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志雄专利>正文

热塑性塑料保温管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812433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热塑性塑料保温管材。包括有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陶瓷微珠热塑性塑料内层(1)、发泡热塑性塑料外层(3)及设置在陶瓷微珠热塑性塑料内层(1)与发泡热塑性塑料外层(3)之间的若干层增强带(2),若干层增强带(2)的相邻层之间以螺旋式相交错缠绕在热塑性塑料内层(1)的外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陶瓷微珠热塑性塑料层起到绝热和发泡热塑性塑料层起到保温的作用,可以满足在相对低温的外界下输送要保温的介质的场合使用,且由于增强带为包括有若干钢丝绳及包覆钢丝绳的热塑性材料包覆层,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不同压力等级的制品要求,可以采用变换钢丝绳型号规格以及增强带层数等方法来达到要求。采用钢丝绳增强带交错缠绕,在同等压力要求情况下可以大大节约塑料原料,而且可以达到很高的使用压力等级,小规格的管材制品还可以制成盘状产品,减少管路接头,缩小施工工期,节约施工费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用于燃气,化工,石油,天然气,矿山,埋 地电力管等领域的热塑性塑料保温管材,特别是用于在相对低温的外 界环境温度下输送要保温的介质的保温管材,属于热塑性塑料保温管 材的改造技术。
技术介绍
现有用于燃气,化工,石油,天然气,矿山,埋地电力管等领域 的管材,不管其是否处于相对低温的外界环境温度下,其管材大多为 单一原料制造,如塑料管或钢管,这些管材都没有保温功能,难于满 足输送要保温的介质的使用要求,以至直接影响这些管材的正常使 用。有些管材为了满足使用所需的压力要求,采用复合管的结构形式, 但都没有考虑保温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不仅满足压力 的使用要求,而且可以在相对低温的外界环境温度下输送要保温的介 质的热塑性塑料保温管材。本技术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制作成 本低,适应性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热塑性塑料保温管材, 包括有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陶瓷微珠热塑性塑料内层、发泡热塑性塑 料外层及设置在陶瓷微珠热塑性塑料内层与发泡热塑性塑料外层之间的若干层增强带,若干层增强带的相邻层之间以螺旋式相交错缠绕 在热塑性塑料内层的外壁上。上述增强带为钢丝绳增强带,增强带包括有若干钢丝绳及包覆 钢丝绳的热塑性材料包覆层,若干钢丝绳均布在热塑性材料包覆层 中。上述陶瓷微珠热塑性塑料内层与若干层增强带之间还设置有防 止钢丝绳增强带性能缺失的阻氧层。上述若干层增强带与发泡热塑性塑料外层之间还设置有防止钢 丝绳增强带性能缺失的阻氧层。上述钢丝绳为镀锌多股钢丝绳。上述钢丝绳为实心钢丝绳或空心钢丝绳。上述增强带的厚度h为钢丝绳直径d的1. 6倍至1. 9倍,即h= 1.6d 1.9d,且热塑性材料包覆层包覆在钢丝绳上的上包覆层及下 包覆层的厚度相等;上述均布在塑料包覆层中的若干钢丝绳,其相邻 钢丝绳之间的距离m为d+0. 2 mm d+2. Omm。上述增强带的强度高于陶瓷微珠热塑性塑料内层、发泡热塑性塑 料外层的强度。上述陶瓷微珠热塑性塑料内层与增强带之间连接为一体或不连 接,增强带与发泡热塑性塑料外层之间连接为一体或不连接;上述增 强带与轴线之间以54。 44'左右的包覆角正反向交叉缠绕在塑性塑料 内层的外壁上。上述陶瓷微珠热塑性塑料内层由热塑性塑料与中空陶瓷微珠混合 制作而成。本技术由于釆用包括有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陶瓷微珠热塑性 塑料内层、发泡热塑性塑料外层及设置在陶瓷微珠热塑性塑料内层与发泡热塑性塑料外层之间的若干层增强带的结构,因陶瓷微珠热塑性 塑料层起到绝热和发泡热塑性塑料层起到保温的作用,可以满足在相 对低温的外界下输送要保温的介质的场合使用。且由于其中增强带为 包括有若干钢丝绳及包覆钢丝绳的热塑性材料包覆层,因此,本实用 新型针对不同压力等级的制品要求,可以釆用变换钢丝绳型号规格以 及增强带层数等方法来达到要求。釆用钢丝绳增强带交错缠绕,在同 等压力要求情况下可以大大节约塑料原料,而且可以达到很高的使用 压力等级,小规格的管材制品还可以制成盘状产品,减少管路接头, 缩小施工工期,节约施工费用。本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制品结构 更换容易,适应性广等优点,是一种设计巧妙,性能优良,方便实用 的热塑性塑料保温管材。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中增强带的结构示意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增强带的剖面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增强带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 2、 3所示,本技术的热 塑性塑料保温管材,包括有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陶瓷微珠热塑性塑料 内层1、发泡热塑性塑料外层3及设置在陶瓷微珠热塑性塑料内层1 与发泡热塑性塑料外层3之间的若干层增强带2,若干层增强带2的 相邻层之间以螺旋式相交错缠绕在热塑性塑料内层1的外壁上。上述增强带2为钢丝绳增强带,增强带2包括有若干钢丝绳21 及包覆钢丝绳21的热塑性材料包覆层22,若干钢丝绳21均布在热 塑性材料包覆层22中。上述陶瓷微珠热塑性塑料内层1与若干层增强带2之间还设置 有防止钢丝绳增强带性能缺失的阻氧层。上述若干层增强带2与发泡热塑性塑料外层3之间还设置有防 止钢丝绳增强带性能缺失的阻氧层。上述钢丝绳21镀锌多股钢丝绳。上述钢丝绳21为实心钢丝绳或空心钢丝绳。上述增强带2的强度高于陶瓷微珠热塑性塑料内层1、发泡热塑 性塑料外层3的强度。^上述陶瓷微珠热塑性塑料内层1与增强带2之间连接为 一体或不 连接,增强带2与发泡热塑性塑料外层3之间连接为一体或不连接; 上述增强带2与轴线之间以54° 44'左右的包覆角正反向交叉缠绕在 塑性塑料内层l的外壁上。上述陶瓷微珠热塑性塑料内层1由热塑性塑料与中空陶瓷微珠混合制作而成。本实施例中,上述钢丝绳21为镀锌多股钢丝绳。上述钢丝绳21 为实心钢丝绳。此外,上述增强带2的厚度h为钢丝绳21直径d的1. 6倍至1. 9 倍,即h= 1.6d 1.9d,且热塑性材料包覆层22包覆在钢丝绳21 上的上包覆层及下包覆层的厚度相等。本实施例中,h= 1.7d。上述均布在塑料包覆层22中的若干钢丝绳21,其相邻钢丝绳之 间的距离m为d+0. 2 mm d+2. Omm。本实施例中,m为d+1. 2 mm。本实施例中,多层增强带2的相邻层之间以螺旋方向相反交错 缠绕在陶瓷微珠热塑性塑料内层1的外壁上,经过两次挤出加工,多 层结构紧密结合为一体,并且具有一定弹性,加工过程可以卷曲为盘 状,发泡热塑性塑料外层3和陶瓷微珠热塑性塑料内层1与增强带2之间粘接或熔接为一体,或不粘接为一体,增强带2的强度高于陶瓷 微珠热塑性塑料内层1及发泡热塑性塑料外层3的强度。增强带2的 宽度L可根据使用需要确定。为保证制品的轴向强度与径向强度的均衡,增强带与轴线之间54 ° 44'左右的包覆角正反方向交叉缠绕在陶瓷微珠热塑性塑料内层1 的外壁,以此同时,釆用热熔结的方法,使陶瓷微珠热塑性塑料内层 1与钢丝绳增强带2以及钢丝绳增强带2层间熔为一体,而后在钢丝 绳增强带2外壁包覆发泡热塑性塑料外层3,使发泡热塑性塑料外层 3与钢丝绳增强带2熔结为一体。经过两次挤出加工,发泡热塑性塑 料外层3和陶瓷微珠热塑性塑料内层1的塑料材料会与增强带2熔结 为一体,牢固结合。也可采取不熔结的方法生产。在制造好的陶瓷微珠热塑性塑料内层1的外壁按照54° 44'左右 的包覆角正反向交叉缠绕钢丝绳增强带2,包覆前应去除陶瓷微珠热 塑性塑料内层l管材外壁附着的水分,并加热管材使外壁表层熔融, 以便与增强带2内缠绕层熔接,同样,在缠绕完增强带2内缠绕层后, 加热增强带2内缠绕层外壁使其外表层熔融,再缠绕增强带2外缠绕 层,使两增强带2缠绕层熔接。增强带2缠绕层以正反方向交叉为一 组,根据管材的耐压要求,增强带2缠绕层可以是一组或多组,每缠 绕一层的操作方法都是相同的,以使层间相互熔接。根据RTP管道应用要求,可以具体选择各层间的加热方式。经缠绕钢丝绳增强带的管材在同样加热最外层外壁的情况下经挤 出机及挤出模具包覆外层塑料管壁,包覆后的管材冷却后经牵引,卷 绕,切割成为盘状产品,亦可直接定长切割为直管。钢丝绳增强带2 的强度髙于塑料管材基体的强度。增强带2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塑性塑料保温管材,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陶瓷微珠热塑性塑料内层(1)、发泡热塑性塑料外层(3)及设置在陶瓷微珠热塑性塑料内层(1)与发泡热塑性塑料外层(3)之间的若干层增强带(2),若干层增强带(2)的相邻层之间以螺旋式相交错缠绕在热塑性塑料内层(1)的外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雄
申请(专利权)人:李志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