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B板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919234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CB板夹持装置,包括承载PCB板的活动平台,还包括位于所述活动平台运动方向一侧的四连杆机构,位于所述活动平台前、后侧并弹性夹持于PCB板前后边缘的第一、第二压杆组件,以及一可对所述四连杆机构限位的限位座,所述四连杆机构包括第一、第二主动臂以及与所述第一、第二主动臂下端枢接的横杆,所述第一、第二主动臂分别与所述第一压杆组件的端部以及所述活动平台的枢接,所述第二压杆组件的端部设有一可在所述横杆推动下使所述第二压杆组件脱离PCB板的被动臂。整个PCB板夹持装置的结构简单可靠,并与PCB板检测系统具有很好的兼容性。(*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PCB板(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检测技术领 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PCB板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PCB板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其几乎会出现在每一种电子设备当中。如果 在某样设备中有电子元件,那么它们也都是镶在大小各异的PCB板上。除了固 定各种小电子元件外,PCB板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上头各项电子元件的相互电气 连接。随着电子设备越来越复杂,需要的电子元件越来越多,PCB板上头的线 路与电子元件也越来越密集了 。为了保证PCB板上的线路与电子元件连接的可 靠性,需要对PCB板进行检测,而由于PCB板的集成度越来越高,肉眼根本 无法胜任检测工作。需要将PCB板置于工业相机下进行拍照取样,检测人员对 相机所拍摄的图片进行分析,确定线路与电子元件连接是否可靠。由于大规模生产的需要,生产线上需要检测的PCB板数量往往很多,需要 将PCB板在活动平台上夹持定位后,再通过直线运动装置将活动平台送至工业 相机的镜头之下进行检测。为了实现PCB板在活动平台上的夹持定位,现有技 术中的一种做法是采用手动方式使活动平台上的夹具与PCB板边缘结合以实 现夹持定位。这种做法的缺陷在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现 有技术中的另一种做法是采用电机或者气动方式实现对PCB板的夹持,这种做 法的的缺陷在于,结构复杂,成本高。另夕卜,不论釆取上述手动夹持方式还是自动夹持方式,对于面积较大的PCB 板,特别是软PCB板,通常需要在活动平台上设置托板,利用所述托板支撑于 PCB板的下底面上,使PCB板尽量处于同一个水平面内。而现有技术中的托板与PCB板接触的部分为金属材料,为了避开PCB板上的线路与电子元件,所 述金属材料被力。工得很锋利,以致容易划伤PCB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PCB板夹持装置,其结构简 单可靠,与PCB板;险测系统具有很好的兼容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PCB板夹持装 置,包括承载PCB板的活动平台,还包括位于所述活动平台运动方向一侧的四 连杆机构,位于所述活动平台前、后侧并弹性夹持于PCB^1前后边缘的第一、 第二压杆组件,以及一可对所述四连杆机构限位的限位座,所述四连杆机构包 括第一、第二主动臂以及与所述第一、第二主动臂下端枢接的横杆,所述第一、 第二主动臂分别与所述第一压杆组件的端部以及所述活动平台的枢接,所述第 二压杆组件的端部设有一可在所述横杆推动下使所述第二压杆组件脱离PCB才反的#:动臂。这样,当活动平台往回移动时,限位座即可对四连杆机构进行限位,从而 推动第一主动臂并通过横杆联动被动臂,所述第一主动臂和被动臂即将弹性夹持于PCB板前后边缘的第一、第二压杆组件开启,操作者即可很方便地取下已 经检测完毕的PCB板,而放入新的待检测的PCB板。当活动平台离开操作者 时,第一、第二压杆组件即可复位而将PCB板弹性夹持。不仅大大提高了检测 效率,而且由于活动平台往回移动本身已经有牵引动力,无须额外增加动力即 可开启第一、第二压杆组件。另外,由于四连杆机构和限位座的接触是在活动平台的减速阶4爻,所以完全不影响PCB 4反;险测装置原有的动力系统。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并示出了第一、第二压杆组件闭合时的状态;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并示出了第一、第二压杆組件开启 时的状态;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一种支撑板的主视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侧^f见示意图6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另一种支撑板的主视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侧^L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 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f又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照图1至图3 ,为本技术的 一较佳实施例,该PCB板夹持装置包 括承载PCB板的活动平台1,还包括位于所述活动平台l运动方向一侧的四连 杆机构2,位于所述活动平台1前、后侧并弹性夹持于PCB板前后边缘的第一、 第二压杆组件3、 4,以及一可对所述四连杆机构2限位的限位座5,所述四连 杆机构2包括第一、第二主动臂21、 22以及与所述第一、第二主动臂21、 22 下端枢接的横杆23,所述第一、第二主动臂21、 22分别与所述第一压杆组件3 的端部以及所述活动平台1的枢接,所述第二压杆组件4的端部设有一可在所 述横杆23推动下使所述第二压杆组件4脱离PCB板的净皮动臂6。这样,当活 动平台1往回移动时,限位座5即可对四连杆机构2进行卩艮位,从而推动第一 主动臂21并通过横杆23联动被动臂6,所述第一主动臂21和被动臂6即将弹 性夹持于PCB板前后边缘的第一、第二压杆组件3、 4开启,操作者即可很方 便地取下已经检测完毕的PCB板,而放入新的待检测的PCB板。当活动平台1 离开操作者时,第一、第二压杆组件3、 4即可复位而将PCB板弹性夹持。不 仅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而且由于活动平台1往回移动本身已经有牵引动力,无须额外增加动力即可开启第一、第二压杆组件3、 4。另外,由于四连杆机构 2和限位座5的接触是在活动平台1的减速阶段,所以完全不影响PCB板检测 装置原有的动力系统。以下对上述各组成部分分别作详细介绍。所述活动平台1大致呈方形,第一压杆组件3固定连"l妻于所述活动平台1 的前侧,所述第二压杆组件4活动连接于所述活动平台1的后侧。第一、第二 压杆组件3、 4之间的距离等于PCB板的宽度,由于第二压杆组件4与所述活 动平台l活动连接,并可于适当的位置与所述活动平台1实现锁紧,故可通过 调整第一、第二压杆组件3、 4之间的距离来适应待检测的PCB板。所述第一、第二压杆组件3、 4分别包括第一、第二压杆31、 41、可相对 所述第一、第二压杆31、 41滑动并可与所述压杆31、 W锁紧的至少一个第一、 第二定位爪32、 42以及至少一个可使所述第一、第二定位爪32、 42弹性夹持 于PCB板边缘的第一、第二扭簧33、 43。为了实现均匀受力,所述第一、第 二扭簧33、 43的数量为多个并沿所述第一、第二压杆31、 41的长度方向均匀 分布。所述第一、第二定位爪32、 42的数量也为多个,其可通过螺杆实现与第 一、第二压杆31、 41的锁定。当检测不同尺寸的PCB板,可以旋出螺杆,使 第一、第二定位爪32、 42在第一、第二压杆31、 41上滑至适当的位置再用螺 杆锁紧。为了使四连杆机构2的活动更加灵活,所述被动臂6下端设有滚轮61,通 过所述滚轮61与所述横杆23实现滑动连接。为了减轻横杆23的重量,沿所述 横杆23长度方向均布多个通孔231。所述限位座5朝向所述四连杆机构2的一侧设有斜面51。这样,当活动平 台1往回移动时,四连杆机构2与所述限位座5之间依次实现线接触、面接触 然后线接触,从而使得动作过程更加平稳。由于在生产实践中,可能检测到的PCB板各式各样,有的质地很硬。有的 很薄且很宽大,这种PCB板的中部容易塌陷,有的甚至是软PCB板。对于质地较硬的PCB板基本不需要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PCB板夹持装置,包括承载PCB板的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活动平台运动方向一侧的四连杆机构,位于所述活动平台前、后侧并弹性夹持于PCB板前后边缘的第一、第二压杆组件,以及一可对所述四连杆机构限位的限位座,所述四连杆机构包括第一、第二主动臂以及与所述第一、第二主动臂下端枢接的横杆,所述第一、第二主动臂分别与所述第一压杆组件的端部以及所述活动平台的枢接,所述第二压杆组件的端部设有一可在所述横杆推动下使所述第二压杆组件脱离PCB板的被动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华邹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运英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