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车辆,特别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端部结构及轨道车辆。
技术介绍
1、为保证动力车辆与非动力车辆间的连挂,同时也为了避免产生较大的纵向冲动,提升车辆的舒适性,动力集中动车组动力车通常采用密接式车钩。
2、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端部结构,它既能实现密接式车钩的安装与运用要求,同时又能满足动力集中动车组车体与转向架之间采用端部牵引方式传递牵引力和制动力的要求。但存在重量大、难以适配牵引装置位置调整的问题,调整牵引装置位置时需大幅修改端部结构,存在诸多不便。
3、因此,现有技术中仍存在缺点和不足之处,如何提供一种满足密接式车钩安装及端部牵引需求,且能够适配牵引装置位置调整的轻量化轨道车辆端部结构及轨道车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端部结构及轨道车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轨道车辆端部结构虽满足密接式车钩安装及端部牵引需求,但存在重量大、难以适配牵引装置位置调整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车辆端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端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端部主承载结构(1)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端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端部主承载结构(1)的内部设有连接梁(14),所述连接梁(14)与所述上盖板(13)、所述下盖板(15)、所述前端板(16)、所述后端板(1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端部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竖梁(21)对称设于所述车钩安装座(23),所述第一竖梁(21)设有第一筋条(211)和第二筋条(2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车辆端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端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端部主承载结构(1)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端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端部主承载结构(1)的内部设有连接梁(14),所述连接梁(14)与所述上盖板(13)、所述下盖板(15)、所述前端板(16)、所述后端板(1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端部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竖梁(21)对称设于所述车钩安装座(23),所述第一竖梁(21)设有第一筋条(211)和第二筋条(2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车辆端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筋条(211)对应所述下盖板(15),所述第二筋条(212)对应车体底架纵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端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安装座(3)其中一侧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连接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明,金希红,曾燕军,谷祥帅,何鑫龙,李祥涛,何永强,童小山,陆军,田冬,李龙,董曾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