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线用张力平衡装置及架空线用张力平衡器防水罩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890271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防止因雨水的浸入而导致油成分从架空线用张力平衡器飞散。在将张力施加于架设的架空线并进行支撑的架空线用张力平衡器(100)中,由防水罩(500)覆盖雨水有可能浸入的有间隙的部分。由此,防止雨水向架空线用张力平衡器(100)内浸入,防止因雨水的浸入而导致从油脂分离的油成分向外部飞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架空线用张力平衡装置的防水构造及可适用于该防水构造的技术。
技术介绍
作为将适当的张力(tension)施加于铁路的架空线(架线)的装置,已知使用螺 旋弹簧的架空线用张力平衡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架空线用张力平衡器的构造为具有 同轴配置的多个圆筒,在相对于外侧的圆筒拉出内侧的圆筒时,由于弹簧的弹性,使得张力 起作用。因此,外侧的圆筒和内侧的圆筒必须为可相对移动的构造。因此,雨水有时候从外 侧圆筒和内侧圆筒的间隙侵入,设有用于排出该雨水的除水孔或间隙等的除水构造。另一方面,在架空线用张力平衡器内,容纳有用于将张力施加于架空线的螺旋弹 簧,但该螺旋弹簧在上述圆筒的移动中,与圆筒内表面或更内侧的圆筒外表面摩擦。因此, 将滑脂作为润滑剂,涂布在螺旋弹簧和圆筒的接触部分。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特开平11-48834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上述构造的架空线用张力平衡器中,滑脂的油成分从除水孔向外部飞散,污染 支撑架空线用张力平衡器的支柱或线路面。本专利技术者分析了该现象,结果得到以下见解。首 先,虽然滑脂本身粘性高,但经过一定时间,油成分倾向于分离并成为流动成分。该倾向在 从外部侵入的雨水与滑脂接触时显著。另外,架空线用张力平衡器根据设置状况,有时候沿 轴线方向倾斜配置,但该配置的倾斜有时候助长了上述雨水的浸入及向既定方向的飞散。在这样的背景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抑制由于雨水向内部侵入而导致内部的润 滑剂的油成分向外部飞散的问题。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利技术是一种架空线用张力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筒 部件,配置成同轴状;螺旋弹簧,对于所述多个筒部件间的相对的轴向的伸长施加弹力;润 滑剂,涂布在所述螺旋弹簧上;以及防水罩,覆盖所述多个筒部件间的间隙的至少一部分。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利技术,筒部件间的间隙被防水罩覆盖,因而能够防止雨水 侵入该间隙。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利技术中,筒部件的数量是2个以上即可,对其数量没有限 定。另外,对螺旋弹簧的数量也没有限定。润滑剂是涂布或填充在螺旋弹簧和筒部件的滑 动部分的有润滑性的涂布剂,例如可使用市售的润滑用的油脂。 权利要求2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利技术中,多个筒部件包含 第一筒部件和第二筒部件,第一筒部件位于最外侧,固定在支柱或建筑物,第二筒部件位于 最内侧,固定有架空线,防水罩固定在第二筒部件,并且,以能够滑动的状态接触于第一筒 部件的外周。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专利技术,防水罩由向第二筒部件固定的固定部分和以能够滑动的状态接触于第一筒部件的部分支承。即使第二筒部件被架空线拉拽而相对于固定在支 柱等的第一筒部件位移,随此防水罩与第二筒部件成为一体并相对于第一筒部件位移,也 能够维持支承该防水罩的构造。因此,与第二筒状部件的位移的状态无关,防水罩相对于架 空线用张力平衡器的主体而稳定地保持,得到高的可靠性。另外,在第一筒部件与第二筒部 件之间,可以有其他1个或多个其他筒部件,也可以没有其他筒部件。筒部件的截面形状可 以是圆筒状,也可以是方筒状。权利要求3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2所述的专利技术中,在防水罩安装有 刻度部件,该刻度部件具备计测多个筒部件间的相对的轴向的伸长的位移尺寸的刻度。根 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专利技术,如果第二筒部件相对于第一筒部件而位移,则与第二筒部件成 为一体的防水罩同样地位移。此时,刻度部件与防水罩一起相对于第一筒部件而位移,通过 读出刻度部件的刻度,从而能够读取第二筒部件相对于第一筒部件的位移的值。即,能够在 安装防水罩的状态下从外部读取位移。权利要求4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专利技术中,多 个筒部件以从水平倾斜的状态配置,在位于所述倾斜的状态的上侧的端部,配置有防水罩, 在位于所述倾斜的状态的下侧的端部,配置有将侵入间隙的雨水排出的排出机构,在该排 出机构,连接有收集流体的收集机构。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专利技术,以倾斜的状态配置的多个筒部件间的间隙的雨水容 易浸入的上侧(上游侧)的端部被防水罩覆盖。由此,有效地防止了雨水侵入筒部件间的 间隙。另外,在该间隙的下侧(下游侧),配置有流体的排出机构和来自排出机构的流体的 收集机构,因而能够使沿着倾斜流动的雨水和被该雨水冲洗的油脂的油成分不飞散而向外 部排出。即,通过将防水功能和不使流体飞散而积极地收集内部的流体并进行排水的功能 组合,使得首先雨水不进入内部,而且,即使雨水进入内部,也能够使其不向外部飞散而将 其收集并排出。因此,能够防止因雨水的浸入而导致的不良情况(腐蚀等)的产生,并且, 防止因油成分的飞散而导致的不良情况(环境的污染等)。权利要求5所述的专利技术是一种架空线用张力平衡器防水罩,安装在架空线用张力 平衡器,该架空线用张力平衡器具备多个筒部件,配置成同轴状;螺旋弹簧,对于所述多 个筒部件间的相对的轴向的伸长施加弹力;以及润滑剂,涂布在所述螺旋弹簧上,其特征在 于,具备罩部,用于覆盖所述多个筒部件间的间隙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安装机构,用于向 所述多个筒部件中的一个进行安装。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防止雨水 向筒部件间的间隙侵入的功能的防水罩。在以上说明的专利技术中,架空线不限于铁路用,也可以是架设的需要施加张力的各 种电力线或电信号线。另外,架空线也可以是支撑电线等的线材或搬运货物用的线材等。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抑制在架空线用张力平衡器中,由于雨水向内部侵入而导致内 部的润滑剂的油成分向外部飞散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适用本专利技术的架空线用张力平衡器的概要的剖视图。图2是显示在架空线用张力平衡器安装防水罩的状态的侧视图。图3是将图2的一部分放大的侧视图㈧和从右方向观察的主视图⑶。图4是显示实施方式的其他示例的侧视图。图5是显示实施方式的其他示例的侧视图。图6是从左方向观察图5的一部分的后视图。图7是防水罩的后视图㈧和主视图⑶。图8是显示实施方式的其他示例的侧视图。图9是将图8的一部分放大的侧视图㈧和从左方向观察的后视图⑶。标号说明100. · ·架空线用张力平衡器、101. · ·外侧筒状构造体、102. · ·中侧筒状构造体、 103...内侧筒状构造体、104...螺旋弹簧、105...螺旋弹簧、106...架空线安装部件、 108. . .U形棒、200...支柱、201...安装带、202...安装部件、204...支承部件、205...支 撑部件、206...带刻度的管、207...收集管、211...回收箱、500...防水罩、501...罩部件、 502...增强部件、503...螺钉、504...端面板、505...缓冲部件、506...狭缝、507...螺 栓。具体实施例方式(1)第一实施方式(架空线用张力平衡器的构造)首先,说明适用本专利技术的架空线用张力平衡器的基本构造的一个示例。图1显示 了架空线用张力平衡器100的截面构造。架空线用张力平衡器100具备作为筒状构造体的 外侧筒状构造体101、中侧筒状构造体102以及内侧筒状构造体103。在外侧筒状构造体101和中侧筒状构造体102的间隙,容纳有处于压缩状态的螺 旋弹簧104。在图1所示的状态下,螺旋弹簧104的左端接触于中侧筒状构造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架空线用张力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筒部件,配置成同轴状;螺旋弹簧,对于所述多个筒部件间的相对的轴向的伸长施加弹力;润滑剂,涂布在所述螺旋弹簧上;以及防水罩,覆盖所述多个筒部件间的间隙的至少一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8-6-10 2008-151747一种架空线用张力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筒部件,配置成同轴状;螺旋弹簧,对于所述多个筒部件间的相对的轴向的伸长施加弹力;润滑剂,涂布在所述螺旋弹簧上;以及防水罩,覆盖所述多个筒部件间的间隙的至少一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空线用张力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筒部件包含第一筒部件和第二筒部件,所述第一筒部件位于最外侧,固定在支柱或建筑物, 所述第二筒部件位于最内侧,固定有架空线,所述防水罩固定在所述第二筒部件,并且,以能够滑动的状态接触于所述第一筒部件 的外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架空线用张力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水罩安装有刻度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村彻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