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85891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阀装置,包括:通向双作用液压马达(D),特别是双作用液压缸的第一发动机端口(L)和第二发动机端口(N);储罐(T)和泵(I);手动阀(H),其布置成使得所述手动阀将所述发动机端口(L,N)连接到所述储罐(T)和所述泵(I),并且所述手动阀(H)具有两个打开位置,其中在第一打开位置,所述泵(I)经由管线(F)连接到第一发动机端口(L),并且所述储罐(T)经由管线(G)连接到第二发动机端口(N),并且其中在第二打开位置,所述泵(I)经由管线(G)连接到第二发动机端口(N),并且所述储罐(T)经由管线(F)连接到第一发动机端口(L);和第一止回阀(1A,8),其布置在所述泵(I)与第二发动机端口(N)之间并且朝着第二发动机端口(N)打开。进一步地,活塞(2),其经由管线(E)借助于第一发动机端口(L)中的载荷压力控制第一止回阀(1A,8),使得只要泵压力不超过所述载荷压力,所述第一止回阀就保持关闭;和第二止回阀(3),其布置成使得只要所述手动阀(H)处于它的第一打开位置,所述第二止回阀就将第一发动机端口(L)连接到第二发动机端口(N)并且沿朝着第二发动机端口(N)的方向打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阀装置,并且特别地通过参考液压阀装置应用在 液压驱动和操纵的提升吊杆上的例子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所述提升吊杆常用于许多移动式机器(例如轮式装载机和挖掘机)。
技术介绍
许多移动式机器包括可以借助于双作用液压提升缸上下吊运的提 升吊杆,所述双作用液压提升缸作用于提升吊杆与机器的框架或底座 之间。该特殊提升缸被包含在包括液压泵和手动阀的液压系统中,借 助于所述手动阀当吊杆将被升高时泵可以连接到第 一提升缸室并且当 吊杆将被降低时连接到第二提升缸室。同时,在第一种情况下第二提 升缸室和在第二种情况下提升缸的第一室经由手动阀连接到用于液压流体的储罐。因此,在最基本的实施例中,液压阀装置布置成使得当吊杆将被 升高或降低时泵充装第一提升缸室,使得从另一提升缸室被压出的液 压流体释放到储罐。根据吊杆是随着载荷移动还是克服载荷移动,泵将必须或多或少地工作以便获得操作必需的压力。然而,泵必须总是 输送足够的液流以充装处于某个位置的被排空的提升缸室,从而允许 悬臂以操作者期望的速度运动。所述类型的布置的令人不满意的问题在于尽管吊杆可以借助于 它自身的重量和载荷被降低,但是由于泵输送压力和液流,所以在降 低载荷时它使液压系统的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找到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且提供一种节省在降低载荷时用上述类型的常规液压载荷控制阀时损失的相当 一部分能量 的阀装置。这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 一方面通过一种液压阀装置实现,所述液压岡装置包括通向双作用液压马达,特别是双作用液压缸的第一发动机 端口和第二发动机端口;储罐和泵;手动阀,其布置成使得所述手动 阀将所述发动机端口连接到所述储罐和所述泵,并且所述手动阀具有 两个打开位置,其中在第一打开位置,所述手动阀经由管线将所述泵 连接到第 一发动机端口并且将所述储罐连接到第二发动机端口 ,并且 在第二打开位置,经由管线将所述泵连接到第二发动机端口并且将所述储罐连接到第一发动机端口;第一止回阀,其布置在所述泵与第二发动机端口之间并且朝着第二发动机端口打开。附加地,活塞,其经 由管线借助于第 一发动机端口中的载荷压力控制第 一止回阀,使得只要泵压力不超过所述载荷压力,所述第一止回阀就保持关闭;和第二 止回阀,其布置成使得只要所述手动阀处于它的第一打开位置,所述 第二止回阀就将第 一发动机端口连接到第二发动机端口并且朝着第二 发动才几端口打开。由于该阀装置,当在第一发动机端口的压力足够高时,来自第一 发动机端口的液压流体将再充装第二发动机端口 ,使得所述泵不必工 作以便降低载荷。在本专利技术的有利实施例中所述阀装置布置成使得可以沿两个方向 获得再充装,这对于载荷可以沿两个方向作用的机器来说是有利的。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了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图1示出带有液压操纵吊杆和液压系统的车辆,所述液压系统带有双作用液压提升缸和安装在其上的常规阀装置;图2是设置有常规阀装置的图1中的提升缸的液压简图3是类似于图2中的液压简图,但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阀装置;图4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阀装置的液压简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阀装置的液压简图;和 图6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的阀装置的液压简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中所示的液压操纵提升吊杆(lifting boom )适于布置在车辆 (未示出)上并且具有带可旋转升降架(crane) B的底座A,所述升 降架在它的上端载有吊杆臂C。采用液压提升缸(hydraulic lift cylinder )D形式的双作用液压马达布置在吊杆臂C与底座的升降架B 的底部之间。管线F和G将两个提升缸室连接到手动阀H,在所示例 子中所述手动阀是杠杆控制的并且又分别经由附加管线J和K连接到 液压泵和储罐T。在图2中,示出对操纵提升缸D有用的机器的液压系统的一部分。 当提升缸D构成马达时,提升缸的第一下室(提升室)具有第一发动 机端口 (后面称为下提升缸端口 L)。管线F将该提升缸端口连接到 手动阀H上的第一给送连接端口或操作端口 M,在所示例子中所述手 动阀是中心敞开式的。提升缸的第二上室(释放室)相应地具有第二 发动机端口 (称为上提升缸端口N),该端口经由管线G连接到手动 阀H上的第二操作端口 O。当手动阀处于图中所示的位置时,泵流 (pumpflow)经由手动阀的中心管线流到管线K和储罐T。流体以很低的泵压力经由阀流回储罐,因此消耗很少的能量。然 而,只要马达在运转,通常的程序是让泵工作并且因此不会仅仅因为 不需要立即改变吊杆的位置而希望关闭泵I。一沿任意方向操纵手动阀,中心管线就将被部分地关闭,并且泵 I将被连接到提升缸的一个室,由此提升缸的第二室将相应程度地连 接到储罐T。如果由泵输送的压力足够高,那么一定的液流(flow) 将经由手动阀流到已连接的提升缸室,同时另一提升缸室相应程度地 被排空到储罐T,由此使吊杆运动。当吊杆C被升高(升高正载荷)时,手动阀H将高压力下的液压7流体从泵经由第一操作端口 M和管线F引导到提升缸D的下室。由 于在该情况下泵压力必须克服载荷作用以便打开止回阀1,所以泵压 力必须被控制到相对高的水平,即足够高使得在泵流将充装提升缸D 的下室之前,管线J中的压力超过提升缸D的下室中的压力,因此超 过管线F中的压力。因此,在操纵手动阀H时,中心管线的打开被减 小,由此泵压力增加。同时阀打开、从给送连接端口 M通向下提升缸 端口 L并且从上提升缸端口 N通向阀的储罐连接O。当阀被操纵使得 泵压力超过提升缸端口中的压力时,止回阀l打开并且从泵到提升缸 的液流被释放。当进一步操纵阀时,经由阀流到提升缸的液流增加。 同时液压流体将在低压力下经由管线G和手动阀H流到储罐T。当阀启动并且当泵压力低于提升缸端口中的压力时,在阀H的给 送管线J中的止回阀1阻止了 沿错误方向与泵流相反的液流,否 则这将构成大的危险。当吊杆C被降低(降低正载荷)时,来自泵的液压流体经由手动 阀H的第二操作端口 O被引导到提升缸D的上室中,并且来自提升 缸下室的液压流体被引导到储罐T 。根据指令,下提升缸端口 L与储罐T之间的阀打开,从而导致提 升缸在图中向下移动。同时中心管线被关闭并且泵压力增加,其中提 供从泵到提升缸的抽吸侧(即上提升缸端口 N)的液流。在降低运动 时泵流致使能量损失,这是该系统的一个缺点。在图2的系统中产生的能量损失的自动限制可以借助于根据本发 明的自动低压再生(automatic low pressure regeneration)实现。与 如图l和2中所示的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阀装置在效率损失 方面具有显著改进。在图3、 4、 5和6中示出四个示例性实施例。图3的简示与图2的区别在于止回阀1A由活塞2补充,活 塞2由下提升缸端口 L中的载荷压力控制。进一步地,止回阀3布置 成将中心管线和通向储罐T的管线K连接到上提升缸端口 N。止回阀 3朝着上提升缸端口 N打开并且朝着中心管线关闭。另外,在管线K 上,背压阀或预应力止回阀4可以布置成在某一压力下朝着储罐T打开。止回阀4主要用于对朝着储罐T的液压流体产生一定的阻力,但 是由于在朝着储罐的管线中常常存在一定的固有阻力,所以并不总是 需要该止回阀4。在提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阀装置,包括: 第一发动机端口(L)和第二发动机端口(N),其通向双作用液压马达(D),所述双作用液压马达(D)特别是双作用液压缸; 储罐(T)和泵(I); 手动阀(H),其布置成使得所述手动阀将所述发动机端口(L ,N)连接到所述储罐(T)和所述泵(I),并且所述手动阀(H)具有两个打开位置,其中在第一打开位置,所述泵(I)经由管线(F)连接到第一发动机端口(L),并且所述储罐(T)经由管线(G)连接到第二发动机端口(N),并且其中在第二打开位置,所述泵(I)经由管线(G)连接到第二发动机端口(N),并且所述储罐(T)经由管线(F)连接到第一发动机端口(L);和 第一止回阀(1A,8),其布置在所述泵(I)与第二发动机端口(N)之间并且朝着第二发动机端口(N)打开,其特征在于:   活塞(2),其经由管线(E)借助于第一发动机端口(L)中的载荷压力控制第一止回阀(1A,8),使得只要泵压力不超过所述载荷压力,所述第一止回阀就保持关闭;和 第二止回阀(3),其布置成使得只要所述手动阀(H)处于它的第一打开位置 ,所述第二止回阀就将第一发动机端口(L)连接到第二发动机端口(N)并且沿朝着第二发动机端口(N)的方向打开。...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SE 2007-5-11 0701142-21.一种液压阀装置,包括第一发动机端口(L)和第二发动机端口(N),其通向双作用液压马达(D),所述双作用液压马达(D)特别是双作用液压缸;储罐(T)和泵(I);手动阀(H),其布置成使得所述手动阀将所述发动机端口(L,N)连接到所述储罐(T)和所述泵(I),并且所述手动阀(H)具有两个打开位置,其中在第一打开位置,所述泵(I)经由管线(F)连接到第一发动机端口(L),并且所述储罐(T)经由管线(G)连接到第二发动机端口(N),并且其中在第二打开位置,所述泵(I)经由管线(G)连接到第二发动机端口(N),并且所述储罐(T)经由管线(F)连接到第一发动机端口(L);和第一止回阀(1A,8),其布置在所述泵(I)与第二发动机端口(N)之间并且朝着第二发动机端口(N)打开,其特征在于活塞(2),其经由管线(E)借助于第一发动机端口(L)中的载荷压力控制第一止回阀(1A,8),使得只要泵压力不超过所述载荷压力,所述第一止回阀就保持关闭;和第二止回阀(3),其布置成使得只要所述手动阀(H)处于它的第一打开位置,所述第二止回阀就将第一发动机端口(L)连接到第二发动机端口(N)并且沿朝着第二发动机端口(N)的方向打开。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朝着所述储罐(T)的管线(K)上布置有背压阀(4),以便在朝着所述储罐(T)的所述管线(K)中产生一定的阻力。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回阀(1A)布置在所述泵(I)与所述手动阀(H)之间并且朝着所述手动阀(H)打开。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阀(H)具有朝着通向所述储罐(T)的管线(K)打开的敞开中心,其中当所述手动阀处于中间位置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安德森
申请(专利权)人:诺德液压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SE[瑞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