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机电机安全移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912553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抽油机电机安全移动装置,包括方型框架,框架由两根平行安置的槽钢和两端固定连接的左、右立板组成;槽钢的上表面与导轨槽连接,两导轨槽之间与滑板滑动配装,滑板的中心开设长通孔,且滑板右端向外伸出与电机固定板右端铰接;固定板左下部中间与大耳板连接,大耳板向下穿过长通孔与油缸一端铰接,向下倾斜安放的油缸的另一端与右立板中下部铰接;固定板另一端与滑板固定连接。该装置只需在第一次安装时把大、小皮带轮找正,以后更换皮带时直接装上皮带并张紧即可。本装置实际上是设计了一种抽油机皮带装卸张紧器,在更换皮带时不要拆卸电机的固定螺栓,不要重新找正大、小皮带轮,因而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缩短更换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抽油机电机安全移动装置,具体说是安装在抽油机机架和 电机之间的一种附加装置。
技术介绍
石油开采中所用抽油机的动力95%以上均为电机,电机通过皮带轮和皮带将动 力传递到减速箱,减速箱通过曲柄连杆的旋转运动带动游梁和驴头作往复运动,从 而带动抽油杆抽吸原油。抽油机负荷重皮带磨损快,经常需要更换皮带;在更换皮 带时应先把电机四个固定螺栓和顶丝等卸掉,用撬杠将电机向抽油机井口方向移 动,使皮带松掉,取下旧皮带换上新皮带,然后再用撬杠把电机向抽油机井口反方 向移动,并上紧电机顶丝和固定螺栓。可见,在更换皮带的过程中先要拆卸电机的 固定螺栓,装新皮带时还要找正大、小皮带轮,撬动电机劳动强度大,费力费时, 影响原油的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缩短了皮带更换时间,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的抽油机电机安全移动装置。本技术抽油机电机安全移动装置,包括与抽油机底架固定连接的方型框 架,框架由两根平行安置的槽钢和两端垂直固定连接的左、右立板组成;槽钢的上 表面与导轨槽固定连接,两导轨槽之间与滑板滑动配装,滑板的中心开设长通孔, 且滑板右端向外伸出与电机固定板右端铰接;固定板左端下部中间与大耳板固定连 接,大耳板向下穿过长通孔与油缸一端铰接,向下倾斜安放的油缸的另一端与右立 板中下部铰接;固定板另一端通过至少两个螺栓与滑板固定连接。本技术抽油机电机安全移动装置,其中油缸的轴线与滑板的夹角为18° 25° ,且右立板的内侧面自上向内倾斜。本技术抽油机电机安全移动装置,其中在滑板左端的下部设有一对与其固 定连接的小耳板,小耳板与调整螺杆一端铰接,调整螺杆的另一端卡入左立板上方 的开口槽中与其固定。本技术抽油机电机安全移动装置,其中滑板和固定板之间设有垫块。 本技术抽油机电机安全移动装置是用于抽油机上传动皮带的更换和调节, 其底部固定安装在抽油机的机架上,上部安装电机。本装置实际上是设计一种抽油 机传动皮带的张紧器。在更换皮带时不要拆卸电机的固定螺栓,不要重新找正大、 小皮带轮,只需在第一次安装时把大、小皮带轮找正,以后更换皮带时直接装上皮 带并张紧即可,因而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縮短更换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抽油机电机安全移动装置原理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图1的A — A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 图3可见,本技术抽油机电机安全移动装置包括与抽油机底架固 定连接的方型框架,框架由两根平行安置的槽钢1和两端垂直固定连接的左、右立 板2、 3组成;槽钢1的上表面与导轨槽4固定连接,两导轨槽4之间与滑板5滑 动配装,槽钢1的开口向外,便于上下面分别与导轨槽4和抽油机底架固定安装连 接。在滑板5的中心开设长通孔6,且滑板5右端中间向外伸出与电机固定板7右 端铰接;固定板7左端下部中间与大耳板8固定连接,大耳板8向下穿过长通孔6 与油缸9 一端铰接,向下倾斜安放的油缸9的另一端与右立板3的中下部铰接,且 右立板3的内侧面自上向内倾斜,使油缸9的轴线与滑板5的夹角为20° ,便于 油缸9向上顶起固定板7和其上安装的电机,所以长通孔6的大小应使油缸9穿过。 在抽油机正常工作状态时,固定板7另一端通过两个螺栓10与滑板5固定连接, 且滑板5和固定板7之间设有若干个垫块13,使两板之间接触平稳,牢固可靠。其中在滑板5左端的下部设有一对与其固定连接的小耳板11,小耳板11与调 整螺杆12 —端铰接,调整螺杆12的另一端卡入左立板2上方的开口槽中,通过配 装的螺母从左端拉紧固定滑板5,即通过调节螺杆12上的螺母带动滑板5,从而使 电机上的传动皮带的松紧。本技术在更换新皮带时,将手摇液压泵与油缸的进出油口连接好,卸掉电 机固定板和电机滑板之间的两个连接螺栓,摇动手摇泵,在压力油的作用下,油缸 伸出,推动电机固定板绕铰链转动,从而使电机皮带轮和皮带旋转并松弛下来,皮 带松弛下来后,即可用手取下旧皮带,然后换上新皮带;新皮带换上以后,摇动手 摇泵,在压力油的作用下,油缸縮回,电机固定板绕铰链转动,皮带张紧,如果皮 带还不能张紧,可以上紧调紧螺杆上的螺母,带动滑板移动,将皮带拉紧,然后上 紧电机固定板和滑板之间的两个连接螺栓,拆下油缸连接管线,抽油机便可正常工 作。权利要求1、一种抽油机电机安全移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与抽油机底架固定连接的方型框架,所述框架由两根平行安置的槽钢(1)和两端垂直固定连接的左、右立板(2、3)组成;所述槽钢(1)的上表面与导轨槽(4)固定连接,两所述导轨槽(4)之间与滑板(5)滑动配装,所述滑板(5)的中心开设长通孔(6),且所述滑板(5)右端向外伸出与电机固定板(7)右端铰接;所述固定板(7)左端下部的中间与大耳板(8)固定连接,所述大耳板(8)向下穿过所述长通孔(6)与油缸(9)一端铰接,向下倾斜安放的所述油缸(9)的另一端与所述右立板(3)中下部铰接;所述固定板(7)另一端通过至少两个螺栓(10)与所述滑板(5)固定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机电机安全移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油缸(9) 的轴线与滑板(5)的夹角为18° 25。,且所述右立板(3)的内侧面自上向内 倾斜。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抽油机电机安全移动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 滑板(5)左端的下部设有一对与其固定连接的小耳板(11),所述小耳板(11) 与调整螺杆(12) —端铰接,所述调整螺杆(12)的另一端卡入所述左立板(2) 上方的开口槽中与其固定。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抽油机电机安全移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滑板(5) 和固定板(7)之间设有垫块(13)。专利摘要一种抽油机电机安全移动装置,包括方型框架,框架由两根平行安置的槽钢和两端固定连接的左、右立板组成;槽钢的上表面与导轨槽连接,两导轨槽之间与滑板滑动配装,滑板的中心开设长通孔,且滑板右端向外伸出与电机固定板右端铰接;固定板左下部中间与大耳板连接,大耳板向下穿过长通孔与油缸一端铰接,向下倾斜安放的油缸的另一端与右立板中下部铰接;固定板另一端与滑板固定连接。该装置只需在第一次安装时把大、小皮带轮找正,以后更换皮带时直接装上皮带并张紧即可。本装置实际上是设计了一种抽油机皮带装卸张紧器,在更换皮带时不要拆卸电机的固定螺栓,不要重新找正大、小皮带轮,因而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缩短更换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文档编号F16H7/08GK201428778SQ20092010484公开日2010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7日专利技术者朱天高, 李党生, 李建军, 梁之涛 申请人:东营市众磊石油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抽油机电机安全移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与抽油机底架固定连接的方型框架,所述框架由两根平行安置的槽钢(1)和两端垂直固定连接的左、右立板(2、3)组成;所述槽钢(1)的上表面与导轨槽(4)固定连接,两所述导轨槽(4)之间与滑板(5)滑动配装,所述滑板(5)的中心开设长通孔(6),且所述滑板(5)右端向外伸出与电机固定板(7)右端铰接;所述固定板(7)左端下部的中间与大耳板(8)固定连接,所述大耳板(8)向下穿过所述长通孔(6)与油缸(9)一端铰接,向下倾斜安放的所述油缸(9)的另一端与所述右立板(3)中下部铰接;所述固定板(7)另一端通过至少两个螺栓(10)与所述滑板(5)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天高李党生梁之涛李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市众磊石油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