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879530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反应介质为液体的反应器,该反应器包括至少一个反应罐,所述反应罐包括罐体、安装于罐体内可转动的转轴,所述反应罐还包括固定在所述转轴上的容器,所述容器具有外壁,在整个外壁上分布有可通透反应液和气体的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反应器能够防止催化剂活力下降、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并具有交换效率高、反应充分以及应用范围广的特点。(*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反应器,特别涉及一种反应介质为液体的反应器。
技术介绍
在医药工业、食品工业、环保、农业、轻纺工业、化学工业等领域,往往借助于反应器来进行各种反应,其中所述的各种反应大都需要催化剂进行反应。对于在液态介质中进行的反应,为了提高反应效率,反应物和催化剂必须进行有效的接触。催化剂为固体时尤为如此。在生物、医药工业、食品工业、环保、农业等领域中,酶或含酶的细胞是众多催化剂中比较引人注目的一类催化剂。而且,目前酶或含酶的细胞等多以固定化的形式使用,这是因为固定化酶/固定化胞通常比溶液酶稳定且可从产品中分离回收、重复使用(生物催化工艺学,孙志浩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05年),从而其成本可大幅降低。但大多数包括固定化酶和/或固定化细胞的固相催化剂的催化活力则较相应的溶液酶低。目前,使用固相催化剂的反应器主要有两种即填充床反应器和搅拌式反应器。一般而言,填充床反应器操作较为简单,其工作方式是预先将颗粒状或片状固相催化剂填充到填充床反应器中,反应时底物溶液流经填充床而使得固相催化剂与底物混合以使反应物和催化剂进行有效接触。搅拌式反应器含有反应罐,该反应罐包括罐体、罐体内的转轴和诸如搅拌桨等搅拌器。该搅拌式反应器的工作方式是先将颗粒状或块状的固相催化剂悬浮在反应罐内的底物溶液中,然后在反应时通过搅拌器进行搅拌或借助于气泡流动而使固相催化剂与底物充分混合以使反应物和催化剂进行有效接触。尽管上述两种反应器均能实现固相催化剂与底物的混合而使反应物和催化剂进行有效接触,但在实际应用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下述问题就填充床反应器而言,其存在的问题是[1]底物与固相催化剂之间的交换效率较低;[2]反应过程不易补料和通气体,也不易调节pH值及温度等;[3]不适于粘性或不溶性底物;[4]使用颗粒较小的固相催化剂时,床层压降大,这导致容易出现阻塞。就搅拌式反应器而言,尽管其可根据需要来调节各种反应条件,但是在搅拌器进行搅拌的过程中,由于固相催化剂悬浮在反应罐内的底物溶液中,因此在固相催化剂颗粒之间、固相催化剂颗粒与搅拌器之间以及固相催化剂颗粒与反应罐罐壁之间均会发生强烈碰撞(酶学,陈石根和周润琦编,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2001年;生物反应工程,戚以政和夏杰编着,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04年),因而导致固相催化剂颗粒因碰撞而碎裂和磨损,从而使得固相催化剂活力下降、使用寿命变短,并且固相催化剂因碎裂和磨损会产生碎片或粉渣,而这些碎片或粉渣随反应的进行会流失,这会妨碍反应液的后续处理,如产品的过滤和纯化等。而且,众所周知,悬浮在溶液中的固相催化剂颗粒的密度越大、运动(转速)越快,反应的效率就越高;但与此同时,颗粒受碰撞的强度也随之增大,固相催化剂也就越容易碎裂,其活力的下降也越快。因而,搅拌式反应器的应用范围受到局限,尤为不适用于本身就易碎的固相催化剂颗粒。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反应器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反应器其能够防止催化剂活力下降、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并具有交换效率高、反应充分以及应用范围广的特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反应器,包括至少一个反应罐,所述反应罐包括罐体、安装于罐体内可转动的转轴,所述反应罐还包括固定在所述转轴上的用于容纳固相催化剂的容器,所述容器具有外壁,在整个外壁上分布有可通透反应液和气体但不通透所述固相催化剂的孔。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外壁具有第一端面、第二端面以及在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之间延伸的周壁。所述外壁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设置有用于穿插转轴的孔,所述孔的形状和大小与转轴相匹配。所述孔设置在所述容器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上的中央位置处。为了避免容器中的固相催化剂直接与转轴接触或为了便于容器安装到转轴上,所述容器还可以包括内筒,所述内筒的内径与转轴的外径相匹配。此外,所述转轴上还可以设有与罐体内外相通的用于输送液体和/或气体的孔道。所述反应罐的安装方式可以为直立式,也可以为卧式或其它方式。在反应罐中,所述容器与转轴之间可采用螺栓固定方式,或者可采用卡箍固定方式,或者采用单键或花键固定方式等。根据反应的需要,所述容器的容积与反应罐的体积之比可以在1%至95%之间。该体积之比因不同的催化反应和需要而定。一般而言,该体积之比越高,反应进行得越快,故适用于不稳定或易降解的底物和/或产物。但该体积之比过高则会导致催化効率下降;另一方面,该体积之比过小(如少于5%)则降低搅拌効率,从而影响反应速率。在本技术的反应方法中,所述固相催化剂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固定化酶。一个固相催化剂的具体的例子是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该固定化酶和细胞的形状不受特别的限制,可以为颗粒状,片状,或者为一整块,还可以为由一整片卷绕成的柱体。在本技术的具体的实施例中,采用了整块的固相催化剂,该整块的固相催化剂是由酶或表达酶的细胞与开孔的多孔有机泡沫材料制成的,所述有机泡沫材料包括木浆海绵、聚乙烯醇海绵和三聚氰胺海绵。根据所用固相催化剂的性能及其所催化的反应的要求,所述转轴的转速可以在很宽的范围内,例如可以为20~20,000rpm。当转速低于20rpm,反应液不能充分有效地和催化剂接触,反应效率不高,当转速高于20000rpm,消耗的能量比较大,对于节约成本不利。一般优选的范围为50~10,000rpm,更为优选的范围为100~1,000rpm。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本技术的反应器无需使用单独的搅拌器。在使用固相催化剂的反应器中,由于装有固相催化剂的容器具有离心搅拌功能,所谓离心搅拌是在离心作用下使反应液和气体与容器内的固相催化剂接触,就此而言,其效果类似于搅拌桨等搅拌器的搅拌动作所产生的效果,因此本技术提供的反应器无需采用搅拌器。第二,由于本技术提供的反应器中不存在固相催化剂彼此之间、固相催化剂与搅拌器之间以及固相催化剂与反应罐罐壁之间的碰撞,因而,可以避免固相催化剂因碰撞而碎裂和磨损,从而可以避免固相催化剂因碎裂和磨损而导致酶的活力下降和其寿命降低的问题。第三,本技术提供的反应器还可以避免固相催化剂因碎裂和磨损而产生碎片或粉渣,这样也就不会因存在碎片或粉渣而影响反应液的后续处理。第四,本技术的反应器的应用范围广泛。本技术提供的反应器可应用于在液态介质中进行的各种反应。并且由于本技术提供的反应器中不存在固相催化剂彼此之间、固相催化剂与搅拌器之间以及固相催化剂与反应罐罐壁之间的碰撞,因此本技术提供的反应器不仅适用于固相催化剂颗粒较为坚实的情况,也同样适用于固相催化剂颗粒本身就易碎的情况。另外,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本技术的反应器以及其中的容器可以采取各种式样,其外形可以是例如圆筒状、球状、棱柱状、方块状等规则形状,也可以是螺旋状、阶梯状等不规则形状。反应器中的容器的安装方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例如可以为卧式、直立式以及倾斜等各种形式。第五,容纳有固相催化剂的容器随转轴旋转时,进入容器内的反应液在离心作用下沿离心方向贯穿固相催化剂后甩出,同时在固相催化剂内造成负压,而被甩出的反应液随之再循负压流经固相催化剂,如此形成循环回流,从而提高了交换效率。另外,由于反应器中容器的整个外壁上都有孔,因而反应液进出容器的效率更高,进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应器,包括至少一个反应罐,所述反应罐包括罐体、安装于罐体内可转动的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还包括固定在所述转轴上的用于容纳固相催化剂的容器,所述容器具有外壁,在整个外壁上分布有可通透反应液和气体但不通透所述固相催化剂的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器,包括至少一个反应罐,所述反应罐包括罐体、安装于罐体内可转动的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还包括固定在所述转轴上的用于容纳固相催化剂的容器,所述容器具有外壁,在整个外壁上分布有可通透反应液和气体但不通透所述固相催化剂的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具有第一端面、第二端面以及在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之间延伸的周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设置有用于穿插转轴的孔,所述孔的形状和大小与转轴相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孔设置在所述容器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上的中央位置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还包括内筒,所述内筒的内径与转轴的外径相匹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为直立式。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的容积与反应罐的体积之比在1%至95%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具有与罐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骏金彩科
申请(专利权)人:百瑞全球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VG[英属维尔京群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