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赫丽丽专利>正文

遮阳伞转向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987252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伞类,特别涉及一种遮阳伞转向定位调节装置,它包括连杆1,摆动轴2,活动座3,定位座4,活动座3和定位座4分别设有与伞杆杆身连接的内导管,活动座3的一端与定位座4定位连接,所述活动座3的另一端与调节套5连接,调节套5与固定座6连接并且产生在轴向移动,调节套5和固定座6分别设有与伞杆杆身连接的内导管,固定座6与伞杆杆身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双向限位,调节套与固定座转动产生的间隙轴向移动,由调节套对活动座实现松紧调节,从而达到调节自如,定位稳定,适应性强等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伞类,特别涉及一种遮阳伞转向定位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遮阳伞转向定位调节装置一般有两种连接方式,-种是与伞杆杆 顶连接,另一种是与伞杆杆身连接,定位部分大都采用紧固件或定位齿, 针对现有通过单向定位齿与伞杆杆身连接,利用吊臂产生的向上力来实现 转向定位的调节装置中存在的定位不稳定,适应性差等缺点,本技术 将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定位稳定,适应性强的遮阳伞转向定位调节 装置。' '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连杆,摆动轴,活动座,定位座, 活动座和定位座分别设有与伞杆杆身连接的内导管,活动座的一端与定位 座定位连接,所述活动座的另一端与调节套连接,调节套与固定座连接并 且产生在轴向移动,调节套设有与伞杆杆身连接的内导管,固定座与伞杆 杆身固定连接。本技术采用双向限位,调节套与固定座转动产生的间隙轴向移 动,由调节套对活动座实现松紧调节,从而达到调节自如,定位稳定,适应性强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实施例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实施例1定位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本技术实施例1活动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本技术实施例1调节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本技术实施例1固定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中剖面部分没有打剖面线;图1—5中连杆1,摆动轴2,活动 座3,定位座4,调节套5,固定座6,固定螺栓7,定位座的下端口8, 活动座的上端口 9,活动座的下端口 10,调节套的上端口 11,分隔环12, 调节套的内螺纹13,固定座的外螺纹14,固定螺栓15。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l:它包括连杆l,摆动轴2,活动座3,定位座4,连杆l的 一端通过摆动轴2与活动座3连接,连杆1的另一端与伞的吊臂滑杆连接, 活动座3和定位座4分别设有与伞杆杆身连接的内导管,定位座4通固定 螺栓7与伞杆杆身固定连接,活动座3的一端与定位座4定位连接,所述 活动座3的另一端与调节套5连接,调节套5与固定座6连接并且产生在 轴向移动,调节套5设有与伞杆杆身连接的内导管,固定座6与伞杆杆身 固定连接。活动座的上端口 9与定位座的下端口 8通过定位齿齿合定位连 ,即 可采用波纹齿定位连接,也可采用点齿定位连接,活动座的下端口10与调节套的上端口 11滑动连接,调节套5与固定座6通过螺纹转动连接,固定座6设有与伞杆杆身连接的内导管,固定座6通过固定螺栓15与伞 杆杆身连接,固定螺栓15的两端内嵌入固定座6的座身的螺纹内,定位 座4与固定座6之间的活动座3和调节套5两者的整体轴向移动大于定位 齿的齿高, 一般小于3倍定位齿的齿高。调节套的内螺纹13与固定座的外螺纹14连接。调节套的上端口 11与调节套的内螺纹13之间的内壁上设有分隔环12。其它实施例中,还可设计为活动座的下端口与定位座的上端口通过定 位齿齿合定位连接,活动座的上端口与调节套的下端口滑动连接;定位齿 还可设计为定位凸块;调节套5与固定座6的轴向移动还可由提升装置来 实现,如偏心轮等;还可设计为调节套的外螺纹与固定座的内螺纹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遮阳伞转向调节装置,它包括连杆(1),摆动轴(2),活动座(3),定位座(4),活动座(3)和定位座(4)分别设有与伞杆杆身连接的内导管,活动座(3)的一端与定位座(4)定位连接,其特征是所述活动座(3)的另一端与调节套(5)连接,调节套(5)与固定座(6)连接并且产生在轴向移动,调节套(5)设有与伞杆杆身连接的内导管,固定座(6)与伞杆杆身固定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遮阳伞转向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活 动座的上端口 (9)与定位座的下端口 (8)通过定位齿齿合定位连接,活 动座的下端口 (10)与调节套的上端口 (11)滑动连接,调节套(5)与 固定座(6)通过螺纹转动连接,固定座(6)设有与伞杆杆身连接的内导 管,固定座(6)通过固定螺栓(15)与伞杆杆身连接,定位座(4)与固 定座(6)之间的活动座(3)'和调节套(5)两者的整体轴向移动大于定 位齿的齿高。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遮阳伞转向调节装置,其特征是调 节套的内螺纹(13)与固定座的外螺纹(14)连接。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遮阳伞转向调节装置,其特征是调 节套的上端口(11)与调节套的内螺纹(13)之间的内壁上设有分隔环(12)。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伞类,特别涉及一种遮阳伞转向定位调节装置,它包括连杆1,摆动轴2,活动座3,定位座4,活动座3和定位座4分别设有与伞杆杆身连接的内导管,活动座3的一端与定位座4定位连接,所述活动座3的另一端与调节套5连接,调节套5与固定座6连接并且产生在轴向移动,调节套5和固定座6分别设有与伞杆杆身连接的内导管,固定座6与伞杆杆身固定连接。本技术采用双向限位,调节套与固定座转动产生的间隙轴向移动,由调节套对活动座实现松紧调节,从而达到调节自如,定位稳定,适应性强等优点。文档编号A45B25/00GK201379168SQ20092014228公开日2010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9日专利技术者何达勤 申请人:赫丽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遮阳伞转向调节装置,它包括连杆(1),摆动轴(2),活动座(3),定位座(4),活动座(3)和定位座(4)分别设有与伞杆杆身连接的内导管,活动座(3)的一端与定位座(4)定位连接,其特征是:所述活动座(3)的另一端与调节套(5)连接,调节套(5)与固定座(6)连接并且产生在轴向移动,调节套(5)设有与伞杆杆身连接的内导管,固定座(6)与伞杆杆身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达勤
申请(专利权)人:赫丽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