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志刚专利>正文

双密封板式隔热浮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77237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密封板式隔热浮盘,包括囊式胶带,该浮盘为板式框架结构,通过T型梁与周边抗震圈连接成井子架,铺板铺在井架框内,铺板边缘设有连接孔,用[型密封条和铆钉严密封闭。该浮盘为二次密封,减少了油品挥发。采用板式框架结构,刚性好,运行平稳,不会发生沉顶或折顶。由于浮盘处于浸油状态,有效覆盖了油面,消除了容易产生火灾的气相空间,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成品油储罐密封装置,特别是一种双密封板式隔热浮盘
技术介绍
当前我国立式圆筒形储罐普遍使用的浮筒式内浮顶,是八十年代初从国外 引进的,它的作用是将油品挥发后的气体封闭在浮顶下面,防止气体外溢,减 小油品损耗,提高经济效益。其产品结构形式是用浮顶顶板和与罐内壁之间的 柔性密封装置封闭气相油品,防止和减少油品挥发、散失,用足够长度的、两端封闭的①220mm的浮筒产生浮力,使内浮顶浮起在油面上,将浮筒和浮顶顶 板之间用横粱和抗震胶圈连接、固定。这种浮筒式内浮顶的优点是结构简单、 重量轻、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其缺点是油品液面封闭面积不足、浮顶封闭 易失效、使用周期短、油品损耗多、易发生沉项、折顶的事故、火灾隐患较大。 造成这些缺点的主要原因是1.由于浮简式内浮顶下表面和油品液面之间存在 一定的气相空间,只有浮筒覆盖的小部分液面被封闭,其余液面油品很容易挥 发。以10000m3储罐为例,油品密度700Kg/m3,浮筒,浮顶采用315m长、①220腿 的浮筒,有效覆盖液面面积为69m2,罐内液面面积为615. 75m2,覆盖液面面积 是总面积的11.25。%,剩余88.75%的液面处于自由挥发的状态。2.由于浮顶 在运行中常常产生偏移,使密封带和罐体之间产生不均匀间隙,间隙大的地方 密封装置的密封带也无法封闭;加之浮顶轻、刚性差,随着罐体油品液面的升降次数增加,组成浮顶的各铺板之间的搭接处会逐渐松动,产生间隙,造成油 气泄漏;此外,浮顶安装的通气阀、量油孔的密封橡胶板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 而老化,密封不严,产生油气泄漏。3.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生产厂家为了降低成本, 一味减薄浮顶板材的选料,加大浮筒直径,导致业主的使用成本直线上升。有的生产厂家浮简直径已经加大到O 380mm,增大了浮顶和油品液面之间 距离,增加了油品损耗。以O 28000mm的10000m"诸罐为例,按O 220mm浮简 计算,油品液面至浮顶距离170mm,存在104.61113气体,若该储罐每年周转36 次,就有3765.7m3气体通过浮顶的泄漏和罐顶的排气孔进入大气散失了,没有 达到节能、降耗、减排和环保的目标。4.当前普遍使用的浮筒式内浮顶的囊式 密封带由于与罐体的摩擦造成破损后,其海绵体吸收油品而变重,整个浮顶重 量加大,开始下沉,加之浮顶刚性弱,油品抽出和泵入罐体产生的流体冲击力, 使浮顶经常发生沉没和弯折损坏。5.由于浮筒式浮顶和罐体内液面始终存在较 大气相空间,由此产生了火灾隐患。历年来这类储罐发生的火灾和爆炸事故, 与之有直接关系。因此消防专家和设计人员要求尽量减少浮筒式浮顶和罐体内 液面之间的距离,越小越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浮筒式内浮顶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密封 板式隔热浮盘,它能够减少油品蒸发,长周期平稳运行,避免折顶事故,消除 安全隐患。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双密封板式隔热浮 盘,包括囊式胶带,支腿,该浮盘由T型梁、抗震圈、铺板、囊式胶带以及舌 型胶带构成,为板式框架结构,T型梁与抗震圈连接成井子架,铺板铺在井架框内,铺板边缘设有连接孔,用[型密封条和铆钉严密封闭,囊式胶带与舌型胶带构成二次密封。浮盘浸油深度20-30 mm,覆盖油品液面99. 8%以上,且浮盘附件量油孔和通 气阀为内浮式。本技术所述双密封隔热浮盘具有突出的特点和显著的进步1. 由于该浮盘为二次密封,很好的解决了浮盘运行中的偏移和椭圆密封不 足的问题,减少了挥发,降低了损耗。2. 由于采用板式框架结构,刚性好,重量大2倍于浮筒式浮顶,浮力强5 倍于浮筒式浮顶,运行平稳。而且很能承重,其上较均匀加载10吨重物,且密 封带全部破损浸油,浮盘仍能正常工作,不会发生沉顶或折顶。3. 由于浮盘处于浸油状态,有效覆盖了油面,消除了容易产生火灾的气相 空间,极大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双密封隔热浮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所述双密封隔热浮盘的安装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对照图1至图3,本技术所述一种双密封板式隔热浮盘,由T型梁1、 抗震圈2、铺板3、囊式胶带以及舌型胶带构成,该浮盘为板式框架结构,T 型梁1与抗震圈2连接成井子架,铺板3铺在井架框内,铺板3边缘设有连接 孔,用[型密封条和铆钉严密封闭。浮盘外沿与罐壁之间用舌型胶带密封。囊 式胶带与舌型胶带构成二次密封。权利要求1、一种双密封板式隔热浮盘,包括囊式胶带,支腿,其特征在于,该浮盘由T型梁、抗震圈、铺板、囊式胶带以及舌型胶带构成,为板式框架结构,T型梁与抗震圈连接成井子架,铺板铺在井架框内,铺板边缘设有连接孔,用[型密封条和铆钉严密封闭,囊式胶带与舌型胶带构成二次密封。专利摘要一种双密封板式隔热浮盘,包括囊式胶带,该浮盘为板式框架结构,通过T型梁与周边抗震圈连接成井子架,铺板铺在井架框内,铺板边缘设有连接孔,用[型密封条和铆钉严密封闭。该浮盘为二次密封,减少了油品挥发。采用板式框架结构,刚性好,运行平稳,不会发生沉顶或折顶。由于浮盘处于浸油状态,有效覆盖了油面,消除了容易产生火灾的气相空间,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文档编号B65D88/34GK201432939SQ200920140850公开日2010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15日专利技术者吴志刚 申请人:吴志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密封板式隔热浮盘,包括囊式胶带,支腿,其特征在于,该浮盘由T型梁、抗震圈、铺板、囊式胶带以及舌型胶带构成,为板式框架结构,T型梁与抗震圈连接成井子架,铺板铺在井架框内,铺板边缘设有连接孔,用[型密封条和铆钉严密封闭,囊式胶带与舌型胶带构成二次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吴志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