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柯木义专利>正文

一种车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30767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床,包括床头箱、操作面板、进给箱、刀架拖板和刀架座板,床头箱的主轴为中空轴,其设置有同轴供电组件,操作面板的外接电源经中空主轴与同轴供电组件设置的进线电缆相连,进线电缆与进给箱中的同步调速电机相连,同步调速电机的传动齿轮传动刀架拖板和刀架座板旋转,同轴供电组件的主轴偶塞承插在床头箱的中空主轴尾部,主轴吊杆固定在中空主轴中,主轴吊杆外套绝缘套管,滚珠轴承均匀套接在绝缘套管上,进线电缆分别与滚珠轴承外圈设置的电极圈上焊接的电极环连接,出线电缆一端连接在滚珠轴承内圈焊接的电极环上;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车床,可减少工件夹装次数,提高加工效率,拓展卧式车床使用范围。(*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床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车床。
技术介绍
目前,普通卧式车床的工作方式为将工件夹装在机头卡盘上,车刀安装在可纵横 位移的导轨拖板刀架上,机头带动卡盘旋转完成对工件的加工,切削管件、阀门类以三通、 四通或弯头居多的工件,则需要多次装夹,不仅影响加工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工件的加工精 度;而大工件由于工件本身的重量及尺寸相对较大,增加了工件在卡盘上的装夹难度,同时 机头负荷的增大,加工大工件时,设备振动,影响加工效率和被加工工件的表面光洁度;据 《管件加工与设备适配数据一览表》所述可知,不同加工件选择不同的车床,一台车床很难 完成不同加工件的加工需求,由此可见现有技术的工作方式限制了卧式车床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床,该种车床可减少工件夹装次 数,提高加工效率,拓展卧式车床使用范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这种车床,包括床头 箱、操作面板、进给箱、刀架拖板和刀架座板,所述的床头箱的主轴为中空轴,其设置有同轴 供电组件,操作面板的外接电源经中空主轴与同轴供电组件设置的进线电缆相连,进线电 缆与进给箱中的同步调速电机相连,同步调速电机的传动齿轮传动刀架拖板和刀架座板旋 转。 所述的同轴供电组件设置有主轴偶塞和主轴吊杆,主轴偶塞承插在床头箱的中空主轴尾部,主轴吊杆固定在中空主轴中,主轴吊杆外套绝缘套管,滚珠轴承均匀套接在绝缘套管上,进线电缆分别与滚珠轴承外圈设置的电极圈上焊接的电极环连接,出线电缆一端连接在滚珠轴承内圈焊接的电极环上,另一端与溜板箱的同步调速电机相连。 所述的同轴供电组件的主轴吊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平面轴承和后平面轴承,前平面轴承与滚珠轴承之间设置有前端轴承,前端轴承相对前平面轴承一侧设置有骨架油封,后平面轴承与滚珠轴承之间设置有后端轴承,后端轴承相对后平面轴承一侧设置有骨架油封。 所述的同轴供电组件外套接轴承护套。 所述的电极环为良好导体铜片制成。 所述的同轴供电组件绝缘套管均布有与滚珠轴承数量相同的与主轴吊杆相通的 通孔,出线电缆穿过通孔置于中空的主轴内。 所述的同轴供电组件套接的滚珠轴承之间设置有绝缘的衬圈。 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车床加工工件时,主轴转动,一端带动同轴供电组 件, 一端带动机头靠背、电机座壳、同步调速电机、刀架拖板一同旋转,由同步调速电机的传 动齿轮驱动刀架拖板丝杆作往复旋转带动刀架拖板,带动刀具完成切削工作,被加工件夹3装在机头卡盘上,刀具旋转,工作灵活,加工准确度高;同轴供电组件的内供电单元向车床 各个部件供电,根据各个部件的需要,内供电单元可分别供不同电压的电信号,刀架拖板可 进退自如,克服了传统旋转机电设备内外供电连通的问题;采用机电一体化的装配形式,减 少工件夹装次数,提高加工效率,工件置于导轨拖板上,多方位准确定位,减轻了机头负荷, 提高了工件的加工精度;机头轻负荷,则机头可适量抬高,能够完成大直径工件的加工;根 据不同加工件的要求,一台车床就可以满足,拓展了普通卧式车床的使用范围。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同轴供电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滚珠轴承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床头箱;2、轴承压盖;3、主轴;4、前端盖;5、前端轴承;6、衬圈;7、 滚珠轴承;8、外套管;9、电极圈;10、后端轴承;11、后端盖;12、骨架油封;13、后平面轴承; 14、主轴偶塞;15、主轴吊杆;16、出线电缆;17、绝缘套管;18、进线电缆;19、轴承护套;20、 电极环;21、前平面轴承;22、通孔;23、并帽;24、同轴供电组件;25、操作面板;26、同步调 速电机;27、机头靠背;28、电机座壳;29、刀架拖板;30、刀排;31、刀排座板;32、传动齿轮;33、锁母;34、电源引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 的说明。 如图l表达的本技术一种车床结构示意图,包括床头箱1、操作面板25、进给 箱和溜板箱,床头箱1的主轴3为中空轴,其设置有同轴供电组件24,操作面板25的外接电 源经中空主轴3与同轴供电组件24设置的进线电缆18相连,进线电缆18与进给箱中的变 速机构相连;进给箱的电机座壳28内置同步调速电机26,电机座壳28 —端与机头靠背27 法兰通过螺栓相连,另一端由燕尾槽与溜板箱的刀架拖板29联接,刀架丝杆输出轴与同步 调速电机26的传动齿轮32偶接,刀架拖板29与刀排座板31固接。 图2所示的本技术的同轴供电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的本技术的滚 珠轴承结构示意图,同轴供电组件24包括内供电单元、外供电单元和密封浸油单元,内供 电单元由衬圈6、滚珠轴承7内圈、主轴偶塞14、主轴吊杆15、出线电缆16、绝缘套管17和 良好导体铜片制成的电极环20构成,主轴偶塞14承插在主轴3尾部,主轴吊杆15固定在 中空主轴3中,主轴吊杆15外套绝缘套管17,滚珠轴承7均匀套接在绝缘套管17上,两端 的轴承分别为前端轴承5和后端轴承10,绝缘套管17均布有与滚珠轴承7数量相同的与主 轴吊杆15相通的通孔22,出线电缆16 —端连接在滚珠轴承7内圈焊接良好导体铜片制成 的电极环20上,另一端穿过通孔22置于中空的主轴3内,滚珠轴承7之间设置有绝缘的衬 圈6,同轴供电组件外套接轴承护套19 ; 外供电单元由滚珠轴承7外圈、电极圈9和进线电缆18构成,进线电缆18穿过轴承护套19分别与滚珠轴承7外圈上设置的电极圈9上焊接的良好导体铜片制成的电极环20连接; 密封浸油单元由并帽23、轴承压盖2、骨架油封12、前端盖4、前端轴承5、前平面轴 承21、外套管8、后端轴承10、后端盖11和后平面轴承13构成,轴承护套19的两端分别设 置前端盖4和后端盖11,主轴吊杆15相对于主轴偶塞14的另一端端部设置有并帽23,并 帽23与轴承压盖2贴合,轴承压盖2卡接在绝缘套管17的外侧,延伸部分与前端盖4依次 将前平面轴承21、骨架油封12和前端轴承5封闭在其中,后端盖11将骨架油封12和后端 轴承10封闭在其中,主轴偶塞14相对后端盖11 一侧设置后平面轴承13,外套管8的两端 分别与前端盖4和后端盖11卡接,将分布在主轴吊杆15上的部件封闭在其中。 同轴供电组件的出线电缆16经中空主轴内接入机头调速电机,进线电缆18与接 入床头箱1的电源引线34的一端相连。 车床工作时,由操作面板25向同轴供电组件24的外供电单元供电,并传输操作信 号,外供电单元给内供电单元供电,内供电单元分别向车床的各个工作部件供电,使其正常 工作;床头箱1主轴3接受操作信号后, 一端带动机头靠背27、同步调速电机26、电机座壳 28、刀架拖板29 —同旋转,调速电机26的传动齿轮32驱动刀架丝杆作往复旋转而带动刀 架拖板29完成切削工作,空心的主轴3旋转,植入其内的出线电缆16相对静止,解决了传 统旋转机电设备内外供电连通的问题,克服了金加工时切削的金属碎屑四处飞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床,包括床头箱(1)、操作面板(25)、进给箱、刀架拖板(29)和刀架座板(3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头箱(1)的主轴(3)为中空轴,其设置有同轴供电组件(24),操作面板(25)的外接电源经中空主轴(3)与同轴供电组件(24)设置的进线电缆(18)相连,进线电缆(18)与进给箱中的同步调速电机(26)相连,同步调速电机(26)的传动齿轮(32)传动刀架拖板(29)和刀架座板(31)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车床,包括床头箱(1)、操作面板(25)、进给箱、刀架拖板(29)和刀架座板(3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头箱(1)的主轴(3)为中空轴,其设置有同轴供电组件(24),操作面板(25)的外接电源经中空主轴(3)与同轴供电组件(24)设置的进线电缆(18)相连,进线电缆(18)与进给箱中的同步调速电机(26)相连,同步调速电机(26)的传动齿轮(32)传动刀架拖板(29)和刀架座板(31)旋转。2.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轴供电组件(24)设置有主 轴偶塞(14)和主轴吊杆(15),主轴偶塞(14)承插在床头箱(1)的中空主轴(3)尾部,主轴 吊杆(15)固定在中空主轴(3)中,主轴吊杆(15)外套绝缘套管(17),滚珠轴承(7)均匀套 接在绝缘套管(17)上,进线电缆(18)分别与滚珠轴承(7)外圈设置的电极圈(9)上焊接 的电极环(20)连接,出线电缆(16) —端连接在滚珠轴承(7)内圈焊接的电极环(20)上, 另一端与溜板箱的同步调速电机(26)相连。3. 按照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木义
申请(专利权)人:柯木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