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天任专利>正文

一种蓄电池端极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64993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电池端极柱,包括设置于铅基上的铜芯,所述铜芯设置有同圆心的螺纹孔,特点是铜芯上端的螺纹孔外周设置有同圆心的盲孔,盲孔中同轴向设置有加强筋,铜芯下端圆周面至少开有两个相对的凹槽、或凹口、或设置有一圈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其上的盲孔以及向下延伸后形成的槽,其表面是铸造后的粗糙面,有利于和铅基的粘结。孔中同轴向设置的“十”字型加强筋,作为径扭矩力臂,防止铜芯和铅基周向相对移动。铜芯下端设置有凹槽或凹口,防止铜芯和铅基轴向相对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铜芯和铅基结合牢固、接触内阻小,杜绝了松动和爬酸现象。(*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蓄电池,尤其是一种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端极柱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电动车用蓄电池的需求增大。由于技术的日益成 熟,阀控式铅酸蓄电池以其性能稳定、安全可靠和价格优势逐渐占领了电动车蓄电池市场。 为了蓄电池的美观以及连接方便和减小连接件之间的电阻,将以往的浇铸工艺的L型铅端 子改为浇铸工艺的嵌入式铜芯端极柱。这种极柱虽然解决了蓄电池的美观以及连接方便 和连接件之间的电阻小等问题,却存在着铜芯在受到较大扭力作用时出现松动和爬酸的缺 陷,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蓄电池端极柱,这种极柱不仅使蓄电池 美观、以及端极柱连接方便、连接件之间的电阻小,而且端极柱的铜芯不会出现松动和爬酸 的现象。 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种蓄电池端极柱,包括设置于铅基上的铜芯,所述铜芯设置有同圆心的螺纹孔, 特点是铜芯上端的螺纹孔外周设置有同圆心的盲孔,盲孔中同轴向设置有加强筋,铜芯下 端圆周面至少开有两个相对的凹槽、或凹口、或设置有一圈凹槽。 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方案是,铜芯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呈阶梯设置;盲孔的 下端口延伸出第一台阶后,继续沿第二台阶的圆周面向下延伸至第二台阶下端面,并被加 强筋分隔成槽。凹口、或凹槽设置于铜芯下端第三台阶圆周面上。 本技术在铜芯和铅基结合面进行了改进,铜芯采用铸造工艺,设置其上的盲 孔以及向下延伸后形成的槽,其表面是铸造后的粗糙面,有利于和铅基的粘结。孔中同轴向 设置的十字型加强筋,作为径扭矩力臂,防止了铜芯和铅基周向相对移动。铜芯下端设 置有凹槽或凹口 ,防止铜芯和铅基轴向相对移动。 综上,本技术具有铜芯和铅基结合牢固、接触内阻小,杜绝了松动和爬酸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图2铜芯仰视示意图; 图2为图1A-A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2的铜芯转90度角与铅基结合后局部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一种蓄电池端极柱,包括设置于铅基8上的铜芯l,所述铜芯1设置有 3同圆心的螺纹孔2。 如图2、3所示,铜芯1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呈阶梯设置。如图1、2、3所示,铜 芯1上端的螺纹孔2外周设置有同圆心的盲孔3,盲孔3中同轴向设置有加强筋4(呈十字 形)。如图2所示,盲孔3的下端口延伸出第一台阶6后,继续沿第二台阶7的圆周面向下 延伸至第二台阶下端面,并被加强筋4分隔成槽。如图2、3所示,铜芯下端第三台阶圆周面 上开有两条相对的凹槽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电池端极柱,包括设置于铅基上的铜芯,所述铜芯设置有同圆心的螺纹孔,其特征在于:铜芯(1)上端的螺纹孔(2)外周设置有同圆心的盲孔(3),盲孔(3)中同轴向设置有加强筋(4),铜芯下端圆周面至少开有两个相对的凹槽、或凹口、或设置有一圈凹槽(5)。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蓄电池端极柱,包括设置于铅基上的铜芯,所述铜芯设置有同圆心的螺纹孔,其特征在于铜芯(1)上端的螺纹孔(2)外周设置有同圆心的盲孔(3),盲孔(3)中同轴向设置有加强筋(4),铜芯下端圆周面至少开有两个相对的凹槽、或凹口、或设置有一圈凹槽(5)。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端极柱,其特征在于铜芯(1)上端直径大于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任安福杨惠强陈建强方明学
申请(专利权)人:张天任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