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车车体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59377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程车车体及车辆,涉及工程车技术领域,工程车车体,包括:底架结构,包括主体梁、支撑梁,支撑梁垂直于主体梁设置且沿主体梁的纵向延伸,用于将主体梁支撑于滑台;侧墙结构,连接于主体梁以形成容置腔室;动力结构,支撑于主体梁且位于容置腔室内,用于提供悬浮和走行的动力;维护结构,设于动力结构的一侧,用于进行待检结构的检测维护;护栏结构,支撑于主体梁且位于维护结构的外周,护栏结构包括若干个斜边梁,斜边梁连接于侧墙结构,以用于加强支撑。上述工程车车体,能够满足双源驱动的需求,能够满足多场景需求下的结构强度和刚度性能指标,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车,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工程车车体。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工程车车体的车辆。


技术介绍

1、为了保证列车的正常运行,已开通运营的中低速磁浮项目其轨道的检测和维护作业均采用轮轨式转向架工程车,工程车可分为牵引车、检测车和维护车,受制于f轨的结构形式和实心橡胶轮的技术瓶颈,现有的工程车的检测维修效率较低。

2、在此背景下,研发具备牵引、检测、维护及救援多功能集成的双源制磁浮工程车已成为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重要技术突破方向。然而该类工程车的研发面临双重技术挑战:一方面,车辆悬浮系统对车体结构的轻量化指标提出了极为严苛的技术要求;另一方面,复杂工况下的结构可靠性要求显著提升,需同时满足静态悬浮、动态运行、检测维护及紧急救援等不同场景下的结构强度与刚度性能指标。特别是在实现轻量化目标过程中,如何通过创新结构设计,构建满足多场景需求的高可靠性车体框架体系,已成为制约磁浮工程车技术发展的关键瓶颈,亟待通过系统性技术创新实现突破。

3、综上所述,如何构建满足多场景需求的高可靠性车体框架体系,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程车车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室内设有若干个端墙(23),以能够将所述容置腔室分为独立的设备间(21)和驾驶室(1),所述动力结构设于所述设备间(2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梁包括底架边梁(201)、平行于所述底架边梁(201)设置的中部纵梁(202),沿所述底架边梁(201)和所述中部纵梁(202)的纵向设有多个对应于所述设备间(21)的第一横梁(2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程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梁还包括布置于所述容置腔室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车车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室内设有若干个端墙(23),以能够将所述容置腔室分为独立的设备间(21)和驾驶室(1),所述动力结构设于所述设备间(2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梁包括底架边梁(201)、平行于所述底架边梁(201)设置的中部纵梁(202),沿所述底架边梁(201)和所述中部纵梁(202)的纵向设有多个对应于所述设备间(21)的第一横梁(2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程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梁还包括布置于所述容置腔室两侧的第二横梁(204),所述第二横梁(204)连接于所述底架边梁(201)和所述中部纵梁(202),所述第二横梁(204)、所述底架边梁(201)的端部、中部纵梁(202)的端部至少一者向外延伸有连接臂(205),所述连接臂(205)用于连接所述维护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结构包括第一护栏结构(10),所述第一护栏结构(10)能够沿垂直于所述主体梁的方向伸缩,以能够为所述维护结构提供防护或能够为所述维护结构的作业提供空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兵苏永章刘永强苏柯刘必成王锴吴志会李杰李涛李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