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环结构1-氨基乙基吡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497078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 Ⅰ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式Ⅰ所示三环的吡咯衍生物及其可药用酸加成盐,式中各基团定义详见说明书,这些新颖化合物具有有价值的药理性能,可用于治疗和预防各种疾病。(*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三环结构吡咯衍生物,特别是涉及下列通式Ⅰ所示的吡咯衍生物及式Ⅰ的碱性化合物与酸形成的可药用盐 Ⅰ式中R1至R4每个表示氢、卤、低级烷基、苯基、环烷基或低级烷氧基,并且R2另外还可表示低级烷氧羰基、酰氧基或甲磺酰氧基;R5至R7每个表示氢或低级烷基;X表示-CH2CH(C6H5)-,-CH=C(C6J5)-,-YCH2-,-CH=CH-或-(CR11R12)n,其中的R11和R12每个表示氢、苯基、低级烷基或卤,n表示整数1-3,Y表示O或S。这些化合物和盐是新的,由于其有价值的药用性能而受到重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式Ⅰ所示的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盐以及它们用作药物活性物质,通式Ⅰ化合物及其盐的制备方法,含有这些化合物及其盐的药物,这些药物的制备方法,以及通式Ⅰ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盐用于治疗和预防疾病和保健的用途,特别于是用于治疗和预防下列疾病、用于制备治疗和预防下列疾病的相应药物的用途中枢神经失调,如压抑症、两极神经细胞失调、焦虑症、睡眠和性功能紊乱、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偏头痛以及其它与头痛或其它疼痛有关的症状、人格变态或强迫观念与行为的疾病、社交恐惧症或恐慌症、精神器质(mental organic)紊乱、少儿智力低下、狂妄症(aggressivity)、与年纪有关的记忆力衰退和行动失调、沉溺症、肥料病、食欲过盛等;由于创伤引起的神经系统损伤、中风、神经变性疾病等;心血管病,如高血压、血栓形成、中风等;以及骨肠疾病,如胃肠道能动机能障碍。另外,下列通式Ⅱ所示化合物也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Ⅱ式中R1至R7和X的定义同上,R8表示可转变成氨基的残基或羟基。这些化合物是制备通式Ⅰ所示有价值的药用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本文中,术语“低级”表示基团最多具有7个、优选至多4个碳原子,“烷基”意指直链或支链饱和烃基,如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或叔丁基,“烷氧基”意指连有一个氧原子的烷基,“卤”意指Cl、Br、F或Ⅰ。术语“可药用酸加成盐”包括与无机酸和有机酸如氢氯酸、氢溴酸、硝酸、硫酸、磷酸、柠檬酸、甲酸、富马酸、马来酸、乙酸、琥珀酸、酒石酸、甲磺酸、对甲苯磺酸等形成的盐。R5可方便地表示低级烷基、优选甲基。也优选式中的R5表示氢的化合物。R5表示甲基时,特别优选其中的R1、R3和R4表示氢且R2表示卤、低级烷基或甲氧基的化合物。在本专利技术范围内,上述通式Ⅰ所示的这类化合物的一些特别优选示例为(S)-2-(4,4,7-三甲基-1,4-二氢-茚并吡咯-1-基)-1-甲基-乙胺,(S)-2-(7-甲氧基-4,4-二甲基-1,4-二氢-茚并吡咯-1-基)-1-甲基-乙胺,(S)-2-(7-乙基-4,4-二甲基-1,4-二氢-茚并吡咯-1-基)-1-甲基-乙胺,(S)-2-(7-甲基-1,4-二氢-茚并吡咯-1-基)-1-甲基-乙胺,(S)-2-(7-溴-1,4-二氢-茚并吡咯-1-基)-1-甲基-乙胺,(S)-2-(7-甲氧基-1,4-二氢-茚并吡咯-1-基)-1-甲基-乙胺,(S)-2-(7-氯-1,4-二氢-茚并吡咯-1-基)-1-甲基-乙胺,(S)-2-(8-甲氧基-1H-苯并吲哚-1-基)-1-甲基-乙胺。通式Ⅰ所示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盐可根据本专利技术用下列方法制备a)将式Ⅱa化合物转变成相应的氨基化合物, Ⅱa其中,R1至R7和X的定义同权利要求1中的定义,R81表示可转化成氨基的残基;b)如需要,将得到的式Ⅰ化合物转化成可药用盐。其中的R81表示可转化成氨基的残基、优选是叠氮基、乙酰氨基或其它被保护的氨基的式Ⅱa化合物可用本质上已知的下述方法制备。基团R81是叠氮基时,通过还原即可制得式Ⅰ化合物。这可以用复合氢化物如氢化铝锂进行还原,或在金属催化剂如铂或钯上催化氢化。氢化铝锂用作还原剂时,最适宜的溶剂是无水乙醚或四氢呋喃。这可方便地如下进行向无水溶剂和氢化物组成的溶液中滴加其中的R81表示叠氮基的式Ⅱa化合物以后,将该混合物加热回流,随后用乙醚或THF的水溶液使其水解,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锂沉淀物用乙醚或THF的水溶液提取出去。在如铂或钯的金属催化剂上的催化氢化可方便地在室温下进行。可用于此目的适宜溶剂有水、醇、乙酸乙酯、二恶烷或这些溶剂的混合物。氢化可方便地在高压釜中或在摇动装置中、在氢气氛围中进行。R81表示乙酰氨基或其它被保护的氨基如三氟甲酰氨基时,通过水解可将其转化成相应的氨基化合物。可根据本质上已知的方法将其水解成相应的式Ⅰ氨基化合物。可用于此目的是如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的金属氢氧化物,它们可以在水和如乙二醇等的可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存在下,将式Ⅱa化合物水解成相应的式Ⅰ化合物。在最后操作中,即在氢化或水解以后,不需分离式Ⅰ化合物,就可将它们转化成它们相应的酸加成盐。富马酸的盐由于其稳定性而特别适于药用。但是,本文中所述的所有其它酸也可形成可药用盐。成盐反应可在室温下进行,醇-醚混合物特别适于用作溶剂。合成方案1示出了用于合成式Ⅰ化合物的式Ⅱ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在此方案1中,所有取代基R1至R4的定义同式Ⅰ。R51、R61和R71表示甲基。Me表示甲基、Ac表示乙酰基。X的定义同式Ⅰ。但不表示-CH=CH-;合成方案2示出了其中的X表示-CH=CH-的相应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合成方案1 可按如下所述用化合物Ⅲ为起始原料来制备式Ⅱa2化合物在无水甲苯中,将式Ⅲ化合物与3-丁烯-2-醇、2,2-二甲氧基丙烷和催化量的对甲苯磺酸一起加热回流。在另一变体中,2,2-二甲氧基丙烷代替甲苯用作溶剂。这种情况下,反应混合物在一填充分子筛的脱水器上加热回流。随后,将如此制得的式Ⅳ化合物转化成相应的氧代乙基化合物。为此,将化合物Ⅳ溶于无水溶剂如二氯甲烷和甲醇中,并在约-70°用臭氧流处理。然后,式Ⅴ化合物可以被环化成吡咯-乙酰氨基化合物,通常使用N-乙酰基乙二胺,并且甲苯或乙酸用作溶剂。反应完和提纯以后,可按如上所述除去乙酰基,将式Ⅱa2化合物转化成一种式Ⅰ化合物。在无水甲苯与催化量的对甲苯磺酸中,通过在脱水器上加热,用1-氨基-2-丙醇可简便地将式Ⅴ化合物转化成式Ⅱb12羟基化合物。随后,可用已知方法将羟基转化成离去基团,例如用磺酰氯、特别是甲磺酰氯将羟基转化成磺酸酯。通过在如DMF的极性溶剂中用叠氮化物、特别是叠氮化钠处理,可将式Ⅱb12化合物转化成相应的式Ⅱa12叠氮基化合物,如上所述,将叠氮基还原就可将式Ⅱa12化合物转化成式Ⅰ化合物。根据合成方案1,式Ⅴ化合物还可经另一路线制备。在氩气下将式Ⅲ化合物与N,N-二甲基肼一起加热,然后通过Vigreux柱蒸馏。得到的式Ⅶ化合物用DMPU(1,3-二甲基-3,4,5,6-四氢-2(1H)-嘧啶酮)处理,并溶于无水THF中,冷却至约-75℃,随后用溶于正己烷中的正丁基锂和溴乙醛缩二甲醇处理。在THF中,加入磷酸盐缓冲液和二水合氯化铜(Ⅱ)以后,得到的式Ⅷ化合物被转化成式Ⅴ化合物。式Ⅱb11化合物也可根据合成方案1制备。然后这些化合物可按如上所述转化成Ⅰ化合物。通常可采用下述方法溶于无水THF中的式Ⅲ化合物用二异丙基胺和正丁基锂处理,随后用氯丙酮或3-氯-2-丁酮处理。在脱水器上将得到的式Ⅵ化合物与催化量的对甲苯磺酸一起在无水甲苯中加热。然后用1-氨基-2-丙醇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具有下列通式Ⅰ的化合物及式Ⅰ的碱性化合物与酸形成的可药用盐: *** Ⅰ 式中: R↑[1]至R↑[4]每个表示氢、卤、低级烷基、苯基、环烷基或低级烷氧基,并且R↑[2]另外还可表示低级烷氧基羰基、酰氧基或甲磺酰氧基; R↑[5]至R↑[7]每个表示氢或低级烷基; X表示-CH↓[2]CH(C↓[6]H↓[5])-,-CH=C(C↓[6]H↓[5])-,-YCH↓[2]-,-CH=CH-或-(CR↑[11]R↑[12])↓[n],其中的R↑[11]和R↑[12]表示氢、苯基、低级烷基或卤,n表示1-3的整数,Y表示O或S。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布斯J韦奇曼U韦德莫
申请(专利权)人:弗哈夫曼拉罗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