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套轴瓦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17145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套轴瓦组件,包括轴套和轴瓦,所述轴套和轴瓦包括基座,所述轴套和轴瓦的基座上均分布有若干通孔,且若干通孔中均镶嵌有陶瓷块。若干通孔在所述轴套和轴瓦的基座各处的分布密度,与该处受磨蚀程度的大小成正比。所述通孔为燕尾槽或圆锥孔。通过在基座中镶嵌小块多点陶瓷块,轴套轴瓦组件的磨蚀主要由陶瓷面承担,而陶瓷具有较好的耐高温防腐耐磨特性,因此解决了轴套轴瓦组件易受磨蚀的问题,提高了其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轴类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轴套轴瓦组件
技术介绍
热镀锌板因其良好的防腐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等领域。在带钢连续热镀锌生产时,带钢通过浸没在温度为455 - 470°C、含铝为 0.15%-0.20%的锌液中的沉没辊而改变方向。同时,浸没在锌液中的前后稳 定辊稳定带钢,使位于锌锅上方气刀部位的带钢不至于前后摆动,以得到一 个均匀的锌层。沉没辊和前后稳定辊的两端轴头上有轴套和轴瓦。图l为现有技术中轴套、轴瓦及沉没辊或稳定辊的位置关系图。如图1 所示,沉没辊或稳定辊11通过套接的轴套12和轴瓦13支撑在支架(图中 未示出)上。轴套12和轴瓦13起滚动轴承的作用。轴套12紧箍在沉没辊 或稳定辊11的轴头上,随轴转动。轴瓦13固定在支架上,不转动。轴套 12在轴瓦13中转动。在455 - 470。C的锌液中,轴套和轴瓦必须耐高温、耐锌液腐蚀及耐磨 损,且转动灵活,以满足生产的需要。但轴套和轴瓦在锌锅中服役时,轴套 轴瓦表面首先受锌液的腐蚀形成了含锌约13%的Al-Fe-Zn化合物的硬且脆 的块状硬质相。这种块状硬质相随之成为磨粒,对运行中的轴套和轴瓦的相 互接触的面起到了严重的磨粒磨损作用。这种磨粒磨损出的新鲜金属表面又 加剧了被锌液的侵蚀过程。因此轴套和轴瓦磨蚀严重,以致其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套轴瓦组件,提高该 轴套轴瓦组件的耐磨蚀性。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轴套轴瓦组件,包括轴套和轴瓦,所述轴套和轴瓦包括基座;所述轴套和轴瓦的基座上均分布有若干通孔, 且若干通孔中均镶嵌有陶瓷块。其中,若干通孔在所述轴套和轴瓦的基座各处的分布密度,与该处受磨蚀 程度的大小成正比。所述陶瓷块外侧面形状与所述通孔内壁形状相匹配。轴套基座的通孔中镶嵌的陶资块,其朝向轴套的端面位于所述通孔在轴瓦 外表面的开口内;轴瓦基座的通孔中镶嵌的陶瓷块,其朝向轴套的端面位于所 述通孔在轴瓦内表面的开口内。其中,轴套基座的通孔中镶嵌的陶资块朝向轴瓦的端面,与该通孔在轴套 外表面的开口之间的距离小于lmm;轴瓦基座的通孔中镶嵌的陶瓷块朝向轴套 的端面,与该通孔在轴瓦内表面的开口之间的距离小于lmm。轴套基座的通孔中镶嵌的陶瓷块,其端面积较小的头部朝向所述轴瓦;轴 瓦基座的通孔中镶嵌的陶t;块,其端面积较小的头部朝向所述轴套。所述通孔为燕尾槽或圓锥孔。所述陶资块外侧进一步包裹有緩冲套、并通过所述緩冲套与该陶覺块所镶 嵌在的通孔内壁接触。所述緩冲套的外侧面形状与所述通孔内壁形状相匹配。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见,本技术通过在轴套轴瓦组件的基座中镶嵌 陶瓷块,而陶瓷块具有很好的防腐耐磨特性,因此,提高了该轴套轴瓦组件 的耐磨蚀性,提高了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轴套轴瓦及沉没辊或稳定辊的位置关系图; 图2为本技术中的轴套轴瓦及沉没辊或稳定辊的示意图; 图3A为根据实施例一的图2中的轴套的正一见剖面图; 图3B为根据实施例一的图2中的轴套的右视剖面图;图4A为根据实施例二的图2中的轴套的正视剖面图; 图4B为根据实施例二的图2中的轴套的右视剖面图; 图5A为根据实施例三的图2中的轴瓦的正视剖面图; 图5B为根据实施例三的图2中的轴瓦的右视剖面图; 图6A为图3A的轴套中镶嵌陶瓷块后的示意图; 图6B为图3B的轴套中镶嵌陶瓷块后的示意图; 图7A为图5A的轴瓦中镶嵌陶瓷块后的示意图; 图7B为图5B的轴瓦中镶嵌陶瓷块后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 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许多陶瓷材料和金属陶瓷材料都是很好的耐高温防腐耐磨材料,如 WC、 Zr02、 A1203、 BN、 SiC等,若轴套轴瓦组件能采用陶资材料,就能 很好地解决其因严重磨蚀而迅速失效的问题。但陶资材料脆性大,沉没辊和 稳定辊的轴套轴瓦组件不仅是在严重磨损的环境中,而且还要承受重载荷的 碾压和冲击。在这种环境中,整体的陶瓷易破裂而失效。因此,本技术 提出在轴套轴瓦组件的基座中镶嵌陶瓷块,提高其耐磨蚀性。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轴套轴瓦组件为陶瓷镶嵌的轴套和轴瓦。图 2为本技术中的轴套轴瓦及沉没辊或稳定辊的示意图,其中与图1中标 号相同的表示相同的部件,在此不做详述。如图2所示,轴套12包括基座 21,在基座21上开有通孔22,轴瓦13包括基座23,在基座23上开有通孔 24,其中,通孔22和通孔24是在铸钢基座件上经钻、铣加工而成型。陶乾 块镶嵌于通孔22和通孔24中。为进一步避免陶瓷脆裂,陶瓷块的镶嵌采用小块多点镶嵌。也就是说, 通孔22和通孔24均可以不限于一个、而可以为多个。具体来说,在轴套12的基座21中分布有多个通孔22、轴瓦13的基座23中分布有多个通孔24,通孔的轴线平4亍于基座21和基座23的径向方向, 且多个通孔22在轴套12的基座21各处的分布密度,与该处受磨蚀程度的 大小成正比;多个通孔24在轴瓦13的基座23各处的分布密度,与该处受 磨蚀程度的大小成正比。受磨蚀大,则分布密度高,反之,则分布密度低。 镶嵌的陶瓷块是模具成型后烧结而成的,然后手工镶嵌入通孔22和通孔24 中。较佳地,多个通孔22可分为多组,各组通孔22在轴套12的基座21轴 线方向上等间隔排列,且每组中的各通孔22环绕于轴套12的基座21的轴 线等角度分布;相应地,多个通孔24也可分为多组,各组之间通孔24在轴 瓦13的基座23轴线方向上等间隔排列,且每组中的各通孔24环绕于轴瓦 13的基座23的轴线等角度分布。以下,先以轴套为例进行说明。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通孔22为圓锥孔,由于此处所述的圆锥 孔平行于轴套12的基座21径向方向的截面形状为梯形,因而在下文中统一 简称为梯形圓锥孔。图3A为根据实施例一的图2中的轴套的正视剖面图, 图3B为根据实施例一的图2中的轴套的右视剖面图。如图3A和3B所示, 31为轴套基座,通孔32为镶嵌在轴套基座31中的梯形圆锥孔。陶瓷块镶 嵌在通孔32中。且实施例一中采用了上述较佳通孔分布方式,即18个梯形圓锥孔分为 3组、每组6个,3组梯形圆锥孔在轴套12的基座21轴线方向上等间隔排 列,每组6个梯形圆锥孔以60度的角度间隔,环绕于轴套12的基座21的 轴线等角度分布。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二,通孔22均为燕尾槽,此处所述的燕尾槽 垂直于轴套12的基座21径向方向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可简称为矩形燕尾槽。 图4A为根据实施例二的图2中的轴套的正视剖面图,图4B为根据实施例 二的图2中的轴套的右一见剖面图。如图4A和4B所示,41为轴套基座,通 孔42为镶嵌在轴套基座41中的燕尾槽。陶瓷块镶嵌在通孔42中。且实施例二中也采用了上述较佳通孔分布方式,即12个燕尾槽分为3 组、每组4个,3组燕尾槽在轴套12的基座21轴线方向上等间隔排列,每 组4个燕尾槽以90度的角度间隔,环绕于轴套12的基座21的轴线等角度 分布。此外,轴套12的基座21的通孔22中镶嵌的陶瓷块,其朝向轴瓦的端 面可位于通孔22在轴套12外表面的开口内、即陶瓷块朝向轴瓦的一端可缩 进在通孔22内,可选地,陶乾块的该端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套轴瓦组件,包括轴套和轴瓦,所述轴套和轴瓦包括基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套和轴瓦的基座上均分布有若干通孔,且若干通孔中均镶嵌有陶瓷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庆波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君涛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