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油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36939 阅读:6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机油控制阀由比例电磁铁和与液压油路连接的液压体构成,所述的比例电磁铁包括电磁线圈、壳体、磁极、隔油导套、可动铁芯等零件组成,所述的液压体包含液压阀体、控制阀芯、反力弹簧、固定法兰等组成;所述的液压阀体设置有对称的开口槽或环形槽,固定法兰通过过盈配合装配到液压阀体上面;所述的可动铁芯设置过油槽,过油槽的截面积与可动铁心最大圆柱截面积之比在1∶10~1∶20之间,特别是1∶15~1∶18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降低相关零件的加工难度,降低成本;能够相对降低机油控制阀的故障发生机率,提高产品可靠性;同时能够降低固定法兰的安装工艺的复杂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油控制阀,更具体地说,涉及可变气门正时系统(VariableValve Timing)中用于实现控制内燃机调整凸轮轴相对于曲轴旋转角的一种比例流量机油控制阀。
技术介绍
在日趋严格的排放以及节约能源的要求下,可变气门正时系统被越来越广泛的应 用于汽车发动机,以此来降低发动机的排放、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改善发动机的动力 性能。机油控制阀是以液压油为驱动动力源的可变气门正时系统中的重要控制元件,机油 控制阀的迟滞、反应时间以及频响特性参数对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综合性能产生重要的影 响。机油控制阀自身运动部件的相对摩擦力、惯性力以及液体阻力的存在,在很大程 度上影响机油控制阀自身的相关性能,这样就需要有好的方法来减小机油控制阀运动部件 的摩擦力,提高机油控制阀的性能。传统机油控制阀的安装方式为机油控制阀的液压阀体插入发动机机上的阀座 孔,然后通过固定法兰用连接螺栓固定在发动机上,传统的固定法兰是通过焊接的方法将 固定法兰和比例电磁铁的壳体结合在一起或者是通过金属材料挤压变形的方法使固定法 兰与比例电磁铁壳体结合在一起,采用焊接方法,焊接过程中会产生焊接废气和焊接弧光, 造成污染环境,而且长时间工作有可能对工作人员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采用金属挤压变 形的方法,需要复杂工装夹具,制造工艺相对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机油控制阀,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机油控制阀由比例电磁铁和液压体组成;所述的比例电磁铁包括电磁线圈、壳体、 磁极、隔油导套、可动铁芯等零件组成;所述的液压体包含液压阀体、控制阀芯、反力弹簧、 固定法兰等组成;所述的可动铁芯设置1 6个过油槽,特别是设置2 4个过油槽;所 述的过油槽总的截面积与可动铁心最大圆柱截面积之比在1 10 1 20之间,特别是 1 15 1 18之间;所述的过油槽截面形状包括但是不限制于矩形、三角形、半圆形;所述的阀体设置有对称的开口槽或环形槽;所述的固定法兰设置有配合圆弧面和 圆角,通过冲压(冲裁)成型制造,通过过盈配合装配到开口槽或环形槽上。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能够降低相关零件的加工难度,降低成本,能够相对降低机油控 制阀的故障发生机率,提高产品可靠性,同时能够降低固定法兰的安装工艺的复杂性,提高 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机油控制阀的局部剖面视图图2、可动铁芯的主视3、可动铁芯的左视4、阀体的主视5、阀体剖面A-A视6、固定法兰的主视7、第一种实施例阀体与固定法兰的装配主视8、第一种实施例阀体与固定法兰的装配剖面C-C视9、第二种实施例阀体与固定法兰的装配主视10、第二种实施例阀体与固定法兰的装配剖面D-D视中比例电磁铁1液压体2固定法兰3隔油导套4可动铁芯5电磁线圈6磁 极7壳体8控制阀芯9阀体10反力弹簧11弹簧座12孔用弹性挡圈13信号接头14圆 角15接触圆弧面16开口槽17阀体外柱面18过油槽19长孔20环形槽21固定法兰厚度δ开口槽深度Ll阀体壁厚L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 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所述机油控制阀由比例电磁铁1和液压体2组成;所述比例电磁铁1 包括电磁线圈6、壳体8、磁极7、隔油导套4、可动铁芯5、信号接头14等零件组成;所述液 压体2包含阀体10、控制阀芯9、反力弹簧11、弹簧座12、弹性孔用挡圈13、固定法兰3等零 件组成。所述阀体10径向方向上设置油口 P (T)、A、B三个油口,端部设置油口 T (P),外界 电信号通过信号接头14传入电磁线圈6,可动铁芯5在电磁力的作用下沿轴向方向朝液压 体方向移动,推动控制阀芯9沿轴向移动,电信号的大小决定控制阀芯9沿轴向移动距离的 大小,从而使油口 Ρ、Α、Β、Τ有选择的彼此接通;当P油口接通A油口时,B油口接通T油口, 当P油口接通B油口时,A油口接通T油口 ;其中P油口连接高压油路,T油口连接回油油 路,A、B油口分别连接相位器的两密封油腔(未示出)。如图2、图3所示,所述可动铁芯5设置4个过油槽19,分别为图2中所示的阴影 部分19a、19b、19c、19d ;通过设置过油槽19,所述的过油槽19截面形状包括但是不限制于 矩形、三角形、半圆形;过油槽19 一方面减少了摩擦面积,有利于减小可动铁芯5与隔油 导套4壁面之间摩擦力,从而有利于提高机油控制阀的反映时间以及机油控制阀的综合性 能;另一方面,由于过油槽19的存在,导向支撑面由完整的圆柱面变为几个片面,从而有利 于降低可动铁芯5与隔油导套4之间的配合精度的要求,降低了隔油导套4圆柱度以及圆 度的要求,减小了加工难度,降低了生产成本。与此同时,过油槽19能够容纳油液中的污物 颗粒,较小面积的导向支撑面利于污物颗粒从导向支撑部位排出,对防止可动铁芯5卡死 起到积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磁的发生故障的机率。所述可动铁芯5导向面轴向方向长度较长,对导向作用十分有利,可以使可动铁 芯5前端的推杆沿着同一方向输出推力,减小了由于可动铁芯5倾斜产生的径向压力作用 在隔油导套4表面上而增加摩擦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机油控制阀的反应时间以及综合性能。所述过油槽19总的截面积与可动铁心5最大圆柱截面积之比设为1 10 1 20之间,特别是1 15 1 18之间,通过这样的设置,不但能够保证可动铁芯5在 运动的过程中,两端的油液能够自由的流动,平衡两端压力作用,提高反应时间以及频响特 性,而且也不会对闭合磁路以及电磁推力产生不良影响。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所述的阀体10设置有对称的开口槽17或环形槽21,所述 的开口槽17通过铣削加工或通过车削加工环形槽21,也可以通过其他铸造等方法直接成 型;所述的固定法兰3设置有配合圆弧面16和圆角15,固定法兰3通过冲压(冲裁)成型 制造,配合圆弧面16与阀体上与之配合的阀体外柱面18紧密贴合,起到一定的定位作用, 圆角15的存在,一方面可以减轻固定法兰3的重量,节约原材料,另一方面能够很好的消除 尖角,消除伤害人体以及其他零部件的隐患。如图7、图8所示为固定法兰3与阀体10结合的第一种实施例;所述的固定法兰3 通过过盈配合装配到开口槽17上,固定法兰3的厚度δ与开口槽17的宽度相当。如图9、图10所示为固定法兰3与阀体10结合的第二种实施例;所述的固定法兰 3通过过盈配合装配到环形槽21上,固定法兰3的厚度δ与环形槽21的宽度相当。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 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 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 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 等效物界定。权利要求1.机油控制阀,由比例电磁铁和液压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比例电磁铁由电磁线 圈、壳体、磁极、隔油导套、可动铁芯等零件组成,所述的可动铁芯设置1 6个过油槽,所述 液压体由液压阀体、控制阀芯、反力弹簧、固定法兰等组成,固定法兰设置有配合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机油控制阀,由比例电磁铁和液压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比例电磁铁由电磁线圈、壳体、磁极、隔油导套、可动铁芯等零件组成,所述的可动铁芯设置1~6个过油槽,所述液压体由液压阀体、控制阀芯、反力弹簧、固定法兰等组成,固定法兰设置有配合圆弧面和圆角,通过冲压(冲裁)成型制造,利用过盈配合装配到开口槽或环形槽上,所述的过油槽总的截面积与可动铁心最大圆柱截面积之比在1∶10~1∶20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军李晖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溇澧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