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国陶专利>正文

一种带伸缩顶篷的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68991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带伸缩顶篷的电动自行车、助动车、摩托车。一种带伸缩顶篷的车,车体上设置有2根弧形轨道,2根弧形轨道内有可延伸至车体上方的活动轨道,活动轨道与弧形轨道构成可伸缩连接;活动轨道连接顶篷,顶篷为可折叠结构。活动轨道从弧形轨道内拉出后,可折叠结构的顶篷也随之展开,顶篷可延伸至车体的前上方和后上方,可使电动自行车、助动车、摩托车具有较好的遮阳挡风和一定的避雨功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自行车、助动车和摩托车,更具体地说,涉及带伸缩顶篷的电 动自行车、助动车、摩托车。
技术介绍
电动自行车、助动车、摩托车这些交通工具由于轻灵便利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 在这些车最大的弊端是难于抗拒恶劣天气如严冬寒风,盛夏烈日以及雨雪天气。为此,现在 有些车的前面安装了透明的挡风板,但挡风板由于受外观影响尺寸大小有限,只能起到一 定的挡风挡雨作用。另外,曾有人设计过全封闭或半封闭的结构,如专利号为99245393. 3 的一种封闭式自行车,这样的结构由于封闭部分没有收缩隐藏功能,当应用于电动自行车、 助动车、摩托车上时会使车身显得臃肿庞大,而且在天气好的情况下反而成为累赘,因此, 无论是用透明的挡风板还是用全封闭或半封闭结构都无法从根本上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伸缩顶篷的车,顶篷可根 据需要伸展或隐藏,顶篷可伸展至车体的前上方和后上方。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伸缩顶篷的车,车体上设置有2根弧形 轨道,2根弧形轨道内有可延伸至车体上方的活动轨道,活动轨道与弧形轨道构成可伸缩连 接;活动轨道连接顶篷,顶篷为可折叠结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有以下进一步的方案2根弧形轨道之间的下端间距小于上端间距。所述活动轨道经传动部件连接电力驱动机构。所述顶篷有透明部位。所述顶篷有支撑机构。车体有容纳顶篷的部位。车体后端有插入活动轨道的插入部位。本技术的优点如下因为,车体上设置有2根弧形轨道,2根弧形轨道内有可延伸至车体上方的活动轨 道,活动轨道与弧形轨道构成可伸缩连接;活动轨道连接顶篷,顶篷为可折叠结构。所以,活 动轨道从弧形轨道内拉出后,可折叠结构的顶篷也随之展开,顶篷可延伸至车体的前上方 和后上方,使驾车者的前方和上方得到遮挡,可使电动自行车、助动车、摩托车具有较好的 遮阳挡风和一定的避雨功能。本技术适用于电动自行车、助动车、摩托车,这些车包括 两轮、三轮结构。本技术采取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后还有以下优点2根弧形轨道之间的下端间距小于上端间距时,活动轨道从弧形轨道内拉出后,活 动轨道可向车体的前上方和后上方扩展,不但有利于顶篷形成较大的遮挡面,而且还可使车体下方保持较小的宽度。所述活动轨道经传动部件连接电力驱动机构时,可通过电力将活动轨道从弧形轨 道内拉出或收入。所述顶篷有透明部位时,有利于驾车者观察前方目标。所述顶篷有支撑机构时,有利于顶篷保持一定的形状。 车体有容纳顶篷的部位时,活动轨道收入弧形轨道内后,顶篷可隐藏在车体内。车体后端有插入活动轨道的插入部位时,活动轨道从弧形轨道内拉出并插入车体 后端的插入部位后,活动轨道可得到车体的支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车体前部的局部透视图;图3是活动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滑块连接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顶篷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参看图1和图3。一种带伸缩顶篷的车,车体1是指电动自行车、助动车、摩托车, 包括两轮、三轮结构。车体1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弧形轨道2,即车体1上设置有2根 弧形轨道。弧形轨道2可以是车体1两侧的弧形凹槽,弧形凹槽有对应的槽盖,活动轨道7 可通过嵌入弧形凹槽的方式与弧形凹槽构成可伸缩连接,即活动轨道与弧形轨道2构成可 伸缩连接,活动轨道7也可以结合槽盖后嵌入弧形凹槽。活动轨道7能在弧形轨道2内运 动,并构成与弧形轨道2的可伸缩连接。要说明的是,弧形轨道2还可以由带弧形槽的槽盖 直接构成,活动轨道7嵌入槽盖,槽盖通过螺丝固定在车体1上,这也是一种活动轨道7与 弧形轨道2构成可伸缩连接的方式。构成弧形轨道2的槽盖可以是多段连接构成,同样,弧 形凹槽也可以由车体1上的多段构件共同构成。活动轨道7为圆弧形状可使用塑料成型, 活动轨道7的弧长与弧形轨道2弧长相当;活动轨道7拉出后,可越过车体1的前上方延伸 至车体1的后端,即2根弧形轨道2内有可延伸至车体1上方的活动轨道7。车体1上方即 座垫5上方50-120厘米的位置。车体1后端有插入活动轨道7的插入部位。插入部位是 车体1后端两侧设置的凹陷部位6,活动轨道7越过车体1上方延伸至车体1后端时,活动 轨道7的一端可插入凹陷部位6,即车体1后端有插入活动轨道7的插入部位。活动轨道7 连接顶篷8,顶篷8用柔软的面料如防雨布制成。结合图1,参看图4。顶篷8通过多个滑 块400连接活动轨道7,其中首末两个滑块400之间有张力弹簧402,顶篷8两侧的边缘固 定在滑块400上,活动轨道7上有弧形滑道,滑块400上设有滚轮并连同张力弹簧402嵌入 弧形滑道内,滑块400可在活动轨道7上的弧形滑道内滑动,顶篷8通过滑块400和张力弹 簧402的作用可保持伸展状态并能在活动轨道7上移动。活动轨道7上的弧形滑道两端被 封闭或堵死,这样当活动轨道7伸出后通过滑块400可将顶篷8带出,当活动轨道7收入弧 形轨道2时通过滑块400可使顶篷8收入车体1前面的顶篷舱200。参看图2。车体1有容纳顶篷8的部位。顶篷舱200位于车体1前面的2根弧形轨道2之间。当活动轨道7收 入弧形轨道2时,顶篷8可随着滑块400的滑动而自动折叠,当活动轨道7被拉出弧形轨道 2后,顶篷8可随着滑块400的滑动在张力弹簧402的作用下而展开,即顶篷8为可折叠结 构。要说明的是,顶篷8也可固定在活动轨道7上。结合图1、图4,参看图5。为了能使顶篷8保持一定的形状,所述顶篷8有支撑机 构。顶篷8上的支撑机构为弹性骨架9,弹性骨架9的作用和功能相当于雨伞的骨架,弹性 骨架9可由钢丝或碳纤维制成。弹性骨架9的两端有固定部位500,滑块400上有螺纹孔, 弹性骨架9两端的固定部位500通过螺丝401固定在滑块400上。弹性骨架9可通过缝合 或胶粘固定在顶篷8上以防止相互移位,另外,顶篷8也可做成夹层 结构或包覆结构,弹性 骨架9包覆或夹在顶篷8里面以利于美观。图1中的活动轨道7已完全拉出,顶篷8也已 完全展开。参看图1。2根弧形轨道之间的下端间距小于上端间距。弧形轨道2下端是指位 于车体1下方的踏板3部位,弧形轨道2上端是指高于踏板3的部位,弧形轨道2上端可以 是弧形轨道2的首端4,例如,2根弧形轨道之间的下端间距为25厘米,2根弧形轨道之间的 上端距为50厘米。2根弧形轨道2从车体1的正前方或正后方看呈V字形。结合图1,参看图2、图3。所述活动轨道7经传动部件连接电力驱动机构。电力驱 动机构安装在车体1前部,活动轨道7内侧有弧形齿条301,电力驱动机构由控制电路、电 机203和传动机构构成,传动机构有齿轮202及蜗轮蜗杆,齿轮202啮合活动轨道7内侧的 弧形齿条301,电机203可通过传动机构控制活动轨道7的运动,蜗轮蜗杆可锁定活动轨道 7。车体1前部的弧形轨道2入口处装有2个滚轮201,滚轮201接触活动轨道7,可使活动 轨道7减小运动阻力。活动轨道7的末端303装有滑轮302,滑轮302可接触弧形轨道2内 壁,也有助于减小活动轨道7在弧形轨道2内的运动阻力。要说明的是,电力驱动机构中的 齿轮202还可以由带张紧装置的橡胶靠轮替代,张紧装置可使橡胶靠轮与活动轨道7之间 保持一定的摩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伸缩顶篷的车,其特征在于,车体上设置有2根弧形轨道,2根弧形轨道内有可延伸至车体上方的活动轨道(7),活动轨道(7)与弧形轨道构成可伸缩连接;活动轨道(7)连接顶篷(8),顶篷(8)为可折叠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带伸缩顶篷的车,其特征在于,车体上设置有2根弧形轨道,2根弧形轨道内有可延伸至车体上方的活动轨道(7),活动轨道(7)与弧形轨道构成可伸缩连接;活动轨道(7)连接顶篷(8),顶篷(8)为可折叠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伸缩顶篷的车,其特征在于,2根弧形轨道之间的下端 间距小于上端间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伸缩顶篷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轨道(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国陶
申请(专利权)人:潘国陶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