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凹形槽的陶瓷模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97915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凹形槽的陶瓷模板结构,由金属板体和塑胶面组成,其中,塑胶面通过粘接固定在金属板体上;金属板体上有许多凹形槽,塑胶面的一部分填入凹形槽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凹形槽的存在增大了金属板体和塑胶面之间的粘接面积和粘接强度,从而使得塑胶面不容易从金属板体上脱落,适用于所有由金属板体和塑胶面组成的模板。(*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板结构,尤其是具有凹形槽的陶瓷模板结构。技术背景陶瓷模具是生产、制造陶瓷的重要设备。陶瓷模具包含边框、模板等结构,其中,模板直接确定陶瓷的正、反面形状,因此,是生产、制造陶瓷的关键设备。模板分为上模板和下模板,均由金属板体和塑胶面通过粘接构成。生产过程中,上模板和下模板的塑胶面上下相对,确定陶瓷的正、反面形状。由于生产过程中需要几百甚至几千吨的压力来将粉料压成陶瓷毛坯,因此塑胶面容易从金属板体上脱落,造成模板报废。 中国专利CN1712574号所公开的"厚度可控、自由独立超薄多孔氧化铝模板的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200510025946. 4),利用电化学方法对铝片进行第一次电解,然后去除第一次阳极氧化形成的多孔氧化铝层,通过控制第二次电解的电解电流和电解时间实现多孔氧化铝模板厚度的控制,以饱和硫酸铜和盐酸混合溶液为腐蚀液,结合一个简单的滤网,去除未被氧化的铝从而得到自由独立的超薄氧化铝模板,进一步用磷酸中去除位于模板底部的阻碍层即可得到双通自由独立的超薄氧化铝模板。该项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并不能解决塑胶面容易从金属板体上脱落的问题。 除此之外,没有检索到与上述问题接近的文献资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具有凹形槽的陶瓷模板结构,增强金属板体和塑胶面之间的粘接力度,从而提高陶瓷模板的使用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具有凹形槽的陶瓷模板结构由金属板体和塑胶面组成,其中,塑胶面通过粘接固定在金属板体上;金属板体上有许多凹形槽,塑胶面的一部分填入凹形槽中。当本技术使用时,金属板体上有许多凹形槽,塑胶面的一部分填入凹形槽中,增大了金属板体和塑胶面之间的粘接面积和粘接强度,从而使得塑胶面不容易从金属板体上脱落。 本技术提供的具有凹形槽的陶瓷模板结构具有积极的效果由金属板体和塑 胶面组成,其中,塑胶面通过粘接固定在金属板体上,金属板体上有许多凹形槽,塑胶面的 一部分填入凹形槽中,结构简单,增大了金属板体和塑胶面之间的粘接面积和粘接强度,从 而使得塑胶面不容易从金属板体上脱落,适用于所有由金属板体和塑胶面组成的模板。附图说明本技术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请参看附图 附图1表示本技术的示意图。附图1所示的结构包括塑胶面1,凹形槽2,金属板体3。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的具有凹形槽的陶瓷模板结构由金属板体3和 塑胶面1组成,其中,塑胶面1通过粘接固定在金属板体3上;金属板体3上有许多凹形槽 2,塑胶面1的一部分填入凹形槽2中。当本技术使用时,金属板体3上有许多凹形槽 2,塑胶面1的一部分填入凹形槽2中,增大了金属板体3和塑胶面1之间的粘接面积和粘 接强度,从而使得塑胶面1不容易从金属板体3上脱落。 本技术保护范围涉及上面所述的所有变化形式。权利要求一种具有凹形槽的陶瓷模板结构,由金属板体(3)和塑胶面(1)组成,塑胶面(1)通过粘接固定在金属板体(3)上,其特征在于金属板体(3)上有许多凹形槽(2),塑胶面(1)的一部分填入凹形槽(2)中。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凹形槽的陶瓷模板结构,由金属板体和塑胶面组成,其中,塑胶面通过粘接固定在金属板体上;金属板体上有许多凹形槽,塑胶面的一部分填入凹形槽中。本技术使用时,凹形槽的存在增大了金属板体和塑胶面之间的粘接面积和粘接强度,从而使得塑胶面不容易从金属板体上脱落,适用于所有由金属板体和塑胶面组成的模板。文档编号B28B7/28GK201456206SQ200920083040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5日专利技术者曹宇 申请人:西南交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凹形槽的陶瓷模板结构,由金属板体(3)和塑胶面(1)组成,塑胶面(1)通过粘接固定在金属板体(3)上,其特征在于:金属板体(3)上有许多凹形槽(2),塑胶面(1)的一部分填入凹形槽(2)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宇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