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用轴承箱无接触式端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4771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6 0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密封结构,特别是泵用轴承箱无接触式端盖。泵用轴承箱无接触式端盖,包括轴承箱端盖,所述的轴承箱端盖中心有通孔,用于穿过主轴,所述的轴承箱端盖内侧面开有导油槽;所述的导油槽开口朝向轴承。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泵用轴承箱无接触式端盖,整个结构旋转的主轴甩油盘和轴承箱端盖是无任何接触的,所以使用寿命非常长,而且不用任何维护,免去了频繁更换橡胶密封的麻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密封结构,特别是泵用轴承箱无接触式端盖
技术介绍
水泵等许多机械设备的主轴装在轴承箱内,目前现有技术主要包括主轴、轴承、轴承箱、轴承端盖和橡胶密封圈,轴承对主轴起到支撑和连续旋转的作用,在主轴和轴承箱上装配有轴承端盖,端盖和主轴轴伸端外圆再装配有橡胶密封圈,实现整个轴承箱的密封,在主轴长时间旋转运行后,橡胶密封圈的唇口和主轴外圆接触的部分容易磨损,导致密封失效,漏油,严重时甚至会使主轴报废。所以这种结构的密封使用寿命短,而且维护更换的工作量也非常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且无需维护的轴承箱轴伸端密封结构。具体技术方案为:泵用轴承箱无接触式端盖,包括轴承箱端盖,所述的轴承箱端盖中心有通孔,用于穿过主轴,所述的轴承箱端盖内侧面开有导油槽;所述的导油槽开口朝向轴承。所述的导油槽开口靠近主轴的侧壁上有凸起,所述的凸起朝向导油槽开口。所述的导油槽开口远离主轴的侧壁为导油斜面,所述的导油斜面使得导油槽开口扩大,将油导流到轴承箱。所述的轴承箱端盖与主轴相对的通孔内壁上开有回流槽;所述的回流槽底部设置有回流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泵用轴承箱无接触式端盖,整个结构旋转的主轴甩油盘和轴承箱端盖是无任何接触的,所以使用寿命非常长,而且不用任何维护,免去了频繁更换橡胶密封的麻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泵用轴承箱无接触式端盖安装放大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泵用轴承箱无接触式端盖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泵用轴承箱无接触式端盖,包括轴承箱端盖2,所述的轴承箱端盖2中心有通孔,用于穿过主轴1,所述的轴承箱端盖2内侧面开有导油槽5;所述的导油槽5开口朝向轴承。所述的导油槽5开口靠近主轴1的侧壁上有凸起,所述的凸起朝向导油槽5开口。所述的导油槽5开口远离主轴1的侧壁为导油斜面7,所述的导油斜面7使得导油槽5开口扩大,将油导流到轴承箱。所述的轴承箱端盖2与主轴1相对的通孔内壁上开有回流槽3;所述的回流槽3底部设置有回流孔4。所述轴承箱端盖2上加工有凸起的导油槽5,还加工有导油斜面7。当主轴1高速旋转时,轴承箱内的润滑油在轴承滚子的带动下呈飞溅状向四周甩出,甩出的润滑油落到轴承箱端盖的内壁斜面7上,一部分润滑油顺着轴承箱端盖2内壁斜面7流回轴承箱;另一部分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落,落到轴承箱端盖2的导油槽5内,顺着导油槽5流回轴承箱,这是第一道密封,还有第二道密封,通过前面的导油斜面7和导油槽的共同作用,已经能基本保证轴承箱的密封了,但是通过长时间的运行后还是会有微量的润滑油进入到轴承和轴承箱端盖之间的间隙6中,这部分润滑油会在主轴旋转的作用下甩出去,甩到轴承箱端盖的内孔上,一部分直接流回轴承箱,还有一部分延着主轴方向流入轴承箱端盖的回流槽3,回流槽底部设置有回流孔4,最终还是把润滑油带回轴承箱,。从而达到长时间运行而不泄漏的目的。由于整个结构旋转的主轴和轴承箱端盖是无任何接触的,结构非常简单,所以使用寿命非常长,而且不用任何维护,免去了频繁更换橡胶密封的麻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泵用轴承箱无接触式端盖

【技术保护点】
泵用轴承箱无接触式端盖,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箱端盖(2),所述的轴承箱端盖(2)中心有通孔,用于穿过主轴(1),所述的轴承箱端盖(2)内侧面开有导油槽(5);所述的导油槽(5)开口朝向轴承。

【技术特征摘要】
1.泵用轴承箱无接触式端盖,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箱端盖(2),所述的轴承箱端盖(2)中心有通孔,用于穿过主轴(1),所述的轴承箱端盖(2)内侧面开有导油槽(5);所述的导油槽(5)开口朝向轴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用轴承箱无接触式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油槽(5)开口靠近主轴(1)的侧壁上有凸起,所述的凸起朝向导油槽(5)开口。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孟平莫云霞范伏林鲍轲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市灵谷塑料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