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玉祥专利>正文

避免液体污染瓶口及浪费并具有计量方便的吸式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98233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避免液体污染瓶口及浪费并具有计量方便的吸式瓶盖,它涉及一种瓶盖。针对现有瓶具在倾倒液体和倾倒后直立时,会有液体弄脏瓶嘴或流到外瓶壁上,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污染以及瓶具上无刻度标示,生产厂家无法向消费者介绍液体的合理使用量,造成倾倒量不够准确,当倾倒过多时,无法收回的问题。方案一、吸液腔体与瓶盖连接,所述吸管的上端与吸液腔体相连通,所述真空拉杆的下端装在吸液腔体内,真空拉杆的下端装有活塞;方案二与一不同的是:无瓶盖。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抽取液体时,避免液体污染瓶口及浪费,而且消费者可依据生产液体厂家提供的液体使用量抽吸液体,具有更方便、准确、干净、快捷的优点,适合抽吸各种液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瓶盖。技术背景对于目前盛装液体的瓶具,为将液体取出而在倾倒瓶具中液体时和倾倒后将瓶具 直立时,经常会有液体从瓶具口内侧流到瓶具口外侧而弄脏瓶具口处或流到外瓶壁上,造 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污染,液体粘稠度越大,情况越严重。如家用日常用品中的食用油、酱 油、醋、香波、洗涤灵等等,在倾倒瓶具中液体时和倾倒后将瓶具直立时,少则一滴多则数滴 液体流到瓶具口外。而且,由于盛装液体的瓶具或其瓶盖不具有刻度标示,使得生产上述液 体的厂商无法通过方便、明确的计量刻度值将液体在不同情况下的用量向消费者介绍,指 导消费者参照使用。液体的倾倒量只能靠个人经验取得,造成倾倒量不够准确。当倾倒过 多时,无法收回。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避免液体污染瓶口及浪费并具有计量方便的吸式瓶盖, 以解决现有的瓶具,在提取瓶具中液体时需要倾倒瓶具体,而在倾倒瓶具中液体时和倾倒 后将瓶具直立时,经常会有液体从瓶口内侧流到瓶口外侧而弄脏瓶具口处或流到外瓶壁 上,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污染,以及现有盛装液体的瓶具或其瓶盖不具有刻度标示,生产液 体的厂家无法向消费者介绍液体的合理使用量,液体的倾倒量只能靠个人经验取得,造成 倾倒量不够准确。当倾倒过多时,无法收回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下述两种技术方案方案一本专利技术的吸式瓶盖包括瓶盖,所述瓶盖的内腔侧壁上设有与瓶口连接的 内螺纹;所述吸式瓶盖还包括抽吸装置;所述抽吸装置包括真空拉杆、吸液腔体、活塞和至 少一根吸管;吸液腔体与瓶盖连接,所述吸管的上端与吸液腔体相连通,所述真空拉杆的下 端装在吸液腔体内,真空拉杆的下端装有活塞。方案二 本专利技术的吸式瓶盖由抽吸装置组成;所述抽吸装置包括真空拉杆、吸液 腔体、活塞和至少一根吸管;所述吸管的上端与吸液腔体相连通,所述真空拉杆的下端装在 吸液腔体内,真空拉杆的下端装有活塞,吸液腔体下端的外壁上设有与瓶口连接的外螺纹。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吸式瓶盖后,液体在瓶具体内部流 动,不接触瓶具口而经瓶具口流到外瓶具口,因此不会在外瓶具口上残留或淌到外瓶壁上。 与液体接触的吸管在瓶具内部,并且使用此吸管进行液体的吸取与排放。吸管在闲置时停 留在瓶具内,排出液体时设置在所要盛放的器皿上方,因而可避免液体滴落在外面导致浪 费和污染。二、本专利技术由于设置吸液腔体,即使抽取过多的液体,也可以及时收回。三、本发 明由于在吸液腔体的内壁或外壁上设有刻度标记,生产液体的厂家可方便的向消费者介绍 液体的合理使用量,消费者可以根据液体生产厂家推荐的液体使用量进行实施。四、使用本 专利技术的吸式瓶盖,可以避免因瓶具笨重过大而造成的移动不便,只需将瓶具中的液体抽吸至本专利技术的吸式瓶盖的吸液腔体内,再将其排放至所需位置即可。五、本专利技术的吸式瓶盖由 于设置吸管,使得液体在一定压力下的流量稳定,因此可以使得液体被均勻地被排放在所 需位置。六、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吸式瓶盖,可以用抽力抽吸出准确液体量,再用压力将液体排放, 相对于仅依靠液体重力,并避免流量过大而从瓶具中缓缓流出不确定量的方式,大大地节 省了时间;由于吸管在使用后停留在瓶具内部,因此不用花费时间等待粘留在吸管上的液 体滴落,从而节约了时间。七、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吸式瓶盖,可以利用其吸管细长的优点,将液体 准确排放在特殊位置;由于多数瓶具对于灌加液体困难,在需要时,可以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吸式 瓶盖进行灌加。八、本专利技术的吸式瓶盖可以与液体产品同时出售,以便于其所销售的液体产 品在将传统瓶盖去除后,用本专利技术的吸式瓶盖进行抽吸液体;也可以单独出售,在需要使用 时,再投入使用。吸管的粗细,可以根据液体黏度值设计成不易于其液体滴落即可。综上所 述,本专利技术抽取液体时,具有更方便、准确、干净、省时、快捷、轻巧、节约、适用的优点,适用 抽吸各种液体。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吸管口 5-1为斜面,相邻两个吸管5之间具有 间距,吸液腔体3和瓶盖1为一体,真空拉杆2为直杆,吸液腔体3的下端面与瓶盖1内腔 的上端面相齐平),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十字形),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吸管口 5-1为平面,相邻两个吸管5之间具有间距,吸液腔体3和瓶盖1制成一体,真空 拉杆2为直杆),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吸管口 5-1为斜面,相邻两个吸管5之 间具有间距,吸液腔体3和瓶盖1制成一体,真空拉杆2为直杆),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 构示意图(吸管口 5-1为平面,相邻两个吸管5的外壁相贴靠在一起,吸液腔体3和瓶盖1 制成一体,真空拉杆2为直杆),图6是吸液腔体3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带有刻度标记6), 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吸管口 5-1为平面,相邻两个吸管5之间具有间距,吸液 腔体3和瓶盖1制成一体,真空拉杆2为弯杆),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吸管口 5-1为斜面,采用一个吸管5,吸液腔体3和瓶盖1制成一体,真空拉杆2为直杆),图9是 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吸管口 5-1为平面,相邻两个吸管5之间具有间距,吸液腔体3 和瓶盖1分为两体,真空拉杆2为直杆),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吸液腔体3的 下端面设置在瓶盖1的内腔内),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吸液腔体3的下端面 穿过瓶盖1的内腔设置在瓶盖1的下端面之外),图12是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一的结构示意 图,图13是图12的B-B剖面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无瓶盖1)。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3、图7 图8、图10 图1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 施方式的吸式瓶盖包括瓶盖1,所述瓶盖1的内腔侧壁上设有与瓶口连接的内螺纹;所述吸 式瓶盖还包括抽吸装置;所述抽吸装置包括真空拉杆2、吸液腔体3、活塞4和至少一根吸管 5 ;吸液腔体3与瓶盖1连接,所述吸管5的上端与吸液腔体3相连通,所述真空拉杆2的下 端装在吸液腔体3内,真空拉杆2的下端装有活塞4。吸管的长度任意。当吸管5的长度不能触达瓶具内底时,吸管5在瓶具内的最大长 度,在瓶具口端顶至瓶具内底的垂直长度的三分之二或二分之一以下时,也能吸取到液体。使用时,只需将瓶具倾斜,让液体流到靠近瓶具口内的位置,然后将吸管5伸进瓶具口内附 近有液体的位置,即可吸取到。优选地,为了更便于吸取到,可以将吸管5设计成相对于瓶 具是打斜的,或弯曲的或有折的,这样使吸管口 5-1更容易靠近瓶具口内附近的瓶壁。将液 体从吸管5吸入吸液腔体3内,再经吸管5把液体排放在所需地方,用完后把本专利技术的吸式 瓶盖放回瓶具口处。吸管5在未用时或第一次使用后,是存放在瓶具内部的。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吸液腔体3的内壁或外 壁上设有刻度标记6。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图3 图5、图7、图8、图9、图10、图11说明本实施方 式,本实施方式的吸液腔体3与瓶盖1制成一体或分为两体,分为两体的吸液腔体3和瓶盖 1采用螺纹扣的连接方式紧密连接在一起,吸液腔体3与瓶盖1制成一体便于加工。当然, 无论采用哪种设计,均不影响用吸液腔体3吸取瓶中的液体。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 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9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吸管5穿过瓶盖1。其 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或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避免液体污染瓶口及浪费并具有计量方便的吸式瓶盖,所述吸式瓶盖包括瓶盖(1),所述瓶盖(1)的内腔侧壁上设有与瓶口连接的内螺纹;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式瓶盖还包括抽吸装置;所述抽吸装置包括真空拉杆(2)、吸液腔体(3)、活塞(4)和至少一根吸管(5);吸液腔体(3)与瓶盖(1)连接,所述吸管(5)的上端与吸液腔体(3)相连通,所述真空拉杆(2)的下端装在吸液腔体(3)内,真空拉杆(2)的下端装有活塞(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祥
申请(专利权)人:陈玉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