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佳申专利>正文

落臂式铁路道口防撞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896989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落臂式铁路道口防撞护栏,属于铁路道口的安全防护设施;所述栏杆(2)呈长方环形设置,在栏杆(2)外缘的钢管体内设有钢丝绳(3),所述栏杆(2)的配重(9)一侧的钢管管壁上设有限位护柱(6);在所述栏杆定位柱(1)的上部设置为一带口的方形框架,在所述方形框架的一侧设置侧板(12),所述方形框架的另一侧设有板体上部向内设有闭锁机构(14),所述带口方形框架的下部面上设有引导凸块(16),所述带口方形框架的口部下面或引导凸块(16)的一侧为栏杆放置槽(15),在所述主体结构防撞柱(4)的上部设有“U”形卡口(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并具有防撞阻拦效果好、对驾驶员的伤害小、安全可靠等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铁路道口的安全防护设施,涉及一种用于公路与铁路平面 交叉道口的安全防护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当有列车接近道口时,避免公路方 面车辆擅自闻入道口并入侵轨道的落臂式铁路道口防撞护栏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不断发展、铁路路况不断的改善,铁道部已列车进行了 六次大面积提速。当前,对提速列车安全危协最大的就是道口肇事。尽管提速 以来,铁路与公路进行了部分平交道更改为立交桥,但是由于资金、地况、施 工工艺、土地纠纷、管辖权等因素的限制,所以仍然有部分地点还在使用平交道,而这些状况也不可能在近期内完全解决。据査,截至2009年3月1日,京哈 线沈山段仍然存在着有人看守道口 5处,有人监护道口 1处,沟海线有人看守 道口 7处,有人监护道口 15处,近期内还不能改成立交。从铁道部的全路交通 肇事看,有多起事故都是由于机动车驾驶员盹睡、饮酒、车辆机械故障或刹车 失灵撞坏已关闭的道口栏门闯入道口内而与列车相撞,轻者是机动车被撞毁, 人员伤亡,重者会使列车颠覆,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通过下述案例可知其危害程度;2001年9月26日,当时亲临哈大线提速指 挥的铁道部领导乘的002次提速试验列车以每小时124公里的速度行至沈山线 石山站出站信号机前约150米处,出站信号机突然变红灯,司机立即采取紧急 停车措施,同时发现前方道口有较大异物,随即撞上,停车后全列越过道口 150 米。过后经査,有一辆解放牌141型货车,在道口栏门关闭的情况下,由于刹 车失灵,将栏门撞至上行线,道口看守员及时使用了遮断信号,但002次已临 近道口,停车不及将栏门撞后拖出700多米,险未造成提速试验列车脱轨。2005年1月4日,沈阳铁路局管内沈丹线甲线火连寨-石桥子间旅客列车 47K途经高家岁有人看守道口处, 一大客车撞断栏杆侵入线路与51008次单机相撞,造成7人死亡,8人受伤,大客车报废,机车中破的大事故,中断行车l 小时53分。当前,中国铁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六次大面积提速后,既有线客车最高 运行时速达到200公里以上。历史的教训表明"已发生过的事故,安全上的隐 患如不及时整治,同类事故迟早还会重复发生"。对此,必须尽快改造那些近期 还不能改建立交的有人看守和监护道口的栏门和栏杆,实现即防护又防撞的双 重功能,并需要保证在列车通过道口时,任何机动车辆都无法闯入道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铁路道口栏杆及拉门只能起到 防护而起不到防撞作用的弊端;同时,能克服有些"地面升降装置"对驾驶员的伤害大、施工周期长对交通干扰久、防水及雨雪霜冻等问题,本技术公 开了一种落臂式铁路道口防撞护栏,本技术所述的防撞护栏通过将钢丝绳 放置在栏杆钢管管体内并在栏杆定位柱、限位护柱设置栏杆防拉伸机构,可有 效的克服上述缺陷,并具有防撞阻拦效果好、对驾驶员的伤害小、安全可靠等 优点。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落臂式铁路道口防撞护栏,包括栏杆、栏杆定位柱、主体结构防撞柱 及支撑机构,所述栏杆呈长方环形设置,在栏杆外缘的钢管体内设有钢丝绳, 所述栏杆的配重一侧的钢管管壁上设有限位护柱;在所述栏杆定位柱的上部设置为一带口的方形框架,在所述方形框架的一侧设置侧板,所述方形框架的另 一侧设有板体上部向内设有闭锁机构,所述带口方形框架的下部面上设有引导 凸块,所述带口方形框架的口部下面或引导凸块的一侧为栏杆放置槽,在所述主体结构防撞柱的上部设有"u"形卡口。所述的落臂式铁路道口防撞护栏,所述引导凸块由栏杆放置槽呈渐进坡度 至引导凸块顶部,在所述引导凸块的另一侧形成事故后防止栏杆回弹的内侧槽。 所述的落臂式铁路道口防撞护栏,所述闭锁机构的外端设有一豁口。所述的落臂式铁路道口防撞护栏,在栏杆的长方环形体内的上、下栏体之 间设置有用于加固的竖杆。所述的落臂式铁路道口防撞护栏,在所述栏杆长方环形体内的上、下栏体 之间设置的加固竖杆为至少一根。所述的落臂式铁路道口防撞护栏,设置在栏杆的配重一侧的钢管管壁上设 置的限位护柱为至少一个或最多设置四个。所述的落臂式铁路道口防撞护栏,在配重的栏杆一侧面上设有穿销套,穿 销中部穿在穿销套内,所述穿销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支撑机构的内侧壁上,所述 支撑机构的内侧壁下部设有伸拉机构,所述伸拉机构的上端连接在配重的下部。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越性本技术所述的落臂式铁路道口防撞护栏,在铁路道口处公路两侧分别 设置两个钢结构的栏杆定位柱、主体结构防撞柱,然后将支撑机构之间的配重 通过伸拉机构的顶起或縮回,使所述抬起或栏杆放下,当栏杆放下时,所述栏 杆的一端落在所述栏杆定位柱上部的栏杆放置槽内,当出现车辆冲闯栏杆时, 栏杆在车辆的冲击下,向铁路一方滑动,然后落入内侧槽中,所述栏杆的一端 内侧刚好对应豁口,冲击力使栏杆变形,栏杆的一端便卡紧豁口,栏杆的另一 端设置的限位护柱同时也卡紧"U"形卡口的边部,使得栏杆形成一个坚硬并带 柔性的二级防护;也就是"刚柔结合的阻拦墙";栏杆一端设配重通过穿销与机 箱、支撑板铰接在一起;栏杆定位柱上端设一豁口锁闭机构,平行于栏杆,当 遇车辆碰撞时,栏杆一端受外力作用进入锁闭机构,形成一道具有弹性的阻拦 墙,通过栏杆纲结构形变及钢索牵拉,吸收碰撞能量,对撞到栏杆上的车辆起 到缓冲作用。本技术由于在支撑机构的内侧设置了主体结构防撞柱,发生碰撞栏杆 时可以有效的保护支撑机构,需要说明的是支撑机构通常是液压动力、齿轮动 力或手动控制栏杆的抬起或放下,在使用液压动力或齿轮动力中,可以防止碰 撞中对动力装置的损坏;本技术同样适用于厂矿、企事业单位、学校、居民小区、军队等大门所用;本技术可有效的克服现有栏杆的缺陷,并具有防撞阻拦效果好、对驾驶员的伤害小、安全可靠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是图1的俯视图3是本技术的主体结构防撞柱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的限位护柱结构示意图5是本技术图1或2的栏杆定位柱栏杆滑动范围示意图; 在图中1、栏杆定位柱;2、栏杆;3、钢丝绳;4、主体结构防撞柱;5、 "U"形卡口; 6、限位护柱;7、支撑机构;8、穿销;9、配重;10、穿销套; 11、伸拉机构;12、侧板;13、豁口; 14、闭锁机构;15、栏杆放置槽;16、 引导凸块。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技术,公开本技术的目的 旨在保护本技术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本技术同样适用于厂矿、企事业单位、学校、居民小区、军队等大门 所用,因为所述厂矿、企事业单位、学校、居民小区、军队大门属于另一种形 式的交通限行地域。在图l、 2、 3、 4或5中, 一种落臂式铁路道口防撞护栏,包括栏杆2、栏 杆定位柱l、主体结构防撞柱4及支撑机构7,所述栏杆2呈长方环形设置,在 栏杆2外缘的钢管体内设有钢丝绳3,所述栏杆2的配重9 一侧的钢管管壁上 设有限位护柱6;在所述栏杆定位柱1的上部设置为一带口的方形框架,在所 述方形框架的一侧设置侧板12,所述方形框架的另一侧设有板体上部向内设有 闭锁机构14,所述带口方形框架的下部面上设有引导凸块16,所述带口方形框 架的口部下面或引导凸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落臂式铁路道口防撞护栏,包括栏杆(2)、栏杆定位柱(1)及支撑机构(7),其特征是:所述栏杆(2)呈长方环形设置,在栏杆(2)外缘的钢管体内设有钢丝绳(3),在所述栏杆定位柱(1)的上部设置为一带口的方形框架,在所述方形框架的一侧设置侧板(12),所述方形框架的另一侧设有板体上部向内设有闭锁机构(14),所述带口方形框架的下部面上设有引导凸块(16),所述带口方形框架的口部下面或引导凸块(16)的一侧为栏杆放置槽(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佳申李仲刚关键崔得志时红丽
申请(专利权)人:杨佳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