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直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068336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准直头装置,包括准直镜座、位于所述准直镜座一端的光纤连接头以及位于所述准直镜座另一端的准直镜片,所述准直镜片通过固定套接于其外周缘的镜套与所述准直镜座滑动连接,所述准直头装置还包括一可带动所述镜套进退的调节机构。这样,由于所述准直镜片通过固定套接于其外周缘的镜套与所述准直镜座滑动连接,所述准直头装置还包括一可带动所述镜套进退的调节机构,通过调节所述调节机构即可实现准直镜片的进退,从而实现对所述激光聚焦点位高度位置的调整,进而实现离焦。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而且结构简单,效果明确,成本低廉。(*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激光焊接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方便调节激光聚焦点高度位置的准直头装置
技术介绍
激光焊接是把能量密度很高的激光束照射到待焊接工件上,使工件受热熔化,然后冷却得到焊缝。准直头介于光纤和聚焦之间,其可将光纤中传输来的发散的光准直为近似平行的光,以实现最好的聚焦效果。在将激光技术实际应用于焊接加工时,由于工艺上的考虑,激光聚焦的点位并不一定与待焊接的位置重合,而是在焊接位置的上方或者下方,我们称之为正离焦或者负离焦(Outof Focus )。采用正、负离焦可直接影响到焊斑大小、焊接深度、焊接强度以及外观等焊接效果。为了实现对激光聚焦点位的调整,现有技术中的做法是增加一个可调节的、结构复杂的移动轴,并通过所述移动轴带动聚焦镜片,以改变聚焦镜片和待焊接工件表面的相对位置来实现对激光聚焦点位的调整。这种做法的缺陷在于,所述移动轴成本高昂,且操作烦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方便调节激光聚焦点高度位置的准直头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准直头装置,包括准直镜座、位于所述准直镜座一端的光纤连接头以及位于所述准直镜座另一端的准直镜片,所述准直镜片通过固定套接于其外周缘的镜套与所述准直镜座滑动连接,所述准直头装置还包括一可带动所述镜套进退的调节机构。这样,由于所述准直镜片通过固定套接于其外周缘的镜套与所述准直镜座滑动连接,所述准直头装置还包括一可带动所述镜套进退的调节机构,通过调节所述调节机构即可实现准直镜片的进退,从而实现对所述激光聚焦点位高度位置的调整,进而实现离焦。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而且结构简单,效果明确,成本低廉。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另一个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4A至图4C示出了利用图1所示实施例调节激光聚焦点位的光学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照图1至图3,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该准直头装置包括准直镜座1、位于所述准直镜座1 一端的光纤连接头2以及位于所述准直镜座1另一端的准直镜片3,所述准直镜片3通过固定套接于其外周缘的镜套4与所述准直镜座1滑动连接,所述准直头装置还包括一可带动所述镜套4进退的调节机构5。这样,由于所述准直镜片3通过固定套接于其外周缘的镜套4与所述准直镜座1滑动连接,所述准直头装置还包括一可带动所述镜套4进退的调节机构5,通过调节所述调节机构5即可实现准直镜片3的进退,从而实现对所述激光聚焦点位IO(请参照图4A至图4C)高度位置的调整,进而实现离焦。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而且结构简单,效果明确,成本低廉。 以下对上述各组成部分分别作详细介绍。所述准直镜座l呈圆筒状,其内部设有供激光束9通过的空腔11。光纤连 接头2通过若干螺钉固定于所述准直镜座1的一端。所述准直镜座1的另一端 (即对应所述准直镜片3的一端)沿所述准直镜片3径向向外延伸出一法兰结 构12。法兰结构12可用以将整个准直头装置固定于聚焦镜片(图中未示出) 的一侧。所述准直镜座1靠近法兰结构12的一侧还设有一缺口 13,用以供调 节机构5与所述镜套4连接。所述准直镜座1内壁设有一第一台阶结构14,用 以吻合所述镜套4外壁的第二台阶结构41。第一、第二台阶结构14、 41配合 可限定准直镜片3的移动范围。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一与所述准直镜座1固定连接的微分头51、受所述微 分头51驱动的导向块52,所述导向块52穿过所述缺口 13与所述镜套4固定 连接。微分头51通过固定于所述准直镜座1外壁上的微分头支架53固定,这 样,当需要调整准直镜片3的位置时,可旋动微分头51使其带动导向块52进 而带动镜套4在准直镜座1内滑动。本实施例中,微分头51采用直动式,其能 消除因釆用通用的螺旋式微分头而造成的回程间隙,可更有效控制准直镜片3 的移动精度和速度,更精准地实现对准直镜片3位置的控制为了实现准直镜片3的定位,所述镜套4内壁对应所述准直镜片3的位置 设有供所述准直镜片3定位的第三台阶结构42。所述镜套4外端设有内壁通过 螺紋连接一压圏6,所述压圏6和所述准直镜片3之间还夹设有一隔圏7。在完成准直镜片3的位置调整后,需要对镜套4进行锁紧,因此,本实施 例还包括穿设在所述准直镜座1外壁上的锁紧结构8。在所述准直镜座1对应 所述镜套4的位置设有一螺孔,锁紧结构8为一螺设于所述螺孔内的螺杆螺母 组件。旋动所述螺杆螺母组件使所述螺杆的前端抵顶在所述镜套4的外侧壁上, 即可实现对镜套4的定位锁紧。图4A至图4C示出了利用本实施例调节激光聚焦点位的光学原理图图4A图表示在最正常的焦点位置,具有一定发散角度的激光束9从光纤 端面入射到准直镜片3上,通过调节微分头51,将准直镜片3调节到中间位置, 使光纤端面处于准直镜片3的内焦点上,使准直后的光束为平行光,再通过聚 焦,使激光聚焦在正常的焦点位置,此时焊接的光斑最小;图4B和图4C是在调节微分头51后形成的准直镜片3位置在正常位置的 左右时的情况,通过调节微分头51,形成正、负离焦。因为光纤端面并不在焦 点位置上,所以准直后激光束有一定的收缩,但未能形成平行光,以至于聚焦 后的焦点位置处于正常焦点的两侧。正、负离焦都将会增大光斑的直径,1^旦不 同的离焦将达到不同的焊接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 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 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准直头装置,包括准直镜座、位于所述准直镜座一端的光纤连接头以及位于所述准直镜座另一端的准直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镜片通过固定套接于其外周缘的镜套与所述准直镜座滑动连接,所述准直头装置还包括一可带动所述镜套进退的调节机构。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直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一与所述准直镜座固定连接的微分头、受所述微分头驱动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所述镜套固定连接。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直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分头为直动式微分头。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直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套外端设有内壁通过螺紋连接一压圈,所述压圈和所述准直镜片之间还夹设有一隔圈。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直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镜座内壁和所述镜套外壁对应位置分别设有互相吻合的第一、第二台阶结构。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直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套内壁对应所述准直镜片的位置设有供所述准直镜片定位的第三台阶结构。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直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准直镜座外壁上还设有一可对所述镜套进行定位锁紧的锁紧结构。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准直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镜座对应所述镜套的位置设有一螺孔,所述锁紧结构包括一螺设于所述螺孔内的螺杆螺母组件。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直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镜座对应所述准直镜片的一端沿所述准直镜片径向向外延伸出一法兰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准直头装置,包括准直镜座、位于所述准直镜座一端的光纤连接头以及位于所述准直镜座另一端的准直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镜片通过固定套接于其外周缘的镜套与所述准直镜座滑动连接,所述准直头装置还包括一可带动所述镜套进退的调节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云峰刘维波刘乘月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