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的前叉与车把用转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33227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车的前叉与车把用转动器,该自行车设有一个具有前轮、后轮及车把的车架,该前叉具有一个供一个转动器设置的叉轴,一个第一充液线路与一个设于该车把上的做动器配合,一个配合该后轮的第二充液线路煞车,一个配合该前轮煞车的第三充液线路,该转动器具有一个主体及一个搭配主体的环体,该主体与该环体可相互旋转不受限制,彼此紧密接触产生一个连接该第一充液线路、该第二充液线路及该第三充液线路的内腔室,使该车把与前叉透过该主体与该环体进行无受限的转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转动器,特别是一种自行车的前叉与车把转动器。
技术介绍
公开号为DE 297 08 975 Ul的德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转动系统,该转动 系统允许前轮进行超过180度的转向运动,且转动时不会损坏制动系统; 现有技术为了达到前述目的将一个转动装置连接到转动器与框架之间的叉 轴上,其中, 一个第一线路将第一组件连接到一把手上作为一个作动机构, 一个第二线路将一个可相对该第一组件转动的第二组件固定到轮上,而作 动机构透过液体传递进行制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行车的前叉与车把用转 动器,其目的在于提供自行车的前叉与车把作无限制的转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自行车的前叉与车把用转动器的技 术方案是,包含一个自行车,设有一个具有一个前轮与一个车把的前叉; 一个制动系统,系设有一个第一充液线路配合该车把制动及一个第二充液 线路配合该前轮制动; 一个转动器,系包含一个主体及一个环体,该主体 设于该前轮与该车把上,且该主体设有一个连接该第一充液线路的第一腔 室,该环体可相互旋转且不受限制的组装于该主体上,该环体与该主体彼此相对成型一个与该第一腔室配合连接该第二充液线路的第二腔室,藉此 经由该车把对该前轮进行制动。本技术通过前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分析将可获得下述技术效果本 技术该主体与该环体相互配合将提升操控的便利且节省空间的使用, 便于该转动器轻易的拆解组装于自行车,更有利于搭配具有制动系统的摩 托车或三轮车,且该主体透过第一腔室及该环体透过第二腔室提供简单结 构且降低成本。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沿行进方向视的右侧示意图2为本技术装配于自行车的左侧示意图3为本技术主体沿着箭头A方向的俯视图4为本技术盖体沿着箭头B方向的示意图5为本技术制动系统的连接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为,自行车l 车架2后轮3 液压作动件31前叉4 液压作动件41叉轴41 前轮5转动器6 紧固器61主体7 车把容槽71套管72斜切边73轴容槽74第一腔室75第一连接部76第二连接部77盖体8车把容槽81车把9环体10密封容槽ll密封圈12第二腔室13第三连接部14制动系统50作动器501第一充液线路51 液体连接器52第二充液线路53 第三充液线路5具体实施方式本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它技术效果,现在举一个较佳实施例, 并配合图示详细说明如下。本技术的自行车l,如图l、图2、图3和图4所示,具有一个车 架2,该车架2于后部设有一个用于支撑该自行车1的后轮3,该车架2的 前端可旋转的设有一个前叉4,该前叉4下端设有一个支撑该自行车1的前 轮5,且该前叉4上端设有一个供一转动器6稳固连接的叉轴41,该前叉4 的叉轴41为中空设计,该转动器6系由一个主体7以及一个盖体8组成, 且该盖体8可螺设在该主体7上,通过该主体7与该盖体8相对处各自成 型的一个半圆柱形的车把容槽71、 81,该主体7与该盖体8的车把容槽71、 81用于限制该自行车1的车把9活动。该转动器6,如图l、图2、图3及图4所示,位于该自行车l上的正 常位置决定了下文所使用的方向参数;该转动器6于该主体7下方延伸成 型一个圆柱形的套管72,且该套管72的自由端具有一个呈45度倾斜的斜 切边73,该套管72于中央处垂直贯穿成型一个轴容槽74,该轴容槽74自 该套管72朝该主体7延伸,且贯穿该主体7的上侧呈开放状,当组装该转 动器6时,将该前叉4的叉轴41插入该套管72的轴容槽74中,该转动器 6及该叉轴41透过一个紧固器61,且借助于楔状扇形块连接。该前叉4,如图l、图2、图3及图4所示,其叉轴41通过该车头组件 支撑于该车架2前端,车头组件具有一个供该主体7的套管72与斜切边73 插入的承接碗体,该承接碗体为锥状(呈45度倾斜)设计,从而不再需要 该车头组件的盖体,这样节省了原本容置组件的构造空间,且提供设于具 有一定长度之叉轴41上的套管20所需的构造空间。该转动器6,如图l、图2、图3及图4所示,于该主体7的套管72壁 厚贯穿持型一个为U形的第一腔室75,该第一腔室72系由数段连接而成, 该第一腔室75的上端延伸至一个第一连接部76,该主体7的侧部延伸成型 螺纹供该盖体8透过螺锁方式作可拆解式组装,该第一腔室75的下端延伸 至一个第二连接部77,该主体7的第一腔室75与轴容槽74相互平行,且 该第一腔室75相隔一定距离。该主体7,如图l、图2、图3及图4所示,其套管72于外壁设置一个 可转动而不受限制的一个环体10,该环体10相对该套管72的内表面于顶 部及底部各设有一个密封容槽11,该密封容槽11用于容置一个为0形或方形剖面的密封圈12,且该环体10于密封容槽11之间设有一个为半圆凹槽 第二腔室13,该密封圈容槽11与该第二腔室13于朝向套管20开放成型, 该第二腔室13透过一个钻孔贯穿该环体10,且该环体10的外部具有一个 第三连接部14。该车把9,如图l、图2、图3、图4及图5所示,其车把91各设有一 个液压制动的制动系统50,该制动系统50设有一个作动器501透过一个第 一充液线路51连接(连接可采用螺锁方式)至该主体7的第一连接部76, 一个封闭的液体连接器52从该第一连接部76通过该第一腔室75、该第二 连接部77、该第二腔室13延伸到该第三连接部14,该作动器501经该液 体连接器52透过一个第二充液线路53连接(连接可采用螺锁方式)该第 三连接部14延伸到设置于该后轮3上的液压作动件31,该作动器501经该 液体连接器52透过一个第三充液线路54由该车把9经该前叉4的叉轴41 延伸到设置于该前轮5上的液压作动件51。当操作该自行车l,如图l、图2、图3及图4所示,其使用者打算转 弯时,透过该车把9转动该前叉4的叉轴41因而转动该前轮5,这一转弯 动作将使该车把9带动了该转动器6的套管72转动,但是该环体10仍然 保持固定不动,该套管72与该环体10的相对转动保持该主体7的第一腔 室75与该环体10的第二腔室30的体积,使得该制动系统50内的液体不 会产生流动,也使该后轮3的液压作动件31与该前轮5的液压作动件51 不被启动,该套管72与该环体10之间不受组件限制转动下,该车把9带 动该转动器6进行超过360度的转动。当操作该自行车l,如图l、图2、图3及图4所示,其使用者打算煞 车时,将先透过该制动系统50的作动器501制动该后轮3,当该作动器501 对该第一充液线路51中的液体施加压力时,液体将透过该第一充液线路51 中的液体通过该主体的第一连接部76、该主体7的第一腔室75、该主体7 的第二连接部77,该环体10的第二腔室13传送到第二充液线路53,使该 第二充液线路53中的液体驱动该后轮3的液压作动件31进行煞车作动。由于该主体7的第一腔室75与该环体10的第二腔室13的体积于转弯 过程中保持恒定不变,即当该套管20以及环体41被转动时,甚至于转弯 过程中该后轮3的液压作动件31亦可作动。藉由该转动器6之主体7的套管72搭配该环体10的转动设计,本实 施例中使用的该制动系统50同样可以连接到摩托车或三轮车使用。权利要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的前叉与车把用转动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个自行车,设有一个具有一个前轮与一个车把的前叉及一个具有一个后轮的车架,该前叉设有一个叉轴可转动的组装于该车架上; 一个制动系统,设有一个第一充液线路配合该车把制动、一个第二 充液线路配合该前轮制动及一个第三充液线路配合该前轮制动;以及 一个转动器,包含一个主体及一个环体,该主体设于该前轮与该车把上,且该主体设有一个连接该第一充液线路的第一腔室,该环体可相互旋转且不受限制的组装于该主体上,该环体与该主体彼此 相对成型一个与该第一腔室配合连接该第二充液线路与该三充液线路的第二腔室,藉此经由该车把对该前轮与该后轮进行制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芶令汤玛士
申请(专利权)人:合胜贸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