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箔上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23832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是一种金属箔上胶机,包括机架(1),上胶辊(2),刮胶辊(3),储胶盘(4)和若干个导辊(5),以及其还包括左、右对称布置的刮胶辊进退机构(6)和左、右对称布置的上胶辊(2)与刮胶辊(3)间距调整机构(7)为主要特征,具有结构合理先进,上胶层厚度精度高,胶液利用率高,生产效率高,能满足多种不同厚度上胶层上胶等特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样适用于成卷片状纸和片状塑料等的上胶。(*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箔上胶机,具体涉及一种金属1^^铜箔板的铜 箔上月交4几。属于工业^^^支术。
技术介绍
已有电子线路板,LED底板和点火器底板等,是由金属基例如不锈钢薄 板或铝薄板等,与铜箔通过粘结层粘结、烘干固结成一体所构成的^r属^t 铜箔板。本技术所述金属箔,主要是指用于电子线路板LED底板和汽油 发动机点火器底板等的铜箔。金属M铜箔板的制备过程是,先在铜箔一面涂布粘胶,经烘干后制成 上胶铜箔,然后再将上胶铜箔与金属14^合,通iti口热加压使铜箔与金属 基f反由铜箔的上"交层粘结成一体。所述用来使金属基和铜箔粘结成一体的上月^,由于其应当有良好的导 热、耐冲击、绝缘、阻燃和击穿电压高等性能,因此这种上胶层所用粘月交的 价格比较昂贵;而由于其厚度一般在0.05~0.20腿范围内,且应当保持厚薄 均匀一致,否则将会直接影响其所述性能。因此,铜箔上胶应当要有科学合 理的工艺装^f牛来保证,以克服已有手工丝网印刷半枳碱化装备上胶所发 生的诸如上胶厚度不均匀,粘胶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低和质量难以控制等不 足。但检索结果提示,如上所述功能的金属箔上胶机未见有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上胶层厚度精度高,胶液利用率高。生产效率 高,能满足多种不同厚度上月^上胶的金属箔上胶机,以满足金属M铜箔 4反工业用量日益增长的需求。本技术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构想是 一是采用金属箔快速牵引,通过 双辊对轧方式,实施满幅上胶,以实现上M厚薄均匀、节约胶液用量和连 续高效生产的目的,二是采用双辊间距可调设定技术措施,以满足涂布不同 厚度上月^的需要,实现一机多用的目的。基于上述技术构想,本技术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属箔上胶机,包括机架,两端与机架动连接的上胶辊,与上胶辊 靠近配置的刮胶辊,与上胶斩d妄近配置且与机架连接或支承在地面上的储胶 盘和分别与机架动连接的若干个导辊,其专利技术点在于,还包括左、右对称布置的刮胶辊进退机构;所述进退才 构,包括与刮胶辊轴连接的滑块,上导轨,下导轨和^/液动组件;上、下导轨上下对应布置且分别与机架连接,滑块与上、下导轨呈4建槽副滑动配置,^y液动组件与机架连接,且其活塞杆与滑块连"l妄;左、右对称布置的上胶辊与刮胶辊间距调整机构;所述间3巨调整才几构, 包括轴向设有内螺孔的斜楔块,i殳在所述进退才i^勾的滑块前的且与才几架连才妻 的斜楔块座,和用来使斜楔块上下运动调节上胶辊与刮胶辊间距的调节装置; 斜楔块的一侧与斜楔块座所设的滑槽滑动配置,而其具有斜度的一侧与所述 进退机构的滑块前侧面滑动配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手4仑和丝杆;丝杆与斜 楔块座连接的丝杆座所设通孔动连接,丝杆的一端与手4仑连4妄,而其另一端 与斜楔块所设的内螺孑W目狞合。驱动手轮旋转,通过所述斜楔块上下运动, 来调整上胶辊与刮胶辊之间的距离;由以上所给出的技术方案可以明了 ,本技术可以通过其气动刮胶辊 进退机构,实施上胶辊与刮胶辊两者的接近配置;且由上胶辊与刮胶辊间距 调整才M勾,通过斜楔块上下运动,利用塞尺(俗称插微片)调整上胶辊与刮 胶辊所需间距,且由于气动组件持续工作,而使上胶辊与刮胶辊间距持续保 持不变;且可通过斜楔块上下运动,实现上胶辊与刮胶辊之间不同间距的调 整,满足涂布不同厚度上胶层的需要,从而实现了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的专利技术点在于在储胶盘支承在地面上的条件下,还包括储J交盘升降装置;所述储胶盘升降装置,包括基架,用来活动安置储胶盘的支架,与支架连4姿的左、右活令,与活令柠合的左、右丝杆,左、右伞齿轮副,与基架的横档动连接的横轴,分别安^横轴两端的调节手轮;所述丝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基架动连接,所述伞齿轮副的2只齿轮;分别与丝杆下端和横轴连接。其目的主要在于方便金属箔在机穿引,和储胶盘的清洗,以及储胶盘内存胶液的更替。以 进一步提高本技术的生产效率和上胶层的质量。还包括用来调,胶盘的横向位置调整装置;所述横向位置调整装置, 包括与机架连接且设有螺孔的第一板件,与储胶盘的基架连接且设有通孔的 第二板件,丝杆,手轮和与地面连接的导轨;丝杆与第一板件所设的螺孑(4目 柠合;丝杆的一端通过第二板件所设通孔与第二板件动连接,丝杆的另一端 与手轮连接;基架的底端与导轨滑动配合;在基架的着地部位设有行走轮。 这里所说横向是指上胶辊的轴向。由于横向位置调整装置的存在,可以正确 调整储胶盘与被牵《I在上胶辊上的金属箔两者的对应位置,以进一步提高上 月赠量,避免可能发生的金属箔门幅侧部漏胶的问题。所述储胶盘的横截面呈月牙状且与上胶辊的外圆相接近,在所述储胶盘 的中间部位,设有itl交孔,而在其一侧或两侧,设有排胶孔。其目的主要在于使储月她的内腔与上胶辊_&^接近,降低储胶盘内存的胶液量,以进一步 降^^交液的耗量。还包括呈月牙状的挡胶件;所述挡l^件与呈月牙状的储胶盘内腔相吻 合,且其两端通过其所设的通孔,分别与设在储胶盘两侧顶部的定位柱配装。 由于挡胶件的存在,可以将储胶盘分隔成2 3个区段,这样不但可以进一步 降^J交^4毛用量,而且还可以适应不同规熬门幅的金属箔上胶的需求。还包括上胶辊与刮胶辊间距测量显示装置;所述测量显示装置,包括千 分表,调节螺柱,与机架连接的千分表安装件,和与刮胶辊的滑块连接的板 块;千分表与千分表安装件连接且其测量头穿过千分表安装件所设的通孔; 调节螺柱与板块连<接,且与千分表的测量头处在同一直线上。由于采用千分 表测量显示,不但可以进一步提高上l^厚度精度,而且还可以比采用塞尺, 调整上胶辊与刮胶辊两者的间距,要方便得多,更可以在机实时监测上胶辊 与刮胶辊两者的间距,并及时进行调整,进一步确保上M厚度精度。上述技术方案得以全面实施后,本技术所具有的结构合理,操作方 便,上月^厚度精度高,胶液利用率高,生产效率高,能适应多种不同厚度 上月M上月交等特点,是显而易见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中所示12为工作人员 才喿作台,13为~液动开关,14为废气集聚排放罩; 图2是图1的左视图(去排废气集聚排放罩14); 图3是图1的俯视图.(去掉废气集聚排放罩14); 图4是图1的B-B剖视图(去掉废气集聚排放罩14); 图5是图2的A-A剖视图6是图5的E-E剖视图;图中所示15为储月缝4上升运动限位件;图7是图2的C部放大图8是图3的D部方文大图9是图8的F-F剖视图(^/'^l且件6-4前进状态); 图10是图8的F-F剖视图(~液动组件6-4后退状态); 图11是储胶盘4的立体示意图; 图12是挡胶件10的立体示意图; 图13是用来^#储胶盘4的支架8-2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照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之一,请参读附图1 3和9~12。一种4r属箔上胶机,包括机架l,两端与机架1动连接的上胶辊2,与上胶辊2靠近配置的刮胶辊3,与上胶辊2接近配置且与机架1连接的储胶盘4 和分别与机架1动连接的4个导辊5,还包括左、右对称布置的刮胶辊3进退机构6;所述进退才几构6,包括与刮胶辊 3轴连接的滑块6-1,上导轨6-2,下导轨6-3和^/动组件6-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箔上胶机,包括机架(1),两端与机架(1)动连接的上胶辊(2),与上胶辊(2)靠近配置的刮胶辊(3),与上胶辊(2)接近配置且与机架(1)连接或支承在地面上的储胶盘(4)和分别与机架(1)动连接的若干个导辊(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左、右对称布置的刮胶辊(3)进退机构(6);所述进退机构(6),包括与刮胶辊(3)轴连接的滑块(6-1),上导轨(6-2),下导轨(6-3)和气/液动组件(6-4);上、下导轨(6-2、6-3)上下对应布置且分别与机架(1)连接,滑块(6-1)与上、下导轨(6-2、6-3)呈键槽副滑动配置,气/液动组件(6-4)与机架(1)连接,且其活塞杆(6-4-1)与滑块(6-1)连接;    左、右对称布置的上胶辊(2)与刮胶辊(3)间距调整机构(7);所述间距调整机构(7),包括轴向设有内螺孔的斜楔块(7-1),设在所述进退机构(6)的滑块(6-1)前的且与机架(1)连接的斜楔块座(7-2),和用来使斜楔块(7-1)上下运动调节上胶辊(2)与刮胶辊(3)间距的调节装置(7-3);斜楔块(7-1)的一侧与斜楔块座(7-2)所设的滑槽滑动配置,而其具有斜度的一侧与所述进退机构(6)的滑块(6-1)前侧面滑动配置;所述调节装置(7-3)包括手轮(7-3-1)和丝杆(7-3-2);丝杆(7-3-2)与斜楔块座(7-2)连接的丝杆座(7-3-3)所设通孔动连接,丝杆(7-3-2)的一端与手轮(7-3-1)连接,而其另一端与斜楔块(7-1)所设的内螺孔相拧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建良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超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