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轮轴车削加工用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58401 阅读:3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凸轮轴车削加工用夹具,包括联接部及位于联接部前端的夹紧定位部,所述联接部的后端与车床连接,所述夹紧定位部的前端与工件顶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定位部包括一偏心腔体及一顶尖,所述偏心腔体内轴向开设有一容纳待加工凸轮轴一端的偏心通孔,该通孔的偏心量与所述凸轮轴的偏心量相匹配,所述顶尖位于所述通孔内,其尾端与联接部的前端面连接,前端与所述凸轮轴上的顶尖孔顶紧配合,该顶尖的轴线与车床主轴同一轴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偏心通孔的偏心量与待加工凸轮轴偏心量匹配,凸轮轴置于通孔内后便实现对凸轮轴的周向定位,并由顶尖顶紧进行轴向、径向定位,定位简便,提高工件加工精度一致性及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专用夹具,具体涉及一种凸轮轴车削加工用的专用 夹具,如对空调器凸轮轴的加工。
技术介绍
车削加工是机械加工方法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主要用于回转体零 件上回转面的加工,如各轴类、盘套类零件上的内外圆柱面、圆锥面、台阶 面及各种成形回转面等。采用特殊的装置或技术后,利用车削还可以加工非 圆零件表面,如凸轮、端面螺纹等;借助于标准或专用夹具,在车床上还可 完成非回转零件上的回转表面的加工。凸轮轴广泛应用在各种产品中实现旋转运动到往复运动的转换,凸轮轴 类零件也是机械加工中典型结构零件,如汽车发动机凸轮轴、空调器凸轮轴 等。由于对凸轮轴的加工为非回转零件上的回转表面加工,因此需要借助专 用的夹具来定位,将偏心回转轴转化为正回转轴后进行回转加工。现有技术 中,采用两顶尖加拨盘定位夹紧的方法,其中顶尖用于顶夹工件,工件的旋 转由安装于主轴上的拨盘带动,顶尖有死顶尖和活顶尖之分,用顶尖顶夹工 件时,应在工件两端用中心钻加工出中心孔(顶尖孔)。但由于前工序加工 的工件两端顶尖孔的深浅不一,从而导致凸轮轴两侧轴肩的轴向尺寸不好保 证,必须每次试切对刀、再按尺寸进给来保证,这样增加了调整工序,操作 繁琐,且加工精度受到影响。同时由于是铸造毛坯的粗加工,载荷较大且不 稳定,拨盘顶丝易损坏,生产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多型号、多批次、大批量 的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髙加工精度及效率的凸轮轴车削加工 用夹具,使用该夹具加工凸轮轴,操作更为简单,提高生产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凸轮轴车削加工用夹具,包括联接部及位于联接部前端的夹紧定位部,所述联接部的后端与 车床连接,所述夹紧定位部的前端与工件顶紧连接,所述夹紧定位部包括一 偏心腔体及一顶尖,所述偏心腔体内轴向开设有一容纳待加工凸轮轴一端的 偏心通孔,该通孔的偏心量与所述凸轮轴的偏心量相匹配,所述顶尖位于所 述通孔内,其尾端与联接部的前端面连接,前端与所述凸轮轴上的顶尖孔顶 紧配合,该顶尖的轴线与车床主轴同一轴线。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联接部用于与车床的连接,所述夹紧定位部用于 定位待加工的凸轮轴,夹紧定位部由偏心腔体与顶尖构成,偏心腔体内设有 可供凸轮轴对应端容纳的偏心通孔,顶尖位于该通孔内,与凸轮轴上的顶尖 孔顶紧配合,由于所述通孔为带有偏心量的通孔,且偏心量与凸轮轴的偏心 量相匹配,而顶尖的轴线又位于车床主轴的轴线上,因而当凸轮轴插于偏心 通孔内后,由通孔限定了凸轮轴的位置,使其在加工时的回转轴为顶尖回转 轴,即主轴轴线,将偏心转轴转化为统一的正转轴,便于车床对凸轮轴表面 的加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联接部与所述偏心腔体之间设有一连接体,所述 连接体近所述联接部端开设有一后凹腔,对应该后凹腔处的所述联接部端面 上开设有一前凹腔,两凹腔拼合构成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一弹性件, 该弹性件一端抵于所述联接部前凹腔的腔底,另一端与一压板固定,所述顶 尖的尾端贯穿所述连接体后凹腔腔底与所述压板固定连接。利用容纳腔内的 弹性件对顶尖施加顶紧力,提高整个夹紧定位系统的钢度。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联接部为一锥柄体,其小端与所述车床连接, 大端端面沿外缘边设有环形台阶,所述连接体对应该环形台阶设有与之相卡 合配合的凹环,锥柄体与连接体经贯穿连接体的紧固螺栓固定;所述连接体 近偏心腔体端沿外缘边设有环形台阶,所述偏心腔体对应该环形台阶设有与 之相卡合配合的凹环,并经贯穿所述偏心腔体的紧固蠊栓固定。本技术的工作过程通过锥柄体的莫氏锥柄与卧式车床的主轴莫氏 锥孔连接,将凸轮轴的大体方位放入偏心腔体内,凸轮轴上的顶尖孔顶于顶 尖上,尾座前行推动,压縮顶尖后方的弹性件,使凸轮轴的端面接触连接体 的端面上,完成轴向和径向定位;同时,凸轮轴的凸轮段容置于偏心腔体的 偏心通孔内,利用偏心腔体与顶尖的偏心,实现周向定位,传递主轴扭矩。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1、 由于本技术中的夹紧定位部由带有偏心通孔的偏心腔体及顶尖 构成,且偏心通孔的偏心量与待加工的凸轮轴偏心量相匹配,如此在加工时, 将凸轮轴的偏心凸轮端置于该偏心腔体内后,便完成了对凸轮轴的周向定 位,又因顶尖的轴线位于车床主轴轴线上,对凸轮轴形成轴向、径向定位, 从而将凸轮轴的偏心回转轴转化为与主轴同轴的正回转,便于对凸轮轴的表 面车削加工,提高生产效率及工件精度;2、 连接体上的后凹腔与联接体上的前凹腔拼合构成容纳腔,在该容纳 腔内设置弹性件,顶尖经一压板与弹性件连接,从而使凸轮轴在尾座推动力 下压縮弹性件,结凸轮轴一顶紧力,由此提髙整个夹紧系统的钢度,提高夹 紧定位性能,有助于车削加工的操作及对加工精度的提髙;3、 本技术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安装和工件的装载简便, 对使用者没有特殊技能要求,生产效率高,加工的凸轮轴尺寸精度一致性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锥柄体;2、弹性件;3、连接体;4、紧固螺栓;5、偏心腔 体;6、顶尖;7、凸轮轴;8、偏心通孔;9、紧固螺栓;10、容纳腔;11、 压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l所示, 一种凸轮轴车削加工用夹具,包括联接部、 位于联接部前端的夹紧定位部及联接部与夹紧定位部之间的连接体3,所述 联接部的后端与车床连接,所述连接体3近所述联接部端开设有一后凹腔, 对应该后凹腔处的所述联接部端面上开设有一前凹腔,两凹腔拼合构成一容 纳腔IO,所述容纳腔10内设有一弹性件2,该弹性件2 —端抵于所述联接 部前凹腔的腔底,另一端与一压板11固定;所述夹紧定位部的前端与凸轮 轴7顶紧连接,所述夹紧定位部包括一偏心腔体5及一顶尖6,所述偏心腔 体5内轴向开设有一容纳待加工凸轮轴7—端的偏心通孔8,该通孔的偏心量与待加工凸轮的偏心量相匹配,所述顶尖6位于所述通孔内,其前端与凸 轮轴7上的顶尖孔顶紧配合,尾端贯穿所述连接体3后凹腔腔底与所述压板 ll固定连接(一体成型结构),该顶尖6的轴线与车床主轴同一轴线。如图l所示,所述联接部为一锥柄体1,其锥体是莫氏圆锥,小端(左 端)与卧式车床连接,大端(右端)端面沿外缘边设有环形台阶,所述连接体3对应该环形台阶设有与之相卡合配合的凹环,锥柄体1与连接体3经贯 穿连接体3的紧固螺栓4固定;所述连接体3近偏心腔体5端沿外缘边设有 环形台阶,所述偏心腔体5对应该环形台阶设有与之相卡合配合的凹环,并 经贯穿所述偏心腔体5的紧固螺栓固定9。使用时,通过锥柄体1的莫氏锥柄与卧式车床的主轴莫氏锥孔连接;装 夹凸轮轴7时,凸轮轴7按偏心的大体方位放入偏心腔体5内,凸轮轴7左 端顶尖孔顶入顶尖6后,尾座推动前行,使凸轮轴7顶紧于顶尖6上,并压 缩容纳腔内的弹簧,直至凸轮轴7的左端面接触到连接体3的端面上,完成 轴向和径向定位;同时,凸轮轴7的凸轮段被含在偏心腔体5偏心通孔8内, 利用偏心腔体5与顶尖6的偏心,实现周向定位,传递主轴扭矩。权利要求1.一种凸轮轴车削加工用夹具,包括联接部及位于联接部前端的夹紧定位部,所述联接部的后端与车床连接,所述夹紧定位部的前端与工件顶紧连接,其特征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凸轮轴车削加工用夹具,包括联接部及位于联接部前端的夹紧定位部,所述联接部的后端与车床连接,所述夹紧定位部的前端与工件顶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定位部包括一偏心腔体(5)及一顶尖(6),所述偏心腔体(5)内轴向开设有一容纳待加工凸轮轴(7)一端的偏心通孔(8),该通孔的偏心量与所述凸轮轴(7)的偏心量相匹配,所述顶尖(6)位于所述通孔内,其尾端与联接部的前端面连接,前端与所述凸轮轴(7)上的顶尖孔顶紧配合,该顶尖(6)的轴线与车床主轴同一轴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义平朱学超周琪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职业大学张义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