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章利呈专利>正文

一种有压复合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44918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压复合管,包括内管,其特征在于内管为PVC管或者不锈钢管,在PVC内管或者不锈钢内管外,复合有钢管或者径向缠绕的玻璃纤维束。可使复合后的有压管具备较高的承载力,较好的耐腐蚀性能以及较小的流阻,而且重量适中,造价低,可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延长管道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同时还可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等其它行业的管道输送工程中。(*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复合管,尤其是一种有压复合管,属于管道设计与制造技术 领域。
技术介绍
有压管道在输送压力介质过程中,不仅要承载来自各种介质的冲击力、碰撞力、摩 擦力等,要耐受各种介质的腐蚀,而且还必须具有较小的流阻,以畅通无阻地输送各种压力 介质。但现有的单一钢管虽具有较高的承载力,但却因耐腐蚀性能差、流阻大,而使其应用 范围受限。另外,单一的不锈钢管虽具备了较高的承载力,较好的耐腐蚀性能和较小的流 阻,但却因其造价高、重量重而不能大规模使用。再有,单一的PVC管虽具有较好的耐腐蚀 性能和较小的流阻,而且重量轻,被广泛用作建筑物内的输水管道,但由于承载力有限,不 能应用到重要工程如水利、水电工程中。因此,有必要研制新的复合管道,以满足水利、水电 工程建设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有压复合管。本技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有压复合管,包括内管,其特征在于内管 为PVC管或者不锈钢管,在PVC内管或者不锈钢内管外,复合有钢管或者径向缠绕的玻璃纤 维束。所述内管截面为圆形,或者椭圆形,或者多边形。所述复合在内管外的钢管截面为与之相适应的圆形,或者椭圆形,或者多边形。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可使复合后的 有压管具备较高的承载力,较好的耐腐蚀性能以及较小的流阻,而且重量适中,造价低,可 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延长管道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同时 还可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等其它行业的管道输送工程中,实为一理想的有压复合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之断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之另一断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之另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但本技术之内容并不局限于此。本技术提供的有压复合管包括内管,其中内管为PVC管1,在PVC内管1外,复 合有钢管2,且PVC内管1和钢管2截面为圆形,如图1。本技术提供的有压复合管的内管为不锈钢管3,在不锈钢内管3外,复合有钢3管2,且它们的断面为圆形,如图2。 本技术提供的有压复合管的内管为PVC管1,在PVC内管1外径向缠绕玻璃纤 维束4,PVC内管1的截面为圆形,如图3。权利要求一种有压复合管,包括内管,其特征在于内管为PVC管或者不锈钢管,在PVC内管或者不锈钢内管外,复合有钢管或者径向缠绕的玻璃纤维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压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截面为圆形,或者椭圆形, 或者多边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压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在内管外的钢管截面为与 之相适应的圆形,或者椭圆形,或者多边形。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有压复合管,包括内管,其特征在于内管为PVC管或者不锈钢管,在PVC内管或者不锈钢内管外,复合有钢管或者径向缠绕的玻璃纤维束。可使复合后的有压管具备较高的承载力,较好的耐腐蚀性能以及较小的流阻,而且重量适中,造价低,可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延长管道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同时还可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等其它行业的管道输送工程中。文档编号F16L9/14GK201606582SQ20102012464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8日专利技术者章利呈 申请人:章利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压复合管,包括内管,其特征在于内管为PVC管或者不锈钢管,在PVC内管或者不锈钢内管外,复合有钢管或者径向缠绕的玻璃纤维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利呈
申请(专利权)人:章利呈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