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新型轴承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60100 阅读:4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3 0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机轴承室结构,具体为电机新型轴承室结构,解决现有电机轴承室结构密封性能差,废脂排泄不畅及维修不便的问题,方案:外轴承盖上开注油孔,端盖上开润滑通道,端盖向外轴承盖一侧径向延伸出挡油环;挡油环与轴承之间形成储油腔室,挡油环朝向外轴承盖一侧设有甩油盘,甩油盘与挡油环间留有甩油间隙,甩油盘与外轴承盖之间形成废油排泄室;所述外轴承盖下部设有与废油排泄室贯通的集油器。优点:1、轴承内部润滑脂不会快速流失,保证轴承得到充分润滑;2、废脂和多余润滑脂排脂顺畅及时;3、密封效果好,不会对润滑脂造成污染;4、集油器拆卸方便,满足废脂定期维护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轴承室结构,尤其涉及双馈风力发电机、交流同步发电机、异步电动机等需要进行轴承再润滑的电机的轴承室结构,具体为一种电机新型轴承室结构
技术介绍
在电机的故障类别中,轴承故障占有很大的比例,而多数轴承失效的原因是润滑不良,包括贫油润滑、过渡润滑、润滑脂污染、废脂排泄不畅等,这类失效表现为轴承噪音、磨损、粘着、擦伤、疲劳失效和过热等。现有电机常用的轴承室结构如图1所示,外轴承盖7与封环13之间形成密封腔体14,外轴承盖7、封环13与轴承1合围成单一润滑腔体,此种结构废脂排泄不畅,同时密封不良,易造成润滑脂污染,从而大大增加了轴承失效的概率,并且维护起来极其不便。因此,设计一种结构巧妙,能够良好密封且排泄废脂顺畅的轴承室结构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现有电机轴承室结构密封性能差,废脂排泄不畅及维修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机新型轴承室结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电机新型轴承室结构,包括内轴承盖、端盖、外轴承盖,所述外轴承盖上开有注油孔,端盖上开有与注油孔贯通的朝向内轴承盖一侧的润滑通道,润滑通道与内轴承室即内端盖与轴承之间的空间相通,所述端盖的轴承孔朝向外轴承盖一侧径向延伸出挡油环,挡油环的内径等于或约等于轴承的平均直径,这样使轴承内部的润滑脂不会快速流失,其各部件得到充分润滑;所述挡油环与轴承之间形成储油腔室,所述挡油环朝向外轴承盖一侧设有套固在转轴上的甩油盘,甩油盘的外径大于挡油环的内径,所述甩油盘与挡油环相对的一面留有甩油间隙,甩油盘与外轴承盖之间形成废油排泄室;所述外轴承盖下部设有与废油排泄室贯通的集油器。润滑油脂由外轴承盖上的注油孔注入,经润滑通道进入内轴承盖一侧,通过轴承进行润滑,废脂和多余润滑脂进入储油腔室。随着转轴转动,甩油盘转动产生离心力,将储油腔室内的废脂和多余润滑脂经甩油盘与挡油环之间的甩油间隙甩入废油排泄室,废油排泄室内的废油脂在重力作用下流入集油器中。所述外轴承盖和转轴间留一间隙,外轴承盖的轴孔内壁开有若干环形密封槽,密封槽内填满脂。所述外轴承盖的内腔采用斜面设计,使排脂更为顺畅、及时。外轴承盖内径开环形密封槽,槽内填满脂,保证密封效果良好。储油腔室和废油排泄室采用斜面设计,保证排脂顺畅及时。本专利技术采用新型“双轴承室”一体化结构,即轴承室主要由储油腔室和废脂排泄室组成。储油腔室使轴承内部的润滑脂不会快速流失,使电机在运行时,轴承内部保留适量的润滑脂,使轴承各部件得到充分润滑;废脂排泄室使多余的润滑脂顺畅、及时地排泄至集油器中,可满足废脂定期维护的需求,大大降低轴承失效的概率。本专利技术在轴承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直接将外轴承盖打开,即可对废油脂进行清理,无须拆卸甩油盘(封环),大大方便了现场操作。本专利技术密封效果好,不会对润滑脂造成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轴承室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轴承,2-内轴承盖,3-端盖,4-储油腔室,5-润滑通道,6-挡油环,7-外轴承盖,8-废油排泄室,9-甩油盘,10-密封槽,11-转轴,12-集油器,13-封环,14-密封腔体。具体实施方式电机新型轴承室结构,包括内轴承盖2、端盖3、外轴承盖7,所述外轴承盖7上开有注油孔,端盖3上开有与注油孔贯通的朝向内轴承盖2一侧的润滑通道5,润滑通道5与内轴承室即内端盖与轴承之间的空间相通,所述端盖3的轴承孔朝向外轴承盖7一侧径向延伸出挡油环6,挡油环6的内径等于或约等于轴承1的平均直径,这样使轴承内部的润滑脂不会快速流失,其各部件得到充分润滑;所述挡油环6与轴承1之间形成储油腔室4,所述挡油环6朝向外轴承盖7一侧设有套固在转轴11上的甩油盘9,甩油盘9的外径大于挡油环6的内径,所述甩油盘9与挡油环6相对的一面留有甩油间隙,甩油盘9与外轴承盖7之间形成废油排泄室8;所述外轴承盖7下部设有与废油排泄室8贯通的集油器12。具体实施时,所述外轴承盖7和转轴11间留一间隙,外轴承盖7的轴孔内壁开有若干环形密封槽10,密封槽10内填满脂。所述外轴承盖7的内腔采用斜面设计。安装使用时,在转轴11上由内向外依次套有内轴承盖2、轴承1、端盖3、甩油盘9和外轴承盖7。将润滑油脂由外轴承盖7上的注油孔注入,经润滑通道5进入内轴承盖2一侧,通过轴承1进行润滑,废脂和多余润滑脂进入储油腔室4。随着转轴11转动,甩油盘9转动产生离心力,将储油腔室4内的废脂和多余润滑脂经甩油盘9与挡油环6之间的甩油间隙甩入废油排泄室8,废油排泄室8内的废油脂在重力作用下流入集油器12中,集油器可快速拆卸下来,对废油脂进行清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机新型轴承室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新型轴承室结构,包括内轴承盖(2)、端盖(3)、外轴承盖(7),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轴承盖(7)上开有注油孔,端盖(3)上开有与注油孔贯通的朝向内轴承盖(2)一侧的润滑通道(5),润滑通道(5)与内轴承室即内端盖与轴承之间的空间相通,所述端盖(3)的轴承孔朝向外轴承盖(7)一侧径向延伸出挡油环(6),挡油环(6)的内径等于或约等于轴承(1)的平均直径,所述挡油环(6)与轴承(1)之间形成储油腔室(4);所述挡油环(6)朝向外轴承盖(7)一侧设有套固在转轴(11)上的甩油盘(9),甩油盘(9)的外径大于挡油环(6))的内径,所述甩油盘(9)与挡油环(6)相对的一面留有甩油间隙,甩油盘(9)与外轴承盖(7)之间形成废油排泄室(8);所述外轴承盖(7)下部设有与废油排泄室(8)贯通的集油器(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新型轴承室结构,包括内轴承盖(2)、端盖(3)、外轴承盖(7),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轴承盖(7)上开有注油孔,端盖(3)上开有与注油孔贯通的朝向内轴承盖(2)一侧的润滑通道(5),润滑通道(5)与内轴承室即内端盖与轴承之间的空间相通,所述端盖(3)的轴承孔朝向外轴承盖(7)一侧径向延伸出挡油环(6),挡油环(6)的内径等于或约等于轴承(1)的平均直径,所述挡油环(6)与轴承(1)之间形成储油腔室(4);所述挡油环(6)朝向外轴承盖(7)一侧设有套固在转轴(11)上的甩油盘(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广兴黄熙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