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动顶棚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857962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滑动顶棚车,主要包括车体、制动装置、车钩缓冲装置和转向架,其中车体主要包括底架、侧墙、端墙、上车顶、下车顶、车门等;其中车体采用了错开式滑动车顶结构,每个车顶沿车体纵向的开度均大于10m;错开式滑动车顶结构是上车顶比下车顶短,每个车顶下方分别有垂向限位装置;错开式滑动车顶结构包括滑动防雨装置、纵向防雨装置、内外锁闭装置、拆卸式的推杆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方便、安全地装卸大型货物,具有很好的防雨、雪、风沙功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铁路运输机械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滑动顶棚车的制造。
技术介绍
铁路棚车主要用于运输免受日晒、雨雪侵袭的货物。棚车因车门开度有限,无法装 载外形尺寸超过门孔开度的大型货物,为解决这类货物的铁路运输问题,上个世纪五十年 代初,法国开始研究从顶部装卸货物的新型棚车,这种棚车的车顶均采用活动结构(以下 简称活顶棚车)。目前,欧洲各国已开发出对开式、卷帘式、揭盖式、软棚式等多种型式的活 顶棚车,技术较为成熟。1998年,我国开始进行活顶棚车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车型较为单一。由于我国 现有的活顶棚车车顶的纵向开度仅7m左右、车顶开度偏小,无法装载长度尺寸超过7m的大 型货物,致使这类高附加值货物例如大型、贵重设备等无法采用便捷的铁路运输,而不得不 采用公路等其他运输方式,增加了运输成本、运输时间,加大了长距离运输的难度。在铁路活顶棚车的车体设计中除纵向开度不大的问题外,在活顶结构设计多用一 种举升活顶结构。这种滑移车顶的构造和工作过程是在棚车顶部沿车体长度方向分别设 置两块可移动的顶盖,在每块车顶的上方沿车体长度方向对应设置两条轨道。开启顶盖时 先将顶盖之一通过举升结构抬起落入滑行轨道,然后开启顶盖。这种滑移机构操作复杂,防 雨、雪、风沙功能不好,而且不易开启和关闭。增大车顶开度设计不仅对滑动防雨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整体车体的设计也 有不同的需要,如锁闭系统、全车防雨系统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根据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公开了一种具有大开度车顶的棚车制造方案, 本技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滑动顶棚车由车体、制动装置、车钩缓冲装置和转向架共四部分组成,其中,车体 主要包底架、侧墙、端墙、车顶、车门、货物用锁闭装置等;其关键技术在于车辆采用了错 开式结构的活动车顶,车顶底部设有滚轮、可沿布置在侧墙上侧梁外的导轨滑动,使车顶沿 车体纵向的开度不小于IOm;在车顶纵向(两端)均设有两层橡胶密封条,车顶横向采用非 接触的迷宫式防雨结构,防止雨雪进入车内;车顶采用内、外联合锁闭方式在车体端部外 侧布置2套具有运动死点的四连杆式端部锁闭机构,将车顶紧压在端墙内侧,实现车顶的 纵向锁闭;在侧墙内侧的8套车顶内锁闭装置实现车顶的垂向锁闭。采用可拆卸式的推杆, 操纵车顶滑动。车体中部每侧设有1扇塞拉式中门,车体2、3位斜对角各设有1扇内开式 侧门,底架上设有8个用于固定货物用锁闭装置。具体是包括车体、制动装置、车钩缓冲装置和转向架的棚车,其中车体主要包括 底架、侧墙、端墙、上车顶、下车顶、车门、货物用锁闭装置等;其中车体采用了错开式滑动车 顶结构,车顶底部设有滚轮、可沿布置在侧墙上侧梁外的导轨滑动,每个车顶沿车体纵向的开度不小于10m。所述错开式滑动车顶结构是上车顶布置在下车顶上方,上车顶比下车顶短,每 个车顶下方分别有垂向限位装置,垂向限位装置通过螺栓组件安装在车顶上,每个车顶下 方可以是4至8个,最佳是6个。进一步所述错开式滑动车顶结构包括安装在车顶下的滑动防雨装置和安装在端 墙和车顶中纵向防雨装置。更进一步所述错开式滑动车顶结构还包括安装在端墙外侧的外锁闭装置。更进一步所述错开式滑动车顶结构还包括安装在侧墙的内锁闭装置和安装在侧 墙和车顶拆卸式的推杆。所述下车顶的垂向限位装置是L形板件,采用螺栓组件安装在下车顶内侧,以保 证下车顶滚轮放到导轨后,垂向限位装置与U型档条间有5 8mm的垂向间隙,即不妨碍车 顶滑动,又有效防止车顶滚轮脱离导轨、从而避免下车顶失去支撑而跌落。所述上车顶的垂向限位装置是L形板件,采用螺栓组件安装在上车顶侧梁外侧, 以保证上车顶滚轮放到导轨后,垂向限位装置与导轨间有5 8mm的垂向间隙,即不妨碍车 顶滑动,又有效防止车顶滚轮脱离导轨、避免上车顶失去支撑而跌落。所述车顶滑动防雨装置包括位于侧墙上部的上侧梁、导轨、支撑板、滚轮、上车顶、 下车顶,其中在上侧梁外侧依次焊接供下车顶滑行的导轨、导轨支撑板和供上车顶滑行 的导轨;上车顶安装滚轮并在导轨滑动;下车顶安装滚轮并在导轨滑动,上车顶和下车顶 的滚轮分别可以是6个;在导轨下部有防雨板,在上侧梁的上方有挡雨板。所述纵向防雨装置在上、下车顶两端的弯梁的凹槽内设有防雨橡胶条,端墙内壁 上部也设有防雨橡胶条;在端墙内壁设有排水槽;在下车顶靠车体中心线的一端设置挡水 板。所述外锁闭装置包括操作手柄、主动转轴组成、拉杆、从动转轴组成、弹簧撑杆,其 中主动转轴组成由主动轴座、从动转轴组成由从动轴座安装在端墙上,操作手柄、主动转轴 组成、拉杆、从动转轴组成顺序垂直连接构成一个有运动死点的四连杆机构,从动转轴两端 设有锁钩。所述内锁闭装置包括上车顶内锁闭装置和下车顶内锁闭装置,装置包括钩头螺 杆、安装座和锁紧螺母。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车顶沿车辆纵向最大开度大于10m,既能装载现有棚车无法装载的大型货物,又 能装运适合现有棚车装载的普通货物。2、车顶采用错开式结构,车顶由上、下车顶组成,上、下车顶有各自的滑行轨道;操 作者站在地面就能推动车顶滑行,操作方便、省力。3、车顶采用内、外联合锁闭方式,具有较好的防盗作用。4、车顶纵向设有两层橡胶密封条阻挡雨水,车顶横向采用非接触的迷宫式防雨结 构,防雨性能可靠。5、在车体2、3位斜对角设置供操作人员进出的侧门。车体中部两侧设置开度不小 于3m的塞拉式中门,便于装卸普通货物。6、底架上设有用于固定大型货物用锁闭装置、车体内侧墙根部地板处和侧墙中部设有栓结座,便于货物的装载加固,保证货物运输安全。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在铁路棚车使用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在棚车横向使用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滑动防雨结构横向断面局部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车顶开启后纵向防雨结构断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车顶关闭后纵向防雨结构断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车顶锁闭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车顶开启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纵向锁闭装置在车辆上的安装示意如图;图9是本技术垂向限位装置在下车顶上的安装示意如图;图10是本技术垂向限位装置在上车顶上的安装示意如图。图中1是底架,2是侧门,3是转向架,4是侧墙,5是车门,6是制动装置,7是车钩缓冲装置,8是端墙,9是锁闭装置,10是下车顶,11是上车顶,12是货物锁闭装置,1. 1是 侧梁,1. 2是导轨,1. 3是车厢地板,1. 4是拴结座,4. 1是侧柱,4. 2是侧横带,4. 3是侧板, 4. 4是通风窗,4. 5是扶梯,4. 6拴结座,4. 7是连接梁,4. 8是侧梁,4. 9是支撑板,4. 10是下 车顶滑行导轨,4. 11是防雨板,4. 12是上车顶滑行导轨,4. 13是U型档条,4. 14是档雨板, 8. 1是角柱,8. 2是端柱,8. 3是横带,8. 4是弯梁,8. 5是端板,8. 6是防雨橡胶条,8. 7是排 水槽,9. 1是主动转轴组成,9. 2是拉杆,9. 3是从动转轴组成,9. 4是从动轴座,9. 5是弹簧 撑杆,9. 6是锁钩,9. 7是主动轴座,9. 8是操作手柄,10. 1是推杆支座,10. 2是下车顶内锁 闭装置,10. 2. 1是钩头螺杆,10. 2. 2是安装座,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动顶棚车,包括车体、制动装置(6)、车钩缓冲装置(7)和转向架(3),其中,车体主要包括底架(1)、侧墙(4)、端墙(8)、上车顶(11)、下车顶(10)、车门(2、5)、货物用锁闭装置(12)等;其特征在于:车体采用了错开式滑动车顶结构,车顶底部设有滚轮(10.4),可沿布置在侧墙上侧梁(4.8)外的导轨(4.10、4.12)滑动,车顶装货口沿车体纵向的开度不小于10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兵潘树平王爱民杨春雷石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