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捻线锭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81199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速捻线锭子,尤其是一种高速捻线锭子,属于纺织机械的技术领域。按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高速捻线锭子,包括纱管;所述纱管内设置固定连接的套管;所述纱管的一端设置固定连接的传动圈,纱管对应于设有传动圈的端部设有锭盘,所述锭盘利用传动圈与纱管相固定;套管内设有锭杆;所述锭杆的一端穿过锭盘后伸入套管内,并与锭盘及套管固定连接;锭杆的另一端设置锭座,锭杆穿过锭座,所述锭杆能够相对锭座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锭子卷装容量大、转速高、振动小、免停车维护保养及自动化程度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速捻线锭子,尤其是一种高速捻线锭子,属于纺织机械的

技术介绍
化纤长丝经加捻后,在纺织品中张扬着不同肌理效果。化纤长丝经加捻后可以制 成风格各异、用途广泛的纱线。如缝纫线、绣花线、箱包线、拉链线,针织纱等。纤维加捻大多 由捻线机纺制,捻线锭子是捻线机上的关键零件。目前,市场上,捻线锭子锭座部分都采用 锭脚式,这种类型的捻线锭子工作转速高卷装就小,卷装大转速就低(8000-10000转/分), 需定期停车对锭脚进行维护保养,因而,影响生产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高速捻线锭子,其锭 子卷装容量大、转速高、振动小、免停车维护保养及自动化程度高。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高速捻线锭子,包括纱管;所述纱管内设置 固定连接的套管;所述纱管的一端设置固定连接的传动圈,纱管对应于设有传动圈的端部 设有锭盘,所述锭盘利用传动圈与纱管相固定;套管内设有锭杆;所述锭杆的一端穿过锭 盘后伸入套管内,并与锭盘及套管固定连接;锭杆的另一端设置锭座,锭杆穿过锭座,所述 锭杆能够相对锭座转动。所述纱管套管间设置若干0型圈。所述传动圈利用销固定在纱管的端部。所述套 管内设有细长孔,所述锭杆的中心设有通孔;所述细长孔与纱管侧壁的连接孔及锭杆内的 通孔相连通。所述锭座上设有均勻对称分布的对流孔。所述锭盘包括直形锭盘与鼓形锭盘。 所述锭座对应于远离锭盘的端部设有底盖,所述底盖套在锭杆上,并与锭座固定连接。所述 锭座上设有锁紧套,所述锁紧套利用锁紧螺母与锭座紧固连接。所述锭座内对应于远离锭盘的端部利用下支撑轴承安装下吸振橡皮,所述下吸 振橡皮包覆下支撑轴承的外周面,下支撑轴承套在锭杆上,所述下支撑轴承利用第一挡圈 与锭杆紧固连接。所述锭座内对应于靠近锭盘的端部形成凹槽,所述凹槽内利用上支撑轴 承安装上吸振橡皮,所述上支撑轴承套在锭杆上,上支撑轴承的两端分别利用第二挡圈及 第三挡圈与锭杆紧固连接;所述上吸振橡皮包覆上支撑轴承的外周面,并与凹槽槽底的垫 片相接触;所述上吸振橡皮对应于与垫片相接触的另一端设有护盖;所述护盖上设置防尘 圈,所述防尘圈对应于与连接护盖的另一端伸入锭盘内,所述锭盘能够相对防尘圈转动;所 述锭座对应于设置防尘圈的端部设有锭盖,所述锭盖套在锭杆上,并与锭座固定连接。本技术的优点通过在锭座内设置上吸振橡皮及下吸振橡皮,上吸振橡皮及 下吸振橡皮分别包围上支撑轴承及下支撑轴承,具有吸振阻尼的功能,降低在高速转动时 的振动量。通过在锭座上设有均勻对称分布的对流孔,使锭座内的腔体与外界连通,能够实 现对上支撑轴承及下支撑轴承进行冷却,延长了上支撑轴承及下支撑轴承的使用寿命。通过在纱管上设置连接孔,连接孔通过套管内的细长孔与锭杆内通孔连通,吸丝气枪利用锭 杆、细长孔及连接孔形成的通道吸除化纤长丝无捻部分,从而使纱管上的卷装化纤长丝完 全有捻度。锭子卷装容量大,无需停车加油维护,纱线捻度均勻,纱线质量好,自动化程度 高,操作劳动强度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纱管1、0型圈2、套管3、锭杆4、销5、传动圈6、锭盘 7、防尘圈8、锭盖9、护盖10、锭座11、锁紧套12、锁紧螺母13、底盖14、下吸振橡皮15、第一 挡圈16、下支撑轴承17、垫片18、第二挡圈19、上吸振橡皮20、上支撑轴承21、第三挡圈22、 细长孔23、连接孔24、对流孔25及通孔26。如图1所示所述纱管1内设置套管3,所述套管3与纱管1固定连接。所述套管 3内设有细长孔23,所述细长孔23与纱管1侧壁的连接孔24相连通。纱管1与套管3间 设置0型圈2,所述两个0型圈2位于连接孔24的上方,一个0型圈2位于连接孔24的下 方;通过0型圈2与纱管1、套管3的作用,避免纱管1与套管3间存在公差,保证纱管1与 套管3间的连接。纱管1的一端设有传动圈6,所述传动圈6利用销5与纱管1固定连接。 纱管1对应于设置传动圈6的端部还设有锭盘7,所述锭盘7包括直形锭盘与鼓形锭盘;锭 盘7套接在传动圈6内,并利用传动圈6与纱管1固定连接;锭盘7对应于套接在传动圈6 的端部与套管3的端部紧密接触。套管3内设有锭杆4,所述锭杆4的一端穿过锭盘7后伸 入套管3内,并与套管3固定连接;锭杆4与套管3间采用过盈配合方式;锭杆4的中心设 有通孔26,锭杆4的通孔26与套管3内的细长孔23及连接孔24相连通;吸丝气枪利用锭 杆4内通孔26、细长孔23及连接孔24形成的通道吸除化纤长丝无捻部分。所述细长孔23 与锭杆4同轴;所述锭杆4与套管3间的配合可以采用等截面镶拼或锥度镶拼设计。所述 锭盘7通过传动圈6带动纱管1及套管3同步转动,所述套管3带动锭杆4同步转动,实现 加捻的功能。所述锭杆4对应于位于套管3内的另一端设有锭座11,所述锭座11对应于邻近 锭盘7的端部形成凹槽,所述凹槽内利用上支撑轴承21及垫片18安装上吸振橡皮21,所 述上吸振橡皮21包覆上支撑轴承21的周面,具有吸振阻尼的功能;所述垫片18位于凹槽 的槽底。上支撑轴承21套在锭杆4上,上支撑轴承21的两侧利用第二挡圈19及第三挡圈 22与锭杆4紧固连接。上吸振橡皮21上设有护盖10,所述护盖10上设有防尘圈8,所述防 尘圈8对应于与护盖相接触的另一端伸入锭盘7内。所述锭座11对应于设置防尘圈8的 端部还设有锭盖9,所述锭盖9套在锭杆4上,并与锭座11固定连接;锭盖9的内壁与防尘 圈8及护盖10紧密接触,锭盖9与防尘圈8间构成密封结构,防止灰尘进入凹槽内。所述 锭盘7能够相对防尘圈8及锭座11转动。所述锭座11内对应于设置上支撑轴承21的另一端设有下支撑轴承17,所述下支 撑轴承17上包覆有下吸振橡皮15,具有吸振阻尼的功能;下支撑轴承17套在锭杆4上,并 利用第一挡圈16与锭杆4紧固连接。锭座11对应于设置下支撑轴承17的端部设置底盖414,所述底盖14套在锭杆4上,并与锭座11固定连接。锭座11对应于设置下支撑轴承17 上方的侧壁上设有对流孔25,所述对流孔25均勻对称分布在锭座11上;所述对流孔25为 四个,对流孔25与外部连通,可以对上支撑轴承21及下支撑轴承17进行冷却,延长上支撑 轴承21及下支撑轴承17的使用寿命。所述锭座11对应于设置对流孔25的上方周面上设 有锁紧套12,所述锁紧套12利用锁紧螺母13与锭座11紧固连接。所述锁紧套12与锁紧 螺母13用于锭座11与外部的连接。如图1所示使用时,锭盘7具有带轮的功能;锭盘7通过与传动圈6的相互配合, 锭盘7转动时带动传动圈6同步旋转,传动圈6通过销5与纱管1固定连接;从而使纱管1 随着传动圈6转动而转动。纱管1与套管3固定连接;套管3与锭杆4采用过盈配合,纱管 1转动时,所述套管3及锭杆4实现同步转动,实现在纱管1上捻线。当锭盘7带动传动圈 6、纱管1、套管3及锭杆4高速旋转时,上支撑轴承21与下支撑轴承17的内圈随着锭杆4 同时旋转,通过在上支撑轴承21与下支撑轴承17设置上吸振橡皮20及下吸振橡皮15,能 够吸振阻尼,降低高速旋转时的振动量。所述锭杆4与细长孔23及连接孔24相连通,吸丝 气枪利用锭杆4、细长孔23及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速捻线锭子,包括纱管(1),其特征是:所述纱管(1)内设置固定连接的套管(3);所述纱管(1)的一端设置固定连接的传动圈(6),纱管(1)对应于设有传动圈(6)的端部设有锭盘(7),所述锭盘(7)利用传动圈(6)与纱管(1)相固定;套管(3)内设有锭杆(4);所述锭杆(4)的一端穿过锭盘(7)后伸入套管(3)内,并与锭盘(7)及套管(3)固定连接;锭杆(4)的另一端设置锭座(11),锭杆(4)穿过锭座(11),所述锭杆(4)能够相对锭座(11)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宣卫黄华李世芳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宏大纺织机械专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