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纱烧毛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51390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浆纱烧毛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控箱、变压器、设有出气口的箱体、多根导辊、多个放电极和连接放电极的汽缸,其中箱体内两端设有纵向隔板,汽缸安装在由隔板间隔的小空间内,多个放电极两两一组分为上、下层水平安装在两隔板上,端部与汽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与其对应,多根导辊也两两一组分为上、下层轴承水平安装在两隔板上,每层纱线的上、下方至少设置一放电极和一导辊,电控箱的输出端经变压器接放电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气缸控制放电极与纱线的位置,利用变压器控制放电极的放电电压,从每层纱线的上、下方对纱线进行烧除毛羽,降低纱线的上浆率,进而节约了浆料使用,降低了成本。(*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一种浆纱烧毛羽装置,属于纺织机械

技术介绍
从纺织品出现开始,不管采用何种织机织造,都要给纱线上浆,并且浆料中60%以上以 淀粉为主,需要浪费大量的粮食。现浆纱机使用传统工艺上浆,为保证织造效率,上浆率偏 高,成本较高。但在使用不上浆技术时,因毛羽增多、耐磨、强力降低,给织造带来了很大 的影响,车速、效率难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陷、利用电火花去除经纱毛羽、降低上浆率和成本的浆纱烧毛羽装置。其技术方案为一种浆纱烧毛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控箱、变压器、设有出气口的箱体、多根导 辊、多个放电极和连接放电极的汽缸,其中箱体内两端设有纵向隔板,汽缸安装在由隔板间 隔的小空间内,多个放电极两两一组分为上、下层水平安装在两隔板上,端部与汽缸的活塞 杆固定连接,与其对应,多根导辊也两两一组分为上、下层轴承水平安装在两隔板上,每层 纱线的上、下方至少设置一放电极和一导辊,电控箱的输出端经变压器接放电极。所述的浆纱烧毛羽装置,支架对应于放电极设有导槽。所述的浆纱烧毛羽装置,电控箱采用浆纱机的电控箱。其工作原理为利用气缸控制放电极与纱线的位置,利用变压器控制放电极的放电电压, 从每层纱线的上、下方对纱线进行烧除毛羽,产生的臭氧从箱体的出气口及时排出。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 用放电极对纱线烧除毛羽,通过减少毛羽降低纱线的上浆率,进而节约了浆料使用, 降低了成本;2、 结构简单,工作性能优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接线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3是图2所示实施例中放电极与导辊布局的俯视图4是图2所示实施例的A-A剖视图。图中1、电控箱2、变压器3、出气口 4、箱体5、导辊6、放电极 7、 汽缸8、隔板9、导槽 10、纱线 11、控制板 12、导线具体实施方式在图l-4所示的实施例中箱体4顶端设有出气口3,箱体4内两端设有纵向隔板8,汽 缸7安装在由隔板8间隔的小空间内,4个放电极6两两一组分为上、下层水平安装在两隔 板8上,两端穿过隔板8上设置的导槽9,底部与汽缸7连接,这样放电极6能在汽缸7的 作用下在导槽9内上下移动,进而调整与纱线10的位置;与其对应,4根导辊5也两两一组 分为上、下层轴承水平安装在两隔板8上,每层纱线10的上、下方至少设置一放电极6和一 导辊5,这样上、下层放电极6能够从每层纱线的上、下方对纱线进行烧除毛羽;电控箱1 采用浆纱机的电控箱,输出端经变压器2接放电极6,利用变压器2控制放电极6的放电电 压,实现对纱线10的毛羽烧除。权利要求1、一种浆纱烧毛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控箱(1)、变压器(2)、设有出气口(3)的箱体(4)、多根导辊(5)、多个放电极(6)和连接放电极(6)的汽缸(7),其中箱体(4)内两端设有纵向隔板(8),汽缸(7)安装在由隔板(8)间隔的小空间内,多个放电极(6)两两一组分为上、下层水平安装在两隔板(8)上,端部与汽缸(7)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与其对应,多根导辊(5)也两两一组分为上、下层轴承水平安装在两隔板(8)上,每层纱线(10)的上、下方至少设置一放电极(6)和一导辊(5),电控箱(1)的输出端经变压器(2)接放电极(6)。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浆纱烧毛羽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架对应于放电极(6)设有导 槽(9)。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桨纱烧毛羽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控箱(1)采用浆纱机的电控 箱(1)。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浆纱烧毛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控箱、变压器、设有出气口的箱体、多根导辊、多个放电极和连接放电极的汽缸,其中箱体内两端设有纵向隔板,汽缸安装在由隔板间隔的小空间内,多个放电极两两一组分为上、下层水平安装在两隔板上,端部与汽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与其对应,多根导辊也两两一组分为上、下层轴承水平安装在两隔板上,每层纱线的上、下方至少设置一放电极和一导辊,电控箱的输出端经变压器接放电极。本技术利用气缸控制放电极与纱线的位置,利用变压器控制放电极的放电电压,从每层纱线的上、下方对纱线进行烧除毛羽,降低纱线的上浆率,进而节约了浆料使用,降低了成本。文档编号D02J3/16GK201381408SQ200920023950公开日2010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17日专利技术者张继瑜, 张运涛, 王艾德 申请人:鲁丰织染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浆纱烧毛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控箱(1)、变压器(2)、设有出气口(3)的箱体(4)、多根导辊(5)、多个放电极(6)和连接放电极(6)的汽缸(7),其中箱体(4)内两端设有纵向隔板(8),汽缸(7)安装在由隔板(8)间隔的小空间内,多个放电极(6)两两一组分为上、下层水平安装在两隔板(8)上,端部与汽缸(7)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与其对应,多根导辊(5)也两两一组分为上、下层轴承水平安装在两隔板(8)上,每层纱线(10)的上、下方至少设置一放电极(6)和一导辊(5),电控箱(1)的输出端经变压器(2)接放电极(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艾德张继瑜张运涛
申请(专利权)人:鲁丰织染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