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空气动力学,尤其涉及一种乘用车主动前扰流板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及其相关技术的高速发展,汽车各项性能得到极大地增强,汽车行驶速度也大幅度提高,由空气作用引起的力和力矩对汽车行驶各项指标影响越来越大,为确保汽车行驶中的安全性和燃油经济性,现代汽车对高速行驶时车辆受到的的空气阻力和下压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改善汽车空气动力学特性常见的方法有给汽车加装侧裙、底部扩散器及尾翼等汽车空气动力学装置,而很少有人关注汽车底部前端及前轮的空气动力学特性。事实上,通过加装前扰流板能够降低气流对底盘前部的升力,减少前轮处气流正压区面积,从而增大汽车的抓地力并减小气动阻力。
3、因此,为满足人们对增大汽车的抓地力和降低气动阻力以提高汽车行驶安全性和经济性能的需求,需要设计汽车主动前扰流板装置及控制方法,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用车主动前扰流板装置及控制方法,旨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乘用车主动前扰流板装置,包括安装于汽车底盘上的驱动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主动前扰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箱沿竖直方向安装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上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二导轨上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块,且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均固定安装于扰流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主动前扰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安装于驱动箱中的伺服电机,以及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的齿条,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齿轮,且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主动前扰流板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乘用车主动前扰流板装置,包括安装于汽车底盘上的驱动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主动前扰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箱沿竖直方向安装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上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二导轨上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块,且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均固定安装于扰流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主动前扰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安装于驱动箱中的伺服电机,以及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的齿条,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齿轮,且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主动前扰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英朝,王硕,毛宇,王明状,何藤升,王国华,苏畅,刘海鹏,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