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活性玻璃在制备治疗皮肤病炎症的药的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4223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治疗炎症症状如烧灼感、发红、瘙痒、肿胀和疼痛的方法,这些症状是伴随着皮肤病而非皮肤创伤而发生的。本方法包括在皮肤病患处涂敷表面用药用组合物,组合物中包括有与表面药用载体混合的不相互连接的微粒生物活性玻璃。(*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生物活性玻璃治疗皮肤病炎症专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皮肤表面疗法和一种可用来缓和炎性症状的组合物,该炎性症状是指例如伴随急性或慢性皮肤病而来的烧灼感、发红、瘙痒、肿胀和疼痛。专利技术背景多种皮肤病,略举数例如牛皮癣、痤疮、野葛痛斑(poison ivy)和痱子,都伴随着有上皮炎症。这些炎症常导致患处烧灼感、发红、瘙痒、肿胀和疼痛。虽然各种皮肤病的根源不同,但是一般的炎症反应都是由白细胞活动和炎性胞质分裂素(cytokines)为白细胞间素(Interleukins)和种瘤坏死因子的宿主来调节的。与细胞凋亡相反,细胞坏死会往细胞外环境中释放出细胞碎屑,以这种方式来激活中性白细胞和巨噬细胞-启动炎症反应的关键细胞。这些被激活的细胞本身又释放出胞质分裂素宿主,它们向化性地吸引更多的白细胞和其它细胞来到发炎处。关于炎症、发病原因及其治疗的更多信息可参阅E.Arrigoni-Martelli著,炎症及消炎,Spectrum出版社,1977。近年来,生物活性玻璃已被用于多种多样与健康有关的用途(见Hench等著,生命化学报告,卷13,第187~241页(1996))。共同未决的美国专利申请No.08/715,911教给我们一种含有生物活性玻璃的非连接性颗粒的药用组合物,它可任选掺入适于作表面敷用的载体中。该组合物据教导对治愈创伤并在创伤治愈后对改进伤疤组织的结构和外观很有用。但是,它并没有教导说该组合物可用来减轻由皮肤病(与创伤不同)如过敏反应和疹子所引起的炎症症状。专利技术概述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用来治疗与各种非创伤性皮肤病相关的炎症症状的方法,它包括往皮肤病患处表面敷用一种与表皮药用载体混合在一起的不相互连结的微粒状生物活性玻璃。优选实施方案的详述此处所用的术语“生物活性玻璃”,是指一种无机的玻璃材料,它以硅的氧化物为主要成分,当它与生理流体起反应时,能与生长中-->的组织结合。术语“皮肤病”是指皮肤的非创伤性异常,并引发了炎症状态。这些皮肤病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几种:疣的极期;皮炎;荨麻疹;牛皮癣;疹子;接触过敏反应;昆虫螫咬反应。术语“创伤”在此是指损伤,其中病人的整个皮肤已被破损,如被切割或穿孔或者皮肤被化学烧伤或热烧伤。“正常”的含义与医术中常用的含义相同。“医务人员”意指能常规熟练治疗皮肤病的人员。通常此人为医师,但有时也可以是护士或医师的副手。术语“表面药用载体”可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往其中混入表面敷用治疗剂的物质:乳膏、软膏、凝胶、能透过皮肤的(transdermal)膏药、以及洗液。本专利技术的生物活性玻璃典型地具有以下以重量百分数计的组成:化合物    百分数范围SiO2      40-86CaO        10-46Na2O      0-35P2O5     2-15CaF2      0-25B2O3     0-10K2O       0-8MgO        0-5其中总组成为100%本专利技术的生物活性玻璃的优选组成以重量百分数计为:化合物    百分数SiO2        45CaO          24.5Na2O        24.5P2O5        6生物活性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在本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而且有些是可以从商店买到的。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微粒状、不互相连接的生物活性玻璃。就-->是说,玻璃的形态是细小而分立的颗粒,而不是熔融的基块或玻璃纤维的织物(有纺或无纺)。请注意,在某些条件下,本专利技术的分立颗粒可能会由于静电力或其它力的作用而倾向于紧贴在一起,但仍认为是不连接的。生物活性玻璃的优选颗粒尺寸是很小的,并且不得大于90微米。小于20微米以及小于2微米的颗粒也可使用。这么小的尺寸范围的颗粒总的来说能保证本专利技术的优点,而不会不适当地产生任何不符需要的免疫应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会知晓有很多表面载体可用于本专利技术,优选的载体则须视具体的病情而定。熟练的技术人员会懂得,在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中还可加入其它的治疗剂,如愈合促进剂、消炎剂、抗菌剂、和表面麻醉剂。这些药剂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皮质甾类、苯佐卡因、利度卡因盐酸盐。生物活性玻璃和表面治疗剂可调合在任何药理上可接受的载体中以便于给皮肤敷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之内还包括把本专利技术的生物活性玻璃和表面软膏与其它处理如敷裹等结合起来。虽然还没有明确属于何种理论或机制,生物活性玻璃也能起到某些炎性胞质分裂素的吸收剂的作用,因此它能在患处起到散发总的炎症反应的作用。证据表明,生物活性玻璃的反应性会往细胞外环境中释放出离子,这会增大细胞外的渗透压。这样,就可减轻上皮细胞的肿胀,从而防止患处细胞坏死。微粒状生物活性玻璃和载体最优选是在即将敷上皮肤以前混合。如果这两种组分在使用前数日、例如一周前即混合,那就可能使该组合物缓解炎症的能力遭致损害。如果载体能引起生物活性玻璃发生能降低玻璃的生物活性的预先反应,那这个问题就特别尖锐。尽管生物活性玻璃对于载体的比例并不严格,但优选在生物活性玻璃、其它治疗剂和载体的混合物中含有约20%至约80%的生物活性玻璃。生物活性玻璃优选的颗粒尺寸范围推荐为约不大于90微米。颗粒尺寸小于约10微米乃至小于约2微米仍可使用。这么小的尺寸范围的颗粒总的来说能保证本专利技术的优点,而不会不适当地产生任何不符需要的免疫应答。其它治疗剂的比例可视药剂和用途性质而变化。但是,优选的比例是要使施用在患处的药剂的数量处于可接受的-->医疗实践所认可的剂量范围内。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用于哺乳动物、例如人,因此,在兽医和人类医学上都有用。本专利技术给病人用药的方式与现在的表面消炎组合物临床用药方式相似。虽然具体的处理方法要凭值班的医务人员来确定,但典型的处置包括往发炎的区域上自由地涂上一薄层含有生物活性玻璃的组合物;任选进行按摩使组合物进入皮肤。在涂药以后,患处应按可接受的医疗实践加以处理,例如,涂上组合物后,可用消毒绷带复盖。当然,在人以外的哺乳动物的处置上要按照可接受的兽医实践来做,但一般也与人类的处置相似。处置的频数没有严格规定,但典型的是每天两到四次,如果病人活动大并极易出汗,可能需要有补充的给药。处置要一直继续到医务人员认定炎症不复存在时为止。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治疗的病人可同时用补充的或辅助的药剂治疗,如口服或注射消炎或抗菌剂。实施例实施例1一位患有普通牛皮癣的患者,两臂长期炎症,用名为“45S5”、具有上述优选组成的微粒生物活性玻璃进行治疗,该玻璃颗粒尺寸小于20微米,混在以芦芸(aloe vera)为基料的凝胶中。生物活性玻璃对凝胶的以重量计的比例为30比60。这种疹子是慢性的,在用本专利技术的疗法治疗前久治不愈。用本专利技术的混合物每24小时敷药一次。经两次处置后,瘙痒、肿胀和疼痛即消失。实施例2一位手掌患普通牛皮癣数年的患者,用实施例1同样的生物活性玻璃组合物作了治疗。疹子是慢性的,在用本专利技术的疗法治疗前,这种疹子对所有其它药物治疗均无反应。该组合物每24小时涂敷一次。经两次处置后,瘙痒、肿胀和疼痛消失了,发红也减轻了。实施例3一位在手臂顶部患有病因不明的温和慢性(18个月)皮疹的患者,用实施例1所描述的微粒生物活性玻璃组合物作了治疗。过去,在18个月中只用过皮肤表面用甾类化合物,只收到适度的短时疗效。用本混合物每24小时涂敷3次。在处置三次后,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来治疗哺乳动物非创伤性、与皮肤病相关的炎症症状的方法,它包括在炎性皮肤病患处表面涂敷消炎需用量的不相互连接的生物活性玻璃微粒,该生物活性玻璃以重量百分数计的组成如下: SiO↓[2] 40-86 CaO 10-46 Na↓[2]O 0-35 P↓[2]O↓[5] 2-15 CaF↓[2] 0-25 B↓[2]O↓[3] 0-10 K↓[2]O 0-8 MgO 0-5。

【技术特征摘要】
US 1998-1-23 09/0122721.一种用来治疗哺乳动物非创伤性、与皮肤病相关的炎症症状的方法,它包括在炎性皮肤病患处表面涂敷消炎需用量的不相互连接的生物活性玻璃微粒,该生物活性玻璃以重量百分数计的组成如下:SiO2  40-86CaO    10-46Na2O  0-35P2O5 2-15CaF2  0-25B2O3 0-10K2O   0-8MgO    0-5.2.权利要求1的方法,它还包括与生物活性玻璃一道涂敷的表面用乳膏、软膏、凝胶或洗液。3.权利要求1的方法,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李JL梅耶尔斯
申请(专利权)人:美国生物材料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