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大麻/棉混纺的高档内衣面料用纱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964442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08 1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麻/棉混纺的高档内衣面料用纱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大麻纤维和棉纤维分别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大麻纤维和棉纤维混合后,将混合纤维依次经开清棉、梳棉、精梳、并条、粗纱和细纱工序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高支大麻混纺纱的生产困难问题,将大麻棉混纺纱的支数提高到70S~120S,满足生产大麻棉混纺的高档内衣面料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领域,它涉及一种大麻/棉混纺的高档内衣面料用纱及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大麻(也有称:汉麻)具有种植生长期间适应力强,无病虫害,不需要喷洒农药和施肥等特点,是新型的纯天然绿色纤维资源。由于大麻纤维还具有吸湿排汗性能好、抗菌杀菌效果强、柔软适体无刺痒感、抗静电能力强等特点,是理想的贴肤性纤维材料。但是,目前大多数大麻纱线产品仍处于中、低档水平,无法满足高档内衣面料的需求。其主要原因在于,大麻纤维是工艺纤维,纤维长度整齐度差、刚度大、脆硬易断裂、抱合力差,在纺制过程中,易发生工艺纤维解体、断裂,造成成卷过程易产生粘卷、破洞,梳理过程中不易成网,成条过程断条,成纱断头等现象。目前生产大麻纯纺纱主要采用大麻与水溶性维纶载体纺技术,制成的混纺纱后将维纶溶解,得到大麻纱或股线,如CN101979733A(一种赛络纺或赛络菲尔纺生产大麻高支纱和股线的方法),但是去维纶后的大麻纱线纱体松散,织物疲软,对环境还存在(维纶溶解后的乙烯、甲醛小分子)一定污染,不是真正的产业方向;也有采用新型纺纱技术纺制大麻中支纱,如CN102108574A(涡流纺生产汉麻纱的方法)等,但是该类方法纤维制成率极低(通常在45~55%),纱线强力低,也不是当前加工大麻纱线的有效手段。上述两项技术,均难以进行真正的产业化生产。现已有开发苎麻/棉混纺纱产品的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对于棉纺设备的改造配合适当的工艺,在棉型纺纱设备上开发苎麻混纺纱产品。借助棉纺平台纺制苎麻混纺纱工艺成熟,成本较低,因此苎麻混纺纱产品得到迅速的发展,如:CN102181972A(一种苎麻棉型纺纱加工方法及其使用的牵切设备),CN104947263A(一种苎麻混纺纱的生产工艺),CN102212913A(涤、天丝、苎麻混纺纱及其生产方法)等。上述专利,都显示了苎麻纤维短纺均采用混纺加工。相对于可单纤维纺纱的苎麻纤维,大麻单纤维长度短(一般为7~20mm),工艺纤维的长度整齐度更差,采用棉型纺纱系统纺制大麻纤维纱线产品的过程中,必然会造成大量大麻纤维成为落纤,加工效率十分低下。现阶段有专利提出,其在棉型纺纱设备生产的大麻纯纺纱支数在40s左右,如CN105040205A(一种纯汉麻高支精梳纱的生产方法),但是针对平均细度为2500Nm的大麻工艺纤维,纱线内纤维根数为37根左右,接近棉纺30根的可纺极限,但是大麻纤维的抱合力是棉纤维的25~30%,故难以真正实现纯大麻纤维40s纱线产业化加工,也难以真正实现纯大麻纤维高支纱的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麻/棉混纺的高档内衣面料用纱及其加工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麻/棉混纺的高档内衣面料用纱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大麻纤维和棉纤维分别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大麻纤维和棉纤维混合后,将混合纤维依次经开清棉、梳棉、精梳、并条、粗纱和细纱工序处理。优选地,所述的大麻纤维的预处理过程包括:将大麻纤维置于养生液中进行养生,所述的养生液包含体积配比为1∶4~1∶2的养生助剂与50~60℃温水,所述的养生助剂包含体积配比为1.5∶1~3.5∶1的软麻油剂FD-ZY06A和软麻油剂FD-ZY06B,所述的养生液与大麻原料的重量比为1∶20~1∶10,养生时间为20~48小时。优选地,所述的棉纤维的预处理过程包括:将原棉经过开清棉和梳棉工序处理后成条,拉断后成包;或者,将原棉经过开清棉、梳棉和精梳工序处理后成条,拉断后成包。优选地,所述的将预处理后的大麻纤维和棉纤维混合的具体步骤包括:将预处理后的大麻纤维和棉纤维,在抓包机上按照所纺支数要求进行箱混。棉花含量随着纱线支数的提高而提高,大麻/棉由70s的70/30变化到120s的55/45。优选地,所述的开清棉工序包括:将混合纤维依次经过抓棉机、混开棉机、辊筒梳针开棉机、振动给棉箱和单打手成卷机进行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封闭辊筒梳针开棉机单打手成卷机的所有打手漏底;采用半握持打击隔距,打击点与握持点的距离为25~45mm,打击点与握持点的距离增加40~60%,可最大化避免大麻纤维损伤;单打手成卷机的打手的打击速度为480~680r/min,降低幅度为纺棉的65~75%,降低过小会对大麻纤维形成损伤,产生大量大麻短绒,降低过大会引起大麻纤维开松不透,影响后道正常梳理。优选地,所述的梳棉工序采用可控式半握持刺辊开松,给棉板抬高10~15mm,以减少由于握持开松而产生大量大麻短绒,过低短绒率越高,过高开松效果恶化;降低分梳件速度,刺辊速度700~750rpm、锡林速度250~280rpm、道夫速度18~22rpm,过快短绒率越高,过慢开松效果恶化。优选地,所述的梳棉工序采用梳棉机,所述的梳棉机采用间断式盖板组合,一空一满或二空一满设置,根据大麻纤维的结构状态确定;盖板速度25~40mmpm,过快盖板花量增加,过低麻粒增加。优选地,所述的精梳工序采用低锡林速度工艺,加工周期降低到115~120钳次/分,过快短绒率会越高,过慢产量太低;采用专用弓形板进行搭接长度设定,以降低每次输出长度,搭接长度达16~18mm。优选地,所述的精梳工序采用专用超细长顶梳,针密415~420齿/100mm,针齿工作高度10~12mm,针数32~34针/10mm,针距0.30~0.32mm。优选地,所述的粗纱工序采用粗纱捻系数为90~120,增大捻系数控制在比常规纯棉纺纱捻系数高10%~20%。大麻纤维抱合力小,捻系数过小,容易造成粗纱退绕断头,过大容易产生“硬头”,不易牵伸。优选地,所述的细纱工序采用集聚赛络纺纺纱方法,并在粗纱进入喇叭口之前经过粗纱雾化加湿装置对粗纱进行加湿软化处理,集聚负压为2.1kPa~3.1kPa。本专利技术将集聚负压提高10~25%,以提高大麻须条的集聚效率。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加工方法所加工的大麻/棉混纺的高档内衣面料用纱。本专利技术的大麻预处理过程:大麻纤维刚性较大且散湿较快,通过纺纱前的养生处理,提高纤维的柔韧性及可纺性。良好的铺展及预处理剂的渗透,能增加纤维的平滑性和柔软度,能有效降低梳麻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减少梳麻对纤维的损伤。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前纺工艺进行调整,减少大麻纤维受打击强度,最大化降低大麻纤维损耗,提高大麻纤维制成率;通过对后纺工艺的调整,提高大麻混纺纱线的品质,并开发70s~120s高支大麻/棉混纺高档内衣用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麻/棉混纺的高档内衣面料用纱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大麻纤维和棉纤维分别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大麻纤维和棉纤维混合后,将混合纤维依次经开清棉、梳棉、精梳、并条、粗纱和细纱工序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麻/棉混纺的高档内衣面料用纱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大麻纤维和棉纤维分别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大麻纤维和棉纤维混合后,
将混合纤维依次经开清棉、梳棉、精梳、并条、粗纱和细纱工序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麻/棉混纺的高档内衣面料用纱的加工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大麻纤维的预处理过程包括:将大麻纤维置于养生液中进行养生,
所述的养生液包含体积配比为1∶4~1∶2的养生助剂与50~60℃温水,所述的养生
助剂包含体积配比为1.5∶1~3.5∶1的软麻油剂FD-ZY06A和软麻油剂FD-ZY06B,所
述的养生液与大麻原料的重量比为1∶20~1∶10,养生时间为20~48小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麻/棉混纺的高档内衣面料用纱的加工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棉纤维的预处理过程包括:将原棉经过开清棉和梳棉工序处理后
成条,拉断后成包;或者,将原棉经过开清棉、梳棉和精梳工序处理后成条,拉
断后成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麻/棉混纺的高档内衣面料用纱的加工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将预处理后的大麻纤维和棉纤维混合的具体步骤包括:将预处理
后的大麻纤维和棉纤维,在抓包机上按照所纺支数要求进行箱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麻/棉混纺的高档内衣面料用纱的加工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开清棉工序包括:将混合纤维依次经过抓棉机、混开棉机、辊筒
梳针开棉机、振动给棉箱和单打手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笑莹方斌张瑞云程隆棣俞建勇郭小敏刘柳薛文良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绍兴吉玛良斯服饰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