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球健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93231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投球健身机,包括底座、座垫、背垫和收集装置;底座的一端固定有供使用者脚踏的踏板,座垫与踏板相对而固定在底座上,背垫固定在底座上,并倾斜设置在座垫的前端;收集装置固定在底座上,并位于踏板的上方,具有位于上部的进球口和位于下部的出球口,且进球口与出球口均与座垫相对设置。此种结构可使得使用者在投球的同时达到锻炼臂力与腹部肌肉的效果,增加锻炼的趣味性,激发使用者的健身兴趣。(*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健身器材,特别涉及一种可同时锻炼臂力与腹肌,并具趣味性的投球健身机
技术介绍
随着竞争的激烈,人们的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随之增加,生活的不规律,加上休息时间的减少,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很多人选择健身,既可锻炼身体,同时还可缓解精神压力。目前的健身器材多种多样,如可锻炼腿部肌肉的跑步机、可锻炼腹部肌肉的健腹机等,然而,这些器械普遍具有下述不足 (1)目前的健身器材仅具有健身的功能,功能单一,使用单调、乏味,对于年轻的爱玩一族而言,健身就意味着痛苦,很难培养健身的兴趣; (2)当前的健身器材虽然种类多样,却仅是针对身体的特定部位进行锻炼,无法实现同时锻炼身体多个部位的功能,造成使用者的锻炼效率低下。 有鉴于上述分析,本设计人针对目前的健身器材进行研究改进,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球健身机,其可使得使用者在投球的同时达到锻炼臂力与腹部肌肉的效果,增加锻炼的趣味性,激发使用者的健身兴趣。 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球健身机,其可收折放置,从而縮小体积,减小占用空间。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种投球健身机,包括底座、座垫、背垫和收集装置;底座的一端固定有供使用者脚踏的踏板,座垫与踏板相对而固定在底座上,背垫固定在底座上,并倾斜设置在座垫的前端;收集装置固定在底座上,并位于踏板的上方,具有位于上部的进球口和位于下部的出球口 ,且进球口与出球口均与座垫相对设置。 上述收集装置包括左、右侧立管组,左、右弧形连接组,护网和球卡,左、右侧立管组分别固定在底座上踏板的两侧,左、右弧形连接组分别固定在左、右侧立管组的后端,护网沿左、右弧形连接组设置在二立管组的后方,球卡沿护网的底端固定。 上述左、右侧立管组上还沿护网底端固定有导板,球卡与该导板铰接。 上述导板上还铺设有海棉。 上述护网由网、布料、铁质或皮料制成。 上述踏板的上方还设有卡勾使用者的双脚的泡棉。 上述背垫还连接有可调节倾斜角度的气压缸、拉力胶或弹簧。 上述左、右侧立管组在护网的下方还固定有放置球的摆放架。 上述左、右侧立管组在护网的前方还固定有铭牌。 上述底座的前端设有可绕底座转动的拉滑管组,座垫和背垫均设置在该拉滑管组上。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通过简单的构造,使用者坐在座垫上,背靠背垫,同时双脚放置在踏板上,当将手中的球投向收集装置的进球口 ,身体自然后仰,球掉落在收集装置的出球口处,使用者需用力坐起,拿起球继续投篮,这样既在投球时锻炼了臂力,又能在坐起时锻炼腹部肌肉,由于投球运动是很多人比较喜欢的娱乐方式,在运动中加入娱乐元素,可大大增加使用者的兴趣,无形中达到健身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的收折动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及有益效果进行详细说明。 参考图1与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投球健身机,其包括底座1、座垫2、背垫3和收集装置5,以下将分别进行说明。 底座1的一端固定有两踏板ll,用以供使用者的双脚踩踏,并在两踏板11的上方固定有泡棉12,具体是在两踏板11之间固定一立杆13,而该立杆13的顶端横置一泡棉管组14, 二泡棉12即分别穿套在泡棉管组14的两端,为了增加舒适性,泡棉12的外部还套设有泡棉布套15。 底座1在前端还包含一拉滑管组4,其上分别滑动设置有座垫2和背垫3,座垫2与踏板11相对设置,具体是通过座垫管组21固定在拉滑管组4上,当使用者坐在座垫2上时,恰好可将脚放置在踏板11上;背垫3通过背垫管组31倾斜固定在拉滑管组4上,并位于座垫2的前端,二者之间的夹角可为90。 180° ,具体可借助气压缸32(也可使用拉力胶或弹簧)调节倾斜角度,供坐在座垫2上的使用者在投球时倚靠,并可方便调节锻炼强度。 收集装置5包括左、右侧立管组51、52,左、右弧形连接组53、54,护网55和球卡56,其中,左、右侧立管组51、52分别固定在底座1上,并分立踏板11的两侧;两弧形连接组53、54分别固定在左、右侧立管组51、52的后端,并位于踏板11的上方;护网55沿左、右弧形连接组53、54组成的支架设置,将二立管组51、52的后部包覆,其可使用铁质或皮料制作,为了增加弹性,缓冲球的撞击力,也可使用布料或网状织物,且在护网55内还固定有一球靶58 ;球卡56沿护网55的底端固定,用以围阻球,具体是在护网55的底端延伸设有导板59,该导板59是固定在左、右立管组51、52上,用于承接球,而球卡56活动铰接在该导板59上,此处球卡56是在一半圆管561的外部依次包覆珍珠棉562、布套563而成,这样,当球投到护网55上,由于周围护网55的阻拦,只能沿护网55向下滚动至球卡56,防止球掉落到任意地点而影响锻炼的连续性。 本技术使用时,参考图1所示,使用者坐在座垫2上,背对背垫3,同时双脚放置在踏板11上,此处可使座垫2在拉滑管组4上滑动,根据个人习惯随意调节座垫2到球靶58的距离,然后进行固定;使用者的身体向后倾,直至到达背垫3处,在背垫3连接的气压缸32的反作用力下身体回弹,同时用手将球投向护网55内的球靶58,此时球在护网554的拦阻下,且由于其弹性材质可有效缓冲二者接触时的撞击力,防止球飞掉,此时球沿护网55在重力作用下下滑,直至底部由球卡56挡止;此时使用者需起身去捡拾球继续投掷,由于没有相应的支撑,只能靠腹部用力,此时可用双脚勾住泡棉12,防止双脚滑脱,并增强对腹部肌肉的锻炼效果,此处可使用气压缸32调节背垫3的倾斜角度,改变锻炼强度,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防止球跑飞,还可在导板59上铺设海棉57,缓冲接触面的作用力;再者,在护网55的下方还可设置摆放架6,具体可固定在左、右侧立管组51、52上,用以放置备用球;并可在左、右侧立管组51、52的前方相对护网55固定铭牌7,上面可印刷厂家商标、宣传用语等,甚至可绘制图案,吸引使用者的兴趣。 另外,本技术还可增设一计数装置(图中未示),设置在收集装置5的相应位置(此为公知技术),并设置有电子表81和表架82,表架82固定在右侧立管组52上,而电子表81设置在该表架82中,使用者在投球时,计数装置累计投中球靶58的次数,并通过电子表81进行显示,这样使用者可清楚了解自己的投球命中率,若有多人一同训练,更可营造出一种竞争的氛围,更是提高使用者的健身兴趣。 再者,由于一般的家庭居住面积较小,对产品在体积方面有较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普通家用,在本实施例中,同时参考图3所示,拉滑管组4与底座1为铰接连接,由前述可知球卡56与导板59也是活动铰接,当不使用时,即可将球卡56转动90。甚至趋于180° ,再转动拉滑管组4使其直立收折,可参考图3中的虚线部分所示,这样可极大地减小体积,降低占用空间。 综上所述,本技术一种投球健身机,重点在于将普通的娱乐式投球活动与枯燥的健身运动结合在一起,并加入竞技元素,使使用者在娱乐的同时,达到健身的目的,增加健身的兴趣;另外,在投球与捡球的过程中,可分别达到臂力及腹肌的锻炼,相较传统的健身器材仅针对身体特定部位的锻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投球健身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座垫、背垫和收集装置;底座的一端固定有供使用者脚踏的踏板,座垫与踏板相对而固定在底座上,背垫固定在底座上,并倾斜设置在座垫的前端;收集装置固定在底座上,并位于踏板的上方,具有位于上部的进球口和位于下部的出球口,且进球口与出球口均与座垫相对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毅恒
申请(专利权)人:漳浦隆宝工业有限公司威海康有力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