这样就不需要油泵等外部设备来提供润滑油,有效降 低了成本,简化了润滑系统的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甩油盘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图1的中的止裂孔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甩油盘用于行星轮系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l和图2所示,一种甩油盘2,其中,甩油盘 2的中间设置有圆孔23,甩油盘2上至少设置有一个搅油片21。 甩油盘2可以为圆形、方形等各种适合的形状,优选为圆形。搅油片21可以设置 在甩油盘2的各种合适的位置上,例如在垂直甩油盘2的平面内从0到180度的范围内,不 包括0度和180度,只要能将润滑油搅起即可。 甩油盘2可以通过各种合适的方式制成,如铸造、冲压成型等。甩油盘2可以为 一平板,也可以中间部位相对于周边凸起,优选为中间部位相对于周边凸起,如图2所示, 其A-A向视图呈弓形。 为了便于安装,甩油盘2的中间设置有圆孔23,当甩油盘2应用于行星轮系等旋转 类设备的润滑时,行星轮系等旋转类设备的旋转轴穿过圆孔23,旋转轴与圆孔23可以恰好 接触,也可以为过盈配合。 为了便于搅油,甩油盘2轴向上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搅油片21,当设置有多个搅 油片21时,多个搅油片21可以间隔不同的角度设置,也可以沿圆周均匀设置。搅油片21 可以设置在圆孔23到甩油盘2外边缘之间的任意位置,只要搅油片21可以浸入到油面以 下从而实现搅油即可。优选为设置在甩油盘2的外边缘处。 搅油片21可以与甩油盘2 —体形成,也可以将搅油片21通过各种合适的方式如 焊接、铆接或螺栓连接等固定在甩油盘上,优选为搅油片21与甩油盘2 —体成型。 甩油盘2在冲压成型时,其周边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突出部,突出部可以弯折形 成搅油片21。 如图3所示,为了防止搅油片21和甩油盘2圆周部分之间出现应力集中现象,优 选为搅油片21和甩油盘2圆周部分之间具有止裂孔25,该止裂孔25可以冲压而成,由于 该止裂孔25的存在,搅油片21和甩油盘2圆周部分连接处比较圆滑,不存在形状突变的部 分,有利于消除应力,从而有效提高整个甩油盘2的使用寿命。 为了加强搅油片21弯折后的紧固性,可以在搅油片21的外侧冲压一下从而形成 一类似于加强筋的结构。 当甩油盘2应用于行星轮系等旋转类设备的润滑时,甩油盘2可以通过各种方式 与动力源连接起来,如甩油盘2的圆孔23与行星轮系等旋转类设备的旋转轴过盈配合;或 者在甩油盘2的圆周方向上设置两个或多个安装孔24,从而利用安装孔24将甩油盘2与 行星轮系等旋转类设备铆接或螺栓连接等各种合适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或者将甩油盘 2焊接在行星轮系等旋转类设备上等。 如图4所示,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甩油盘2应用于行星轮系时的剖视图, 其中,输入轴1穿过甩油盘2的圆孔23,甩油盘2周边设置的搅油片21在甩油盘2旋转时 会浸入到润滑油油面以下从而实现搅油。甩油盘2通过周边的安装孔24与行星架31铆接 在一起,从而可以使得行星架31带动甩油盘2旋转,进而带动搅油片21实现搅油。由于圆 盘状的甩油盘2与行星架31铆接在一起,从而在甩油盘2与行星架31之间形成了一空腔 22,润滑油进入该空腔22后,该空腔22具有储存润滑油的功能。 由于甩油盘2安装在输入轴1上,且甩油盘本身的轴向尺寸比较小,从而不会影响 行星轮系的轴向尺寸。 在行星轮系工作时,输入轴1带动行星架31转动,由于甩油盘2与行星架31铆接在一起,从而甩油盘2转动,进而带动搅油片21转动,搅油片21的转动可以将变速箱中的 润滑油搅起,被搅起的润滑油飞溅到变速箱的内壁上之后,通过在变速箱中设置一些回收 装置如排油槽板,从而可以将润滑油收集起来并使得这些润滑油通过设置在输入轴1中的 第一油道11进入到输入轴1中的第二油道12,进而这些润滑油一部分通过第三油道13进 入空腔22中,并通过行星轮32的行星轮轴33中的第四油道35到达滚针轴承34处实现滚 针轴承34的润滑。另一部分则通过输入轴1和输出轴4之间的空隙进入太阳轮轴承36处 从而实现太阳轮轴承36的润滑。 由此,通过甩油盘2的转动带动搅油片21转动,进而将润滑油搅起飞溅到变速箱 的内壁上,通过输入轴1中设置的一些油道将润滑油输入到变速箱中一些位置比较隐蔽的 轴承处从而实现这些轴承的润滑。 由于甩油盘2和行星轮系等旋转类设备的配合使用完全可以实现轴承的润滑,从 而可以不需要外部的油泵来提供润滑油,这样就降低了油路设计的难度,并有效降低了整 个润滑系统的成本,而且甩油盘2加工制作容易,应用甩油盘2来实现行星轮系等旋转类设 备的润滑可以使得整个润滑系统结构简单。权利要求一种甩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油盘的中间设置有圆孔,所述甩油盘上至少设置有一个搅油片。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甩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油盘的中间部位相对于周边凸起。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甩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油片与所述甩油盘垂直。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甩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油盘的周边至少设置有两个安 装孔。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甩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油片设置在所述甩油盘的外边 缘处,所述搅油片与所述甩油盘一体形成。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甩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油片与所述甩油盘的连接处具 有止裂孔。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甩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油盘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三 个搅油片。专利摘要一种甩油盘,其中,所述甩油盘的中间设置有圆孔,所述甩油盘上至少设置有一个搅油片。本技术的甩油盘由外部动力源如行星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甩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油盘的中间设置有圆孔,所述甩油盘上至少设置有一个搅油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磊陈大启陈广全任毅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