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氟不饱和化合物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857810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新型的含氟不饱和化合物及其制造方法。含氟不饱和化合物是R↑[1]CY↑[1]HCY↑[2]Y↑[3]OQ↑[1]CH=CH↓[2]或CH↓[2]=CHQ↑[2]OCZ↑[1]Z↑[2]CZ↑[3]HR↑[2]CZ↑[4]HCZ↑[5]Z↑[6]OQ↑[3]CH=CH↓[2]所示的物质(R↑[1]表示1价含氟有机基等;R↑[2]表示2价含氟有机基等;Y↑[1]-Y↑[3]、Z↑[1]-Z↑[6]是氟原子;Q↑[1]、Q↑[2]为亚烷基等)。含氟不饱和化合物的制造方法是在碱金属化合物的存在下使具有-CX↑[1]=CX↑[2]X↑[3]的化合物与HOQCH=CH↓[2]反应,制成具有-CX↑[1]HCX↑[2]X↑[3]OQCH=CH↓[2](X↑[1]-X↑[3]是氟原子,Q是亚烷基等)所示基团的化合物的制造方法。(*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型的。
技术介绍
在末端部分具有-CH=CH2的含氟化合物有Rf(CF2CF2)r(CH2)nCH=CH2(Rf是多氟烷基,r是1以上的整数,n是0以上的整数)等,该含氟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公知的有以下的方法通过调聚反应将RfI和CF2=CF2形成Rf(CF2CF2)rI,将其与乙烯加成,形成Rf(CF2CF2)rCH2CH2I,然后,利用NaOH等碱金属氢氧化物形成Rf(CF2CF2)rCH=CH2的方法。或是将CH3COOCH2CH=CH2与Rf(CF2CF2)rI加成,形成Rf(CF2CF2)rCH2CHICH2OCOCH3后,利用锌形成Rf(CF2CF2)rCH2CH=CH2的方法。但是,通过调聚反应制成Rf(CF2CF2)rI时,由于生成碳原子数(即,上述化学式的r)上存在分布的化合物,所以由该化合物衍生而成的Rf(CF2CF2)r(CH2)nCH=CH2碳原子数上也存在分布而形成含氟化合物。因此,为了制得在末端部分具有-CH=CH2且具有特定的碳原子数的含氟化合物,就必须在反应后进行分离。本专利技术者为了解决上述调聚反应的碳原子数存在分布的难点,发现使用HOQCH=CH2(Q表示2价有机基)作为反应原料是重要的。在该发现的基础上,发现了末端部分具有-CH=CH2的新型的化合物。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下式1(化合物1)或下式2(化合物2)所示的含氟不饱和化合物R1CY1HCY2Y3OQ1CH=CH2…式1CH2=CHQ2OCZ1Z2CZ3HR2CZ4HCZ5Z6OQ3CH=CH2…式2 其中R1表示1价有机基、卤原子或氢原子;R2表示2价有机基;Y1、Y2、Y3分别独立表示氢原子或氟原子、R1不是氟原子时,Y1、Y2、Y3中的至少一个为氟原子;Z1、Z2、Z3、Z4、Z5、Z6分别独立表示氢原子或氟原子,Z1、Z2、Z3中的至少一个为氟原子,并且Z4、Z5、Z6中的至少一个为氟原子;Q1、Q2、Q3分别独立表示2价有机基。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碱金属化合物的存在下使具有下式3所示的基团的化合物(化合物3)与下式4所示的化合物(化合物4)进行反应,生成具有下式5所示基团的含氟不饱和化合物(化合物5)-CX1=CX2X3…式3HOQCH=CH2…式4-CX1HCX2X3OQCH=CH2…式5其中X1、X2、X3分别独立表示氢原子或氟原子,X1、X2、X3中的至少一个表示氟原子;Q表示2价有机基。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化合物1中,R1是1价有机基、卤原子或氢原子。作为R1,较好用1价烃基或1价卤代烃基;更好用含有醚性氧原子的1价卤代烃基。R1可以是直链结构,也可以是支链结构,也可以具有环构造。R1较好是氟代烃基,更好是烃基的全部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而成的全氟烃基;最好是含有醚性氧原子的全氟烃基。含有醚性氧原子时,该醚性氧原子较好在末端部分。化合物1中,Y1、Y2和Y3较好是氟原子,较好都为氟原子。Q1较好是2价烃基,更好是亚烷基。Q1较好是-(CH2)t-(t是1以上的整数)所示的基团,更好是t是1-12的基团,最好是t是1-6的基团。化合物1,为了容易合成,较好是R′CFHCF2O(CH2)mCH=CH2所示的的化合物(化合物6),其中R′是碳原子数为1-16的含有醚性氧原子的1价含氟有机基,m表示1-12的整数。化合物6中,R′可以是直链结构,也可以是支链结构。在具有支链结构时,支链部分较好存在于末端,该支链部分较好是(CF3)2CF-。R′较好是氟代烃基,更好是烃基的全部的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而成的全氟烃基,最好是含有醚性氧原子的全氟烃基。含有醚性氧原子时,该醚性氧原子较好存在于末端部分上。化合物1的具体例是如下的化合物HCF2CF2OCH2CH=CH2、CF3CFHCF2OCH2CH=CH2、CF3CFHCF2OCH2CH2CH=CH2、CF3CFHCF2OCH2(CH2)2CH=CH2、CF3CFHCF2OCH2(CH2)3CH=CH2、C2F5CFHCF2OCH2CH=CH2、C2F5CFHCF2OCH2CH2CH=CH2、C2F5CFHCF2OCH2(CH2)2CH=CH2、C2F5CFHCF2OCH2(CH2)3CH=CH2、C3F7CFHCF2OCH2CH=CH2、C3F7CFHCF2OCH2CH2CH=CH2、C3F7CFHCF2OCH2(CH2)2CH=CH2、C3F7CFHCF2OCH2(CH2)3CH=CH2、C5F11CFHCF2OCH2CH=CH2、C5F11CFHCF2OCH2CH2CH=CH2、C5F11CFHCF2OCH2(CH2)2CH=CH2、C5F11CFHCF2OCH2(CH2)3CH=CH2、C7F15CFHCF2OCH2CH=CH2、C7F15CFHCF2OCH2CH2CH=CH2、C7F15CFHCF2OCH2(CH2)2CH=CH2、C7F15CFHCF2OCH2(CH2)3CH=CH2。(CF3)2CFCF2CFHCF2OCH2CH=CH2、(CF3)2CFCF2CFHCF2OCH2CH2CH=CH2、(CF3)2CFCF2CFHCF2OCH2(CH2)2CH=CH2、(CF3)2CFCF2CFHCF2OCH2(CH2)3CH=CH2。C3F7OCFHCF2OCH2CH=CH2、C3F7OCFHCF2OCH2CH2CH=CH2、C3F7OCFHCF2OCH2(CH2)2CH=CH2、C3F7OCFHCF2OCH2(CH2)3CH=CH2、C4F9OCFHCF2OCH2CH=CH2、C4F9OCFHCF2OCH2CH2CH=CH2、C4F9OCFHCF2OCH2(CH2)2CH=CH2、C4F9OCFHCF2OCH2(CH2)3CH=CH2、C5F11OCFHCF2OCH2CH=CH2、C5F11OCFHCF2OCH2CH2CH=CH2、C5F11OCFHCF2OCH2(CH2)2CH=CH2、C5F11OCFHCF2OCH2CH2(CH2)3=CH2、C6F13OCFHCF2OCH2CH=CH2、C6F13OCFHCF2OCH2CH2CH=CH2C6F13OCFHCF2OCH2(CH2)2CH=CH2、C6F13OCFHCF2OCH2(CH2)3CH=CH2。CFHCF2OCH2CH=CH2、FCFHCF2OCH2(CH2)3CH=CH2、F2CFHCF2OCH2CH=CH2、F2CFHCF2OCH2(CH2)3CH=CH2、F3CFHCF2OCH2CH=CH2、F3CFHCF2OCH2(CH2)3CH=CH2。在化合物2中,R2较好是2价烃基或2价卤代烃基,更好是含醚性氧原子的2价卤代烃基。R2可以具有直链构造,也可以具有支链结构,也可以具有环结构。R2较好是氟代烃基,更好是烃基的全部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而成的全氟烃基,最好是含醚性氧原子的全氟烃基。含醚性氧原子时,该醚性氧原子较好存在于末端部分上。化合物2中,Z1、Z2、Z3、Z4、Z5、Z6较好是氟原子,较好都是氟原子。Q2、Q3较好是与上述化合物1的Q1一样的形态。作为化合物2,为了容易合成,较好是R″2所示的化合物(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含氟不饱和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式1或式2所示的化合物:R↑[1]CY↑[1]HCY↑[2]Y↑[3]OQ↑[1]CH=CH↓[2]…式1CH↓[2]=CHQ↑[2]OCZ↑[1]Z↑[2]CZ↑[3]HR↑[2]C Z↑[4]HCZ↑[5]Z↑[6]OQ↑[3]CH=CH↓[2]…式2其中R↑[1]表示1价有机基、卤原子或氢原子;R↑[2]表示2价有机基;Y↑[1]、Y↑[2]、Y↑[3]分别独立表示氢原子或氟原子、R↑[1 ]不是氟原子时,Y↑[1]、Y↑[2]、Y↑[3]中的至少一个为氟原子;Z↑[1]、Z↑[2]、Z↑[3]、Z↑[4]、Z↑[5]、Z↑[6]分别独立表示氢原子或氟原子,Z↑[1]、Z↑[2]、Z↑[3]中的至少一个为氟原子,并且Z ↑[4]、Z↑[5]、Z↑[6]中的至少一个为氟原子;Q↑[1]、Q↑[2]、Q↑[3]分别独立表示2价有机基。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川丰
申请(专利权)人:旭硝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