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动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20806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动扳手,包括扳手体,在扳手体的前端设置有动扳头和定扳头,定扳头与扳手体固定连接,动扳头和定扳头之间形成工作钳口,动扳头能相对于定扳头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体上设置有销轴,在销轴上套有带齿扳手把,带齿扳手把能以销轴为圆心旋转一定角度,动扳头与带齿扳手把通过齿轮啮合,转动带齿扳手把能够带动动扳头左右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活动扳手在调节时更加简单、方便,能够稳固的把齿轮卡紧,不会打滑和松动,显著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工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方便调节的活动扳手
技术介绍
在手工工具中,活动扳手使用的频率相当高,因其具有可调整开口大小 来适应多种尺寸的螺帽,而不需根据不同尺寸的螺帽换用各式开口的扳手, 从而带来了更大的方便性和实用性。在所有手工工具中,活动扳手制造难度高,其要求的精密度是较高的, 其品质也最难控制。现目前使用的活动扳手,通过螺杆、齿条的作用,可以 调节工作钳口的开口大小,但回位时需要从工件上松开、取出扳头,然后转 动一定角度后再夹上工件,才能继续扳动,有的活动扳手还设置有弹簧机构, 在回位时通过弹簧的伸縮来控制。由于螺杆、齿条的磨损,弹簧机构可能产 生的形变,扳手使用一段时间后内部容易松动、打滑,而这种松动和打滑在 操作时容易对设备造成损伤。并且在调节扳口大小时,通常要用手指扳动齿 条来精确定位,而且齿条必须要用手指按紧齿条才能保证螺杆不松动打滑, 扳口不容易将工件夹紧,这些都使扳手在操作时受到了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活动扳手操作时需要手指精确调节扳口的大小、容易 松动打滑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简单可靠、能够稳固的夹紧工件,工作效率高的活动扳手。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活动扳手,包括扳手体,在 扳手体的前端设置有动扳头和定扳头,定扳头与扳手体固定连接,动扳头和 定扳头之间形成工作钳口,动扳头能相对于定扳头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 扳手体上设置有销轴,在销轴上套有带齿扳手把,带齿扳手把能以销轴为圆 心旋转一定角度,动扳头与带齿扳手把通过齿轮啮合,转动带齿扳手把能够 带动动扳头左右移动。进一步的技术特征,所述活动扳手的带齿扳手把上设置有等间距的凸齿, 在动扳头上设置有凹齿,凸齿与凹齿的位置相对应,并通过旋转能相互卡紧。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 通过调节带齿扳手把,能够控制扳手的大小和距离,由于带齿扳手把 为圆形的齿轮结构,在调节时更加简单、方便,并且带齿扳手把上每个凸齿 在动扳头上均有一个凹槽与之相对应,调节时只需将工件夹紧即可,而不需 用手指精确调节;2、 由于带齿扳手把能够与动扳头上对应的凹槽卡紧,因此当扳口将工件 夹紧后,凹槽能够稳固的把齿轮卡紧,不会打滑和松动;3、 使用方便,由于带齿扳手把为圆形结构,扳动时非常省力,扳动力越 大,扳口夹持工件越紧,显著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其中,1—动扳头,2—定扳头,3—带齿扳手把,4—销轴,5—工作钳口, 6_凹齿,7—凸齿,8—扳手体,9一嵌块,IO—滑动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活动扳手包括扳手体8,在扳手体8的前端设置动扳头1和定 扳头2,定扳头2与扳手体8固定连接或设置为一体;动扳头1和定扳头2之间形 成工作钳口5,动扳头1能相对于定扳头2移动,使工作钳口5的开口大小产生 变化,以便与不同的螺母、螺冒等配合。在扳手体8上,具体在图中扳手体8 的中心,设置有销轴4,销轴4固定设置在扳手体8上,在销轴4上套有带齿扳 手把3,带齿扳手把3能以销轴4为圆心旋转一定角度,动扳头1与带齿扳手把3 通过齿轮契合,转动带齿扳手把3能够带动定扳头2左右移动,使工作钳口5的 开口大小产生相应变化。所述活动扳手的带齿扳手把3上设置有等间距的凸齿7,在动扳头l上设置 有凹齿6,凸齿7与凹齿6相配合设置,其位置相对应,并通过旋转能相互配合 卡紧。手工旋转带齿扳手把3时,凸齿7相应转动,带动凹齿6移动,使动扳头 l相应移动,从而使工作钳口5张开或收縮。由于定扳头2牢固设置被卡紧,在 夹紧工件时不会产生松动或打滑现象,也不需要用手指精确调节工作钳口5的 开口大小,既省力又能提高了工作效率。动扳头1与定扳头2的结构配合关系,是在动扳头1上设置嵌块9,在定扳 头2上配合设置滑动槽10,嵌块9伸入滑动槽10内而配合连接;工作时扳动带 齿扳手把3,动扳头1的嵌块9在定扳头2的滑动槽10内左右移动,使工作钳口5 张开或收縮。尤其在顺时针旋转带齿扳手把3时,动扳头1向右靠近定扳头2移 动,工作钳口5收紧而夹紧工件,扳动力越大,扳口夹持工件越紧。本技术的活动扳手可使用于四角或六角螺栓,使用活动扳手时,手握扳手体8,扳动带齿扳手把3,定扳头2位置固定,动扳头l左右移动,工作 钳口5张开或收縮。当转动带齿扳手把3时,定扳头2与带齿扳手把3上接触部 分的凹齿6与凸齿7卡紧,并带动定扳头2移动。顺时针旋转带齿扳手把3,动 扳头1向靠近定扳头2方向移动,工作钳口5收紧,夹紧工件,扳动力越大,扳 口夹持工件越紧;逆时针旋转带齿扳手把3,定扳头2远离动扳头1,工作钳口 5张开,松开工件。本专利技术可实施于人工操作的扳手上,也可实施于具有动力手柄或自动操 作的扳手上。权利要求1、一种活动扳手,包括扳手体(8),在扳手体(8)的前端设置有动扳头(1)和定扳头(2),定扳头(1)与扳手体(8)固定连接,动扳头(1)和定扳头(2)之间形成工作钳口(5),动扳头(1)能相对于定扳头(2)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体(8)上设置有销轴(4),在销轴(4)上套有带齿扳手把(3),带齿扳手把(3)能以销轴(4)为圆心旋转,动扳头(1)与带齿扳手把(3)通过齿轮啮合,转动带齿扳手把(3)能够带动动扳头(1)位置移动。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活动扳手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扳手的带 齿扳手把(3)上设置有凸齿(7),在动扳头(1)上设置有凹齿(6),凸齿(7)与凹齿(6)相配合设置。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动扳手把,其特征在于在动扳头(1) 上设置嵌块(9),在定扳头(2)上配合设置滑动槽(10),嵌块(9)伸入滑 动槽(10)内而配合连接;工作时扳动带齿扳手把(3),动扳头(1)的嵌块(9)在定扳头(2)的滑动槽(10)内左右移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活动扳手,包括扳手体,在扳手体的前端设置有动扳头和定扳头,定扳头与扳手体固定连接,动扳头和定扳头之间形成工作钳口,动扳头能相对于定扳头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体上设置有销轴,在销轴上套有带齿扳手把,带齿扳手把能以销轴为圆心旋转一定角度,动扳头与带齿扳手把通过齿轮啮合,转动带齿扳手把能够带动动扳头左右移动。本技术的活动扳手在调节时更加简单、方便,能够稳固的把齿轮卡紧,不会打滑和松动,显著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文档编号B25B13/14GK201329562SQ20092012607公开日2009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9日专利技术者马永光, 丽 黄 申请人:中冶建工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动扳手,包括扳手体(8),在扳手体(8)的前端设置有动扳头(1)和定扳头(2),定扳头(1)与扳手体(8)固定连接,动扳头(1)和定扳头(2)之间形成工作钳口(5),动扳头(1)能相对于定扳头(2)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体(8)上设置有销轴(4),在销轴(4)上套有带齿扳手把(3),带齿扳手把(3)能以销轴(4)为圆心旋转,动扳头(1)与带齿扳手把(3)通过齿轮啮合,转动带齿扳手把(3)能够带动动扳头(1)位置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永光黄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