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龚安华专利>正文

一种大麻混纺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91725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麻混纺布,大麻混纺布,由大麻与棉、涤、聚酯、羊毛或竹纤维中的任意一种以上的纤维按一定的重量比混在一起制成混纺丝,再将此混纺丝当成纬线、经线和绒头纱线织成的布,其要点是它是由双经线和绒头纱线交叉设置与纬线钩织而成。使用时,将绒头纱线的一面与皮肤相接触,穿着舒适、柔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但具有大麻特有的抗菌、除臭功能,而且伸缩性和手感好、使用寿命长。因此做成垫子或衣服时既不刺激皮肤,又让人感觉舒服,可以色泽均匀地一次性染色成功而不发生斑点,纬、经线的收缩率相同,可以水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伸缩性、耐用性和手感不好及价格昂贵、吸收染料多的技术问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大麻制品
,具体涉及一种大麻混纺布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大麻制品,是由单股经线和纬线纯麻纤维构成的纺织品。 虽然具有通风和吸汗性能好的特点,但是其伸缩性、耐用性和手感不好,因此,主要用于制 作夏装等。而且单纯的麻制品不仅价格昂贵,吸收的染料也多,要想得到优质的染色效果就 得增加染色次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伸缩性、耐用性和手感不好及 价格昂贵、吸收染料多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大麻混纺布,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大麻混纺布,由大麻与棉、涤、聚酯、羊毛或竹纤维中的任意一种以上 的纤维按一定的重量比混在一起制成混纺丝,再将此混纺丝当成纬线、经线和绒头纱线织 成的布,其要点是它是由双经线和绒头纱线交叉设置与纬线钩织而成。所述大麻纤维的重量配比占整体混纺丝重量的5% -40%,优选的是其重量配比 为 17. 9% -40% 使用时,将绒头纱线的一面与皮肤相接触,穿着舒适、柔软,本技术不但具有 大麻特有的抗菌、除臭功能,而且伸缩性和手感好、使用寿命长。因此做成垫子或衣服时既 不刺激皮肤,又让人感觉舒服,可以色泽均勻地一次性染色成功而不发生斑点,纬、经线的 收缩率相同,可以水洗。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伸缩性、耐用性和手感不好及价格 昂贵、吸收染料多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纬线2、经线3、绒头纱线具体实施方式根据附图,本技术大麻混纺布,由大麻与棉、涤、聚酯、羊毛或 竹纤维中的任意一种以上的纤维按一定的重量比混在一起制成混纺丝,再将此混纺丝当成 纬线1、经线2和绒头纱线3织成的布,它是由双经线1和绒头纱线3交叉设置与纬线1钩 织而成;所述大麻纤维的重量配比占整体混纺丝重量的17. 9% ;经线2、纬线1和绒头纱 线3的混纺丝中各种成分的重量比重分别为棉纤维64.5%、大麻纤维17.9%、涤纶纤维 17. 6%。注绒头纱线是由纤维的平均长度10cm以下的大麻与棉、涤、聚酯、羊毛或竹纤维 中的任意一种以上的纤维按一定的重量比重集束成的混纺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麻混纺布,大麻混纺布,由大麻与棉、涤、聚酯、羊毛或竹纤维中的任意一种以上的纤维按一定的重量比混在一起制成混纺丝,再将此混纺丝当成纬线、经线和绒头纱线织成的布,其特征是它是由双经线和绒头纱线交叉设置与纬线钩织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大麻混纺布,大麻混纺布,由大麻与棉、涤、聚酯、羊毛或竹纤维中的任意一种以上的纤维按一定的重量比混在一起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安华
申请(专利权)人:龚安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