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23166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7 1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液压阀,包括阀体、连接座、封盖、活塞缸、活塞、活塞杆、密封头及复位弹簧,阀体、连接座、活塞缸及封盖由下至上顺次连接,阀体构成有进水腔、出水腔、接通进水腔的进水口、接通出水腔的出水口及接通进水腔和出水腔的封水口,密封头设于进水腔内。连接座与阀体之间构成有排液腔,连接座上构成有接通该排液腔的排液口。活塞设置在活塞缸内且分隔活塞缸构成上下两个腔体,封盖构成有接通活塞缸上腔体的进出油口,复位弹簧设置在活塞缸下腔体内且其两端分别作用于下腔体底部和活塞。活塞杆上端下活塞连接,其下端穿过连接座、排液腔、阀体、出水腔及封水口后与密封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时,能避免活塞缸下腔内出现油水混合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流体通断的机构,具体是液压阀
技术介绍
供水管道中常常采用液压阀来控制水流的通断,现有的液压阀工作时,常常出现活塞缸上腔压力油沿活塞与活塞缸之间的间隙漏入活塞缸下腔内,在阀体导流的情况下,水流也会进入活塞缸下腔内,这导致活塞缸的下腔内形成油水混合,不利用油液的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避免活塞缸下腔内出现油水混合的液压阀。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液压阀,包括阀体、连接座、封盖、活塞缸、活塞、活塞杆、密封头及复位弹簧,所述阀体、连接座、活塞缸及封盖由下至上顺次连接,所述阀体构成有进水腔、出水腔、接通进水腔的进水口、接通出水腔的出水口、以及接通进水腔和出水腔的封水口,所述密封头设于进水腔内,所述连接座与阀体之间构成有排液腔,且连接座上构成有接通该排液腔的排液口 ;所述活塞设置在活塞缸内且分隔活塞缸构成上下两个腔体,所述封盖构成有接通活塞缸上腔体的进出油口,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活塞缸下腔体内且其两端分别作用于活塞缸下腔体底部和活塞;所述活塞杆上端连接于活塞下端面中央部位,其下端依次穿过连接座、排液腔、阀体、出水腔及封水口后与密封头连接。本技术的初始状态时密封头封闭封水口,使得进水腔与出水腔不接通。本技术应用时,当需要开启阀门时,通过进出油口向活塞缸的上腔体注油,上腔体内的油压驱使活塞压缩复位弹簧,活塞向下运动并带动活塞杆向下运动,活塞杆驱使密封头不再封闭封水口,进水腔与出水腔接通,水流从进水腔进入,并经封水口进入出水腔内,然后再从出水口排出;当需要关断阀门时,抽取活塞缸上腔体内的油液,复位弹簧驱使活塞向上运动,带动活塞杆及密封头向上运动,并由密封头封闭封水口。本技术的排液腔用于分隔活塞缸下腔体和阀体的水腔。为了提升排液腔与活塞缸下腔体之间的密封性能,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在位于排液腔顶部的部位向上凹陷构成有填料腔,所述活塞杆穿过该填料腔,且活塞杆与填料腔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填料层。为了防止填料脱落,进一步的,液压阀,还包括设于排液腔内的压盖,所述压盖与连接座连接且封闭填料腔的下端开口,所述活塞杆穿过压盖。为了提升阀体的水腔与排液腔之间的密封性能,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穿过阀体的部位与活塞杆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技术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实现,成本低,本技术通过在活塞缸下腔体与阀体的水腔之间增设的排液腔,并设有接通排液腔的排液口,能避免活塞缸下腔内出现油水混合,而活塞缸下腔泄漏的少量油液及阀体水腔泄漏的水进入排液腔内,并可从排液口排出,活塞缸上下腔体内的油液则可反复利用,节省资源。(2)本技术在关断阀门时由复位弹簧复位来实现关断,操作便捷,省时省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1、阀体,2、连接座,3、封盖,4、活塞缸,5、活塞,6、活塞杆,7、密封头,8、压盖,9、密封填料层,10、进水口,11、出水口,12、进出油口,13、复位弹簧,14、排液口,15、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地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如图1所不,液压阔,包括阔体1、连接座2、封盖3、活塞缸4、活塞5、活塞杆6、密、封头7及复位弹簧13,其中,阀体1、连接座2、活塞缸4及封盖3由下至上顺次连接,阀体I构成有进水腔、出水腔、接通进水腔的进水口 10、接通出水腔的出水口 11、以及接通进水腔和出水腔的封水口,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图1中进水口 10与出水口 11的位置可互换,当进水口 10与出水口 11位置互换后,进水腔与出水腔的位置也互换。本实施例的密封头7设于进水腔内,其用于来封闭封水口。本实施例的连接座2与阀体I之间构成有排液腔,且连接座2上构成有接通该排液腔的排液口 14。本实施例的活塞5设置在活塞缸4内,活塞5分隔活塞缸4内部区域构成位于封盖3与活塞5之间的活塞缸4上腔体、以及位于活塞5与连接座2之间的活塞缸4下腔体。本实施例的封盖3构成有接通活塞缸4上腔体的进出油口 12,复位弹簧13设置在活塞缸4下腔体内且其两端分别作用于活塞缸4下腔体底部和活塞5。本实施例的活塞5、活塞杆6、排液腔、封水口及密封头五者同轴设置,活塞杆6上端连接于活塞5下端面中央部位,其下端依次穿过连接座2、排液腔、阀体1、出水腔及封水口后与密封头7连接。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本实施例的连接座2在位于排液腔顶部的部位向上凹陷构成有填料腔,填料腔也与活塞杆6同轴设置,且活塞杆6穿过该填料腔,活塞杆6与填料腔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填料层9。本实施例通过密封填料层9来密封活塞杆6与连接座2之间的间隙,能进一步减少活塞缸4下腔体的油液进入排液腔内,并能防止排液腔内的水流进入活塞缸4下腔体内。实施例3: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做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本实施例还包括设于排液腔内的压盖8,其中,压盖8与连接座2连接且封闭填料腔的下端开口,活塞杆6穿过压盖8。本实施例在压盖8的作用下,能防止密封填料层9上的填料向排液腔内掉落。实施例4: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实施例3的基础上做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本实施例的活塞杆6穿过阀体I的部位与活塞杆6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5,本实施例的密封圈15可采用橡胶制成。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密封圈15,能提升活塞杆6与阀体I之间的密封性能,进而能减少阀体I水腔内的水流通过活塞杆6与阀体I之间的间隙进入排液腔的量。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液压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I)、连接座(2)、封盖(3)、活塞缸(4)、活塞(5)、活塞杆(6)、密封头(7)及复位弹簧(13),所述阀体(1)、连接座(2)、活塞缸(4)及封盖(3)由下至上顺次连接,所述阀体(I)构成有进水腔、出水腔、接通进水腔的进水口(10)、接通出水腔的出水口( 11)、以及接通进水腔和出水腔的封水口,所述密封头(7 )设于进水腔内,所述连接座(2)与阀体(I)之间构成有排液腔,且连接座(2)上构成有接通该排液腔的排液口(14);所述活塞(5)设置在活塞缸(4)内且分隔活塞缸(4)构成上下两个腔体,所述封盖(3)构成有接通活塞缸(4)上腔体的进出油口(12),所述复位弹簧(13)设置在活塞缸(4)下腔体内且其两端分别作用于活塞缸(4)下腔体底部和活塞(5);所述活塞杆(6)上端连接于活塞(5)下端面中央部位,其下端依次穿过连接座(2)、排液腔、阀体(1)、出水腔及封水口后与密封头(7)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2)在位于排液腔顶部的部位向上凹陷构成有填料腔,所述活塞杆(6)穿过该填料腔,且活塞杆(6)与填料腔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填料层(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液压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连接座(2)、封盖(3)、活塞缸(4)、活塞(5)、活塞杆(6)、密封头(7)及复位弹簧(13),所述阀体(1)、连接座(2)、活塞缸(4)及封盖(3)由下至上顺次连接,所述阀体(1)构成有进水腔、出水腔、接通进水腔的进水口(10)、接通出水腔的出水口(11)、以及接通进水腔和出水腔的封水口,所述密封头(7)设于进水腔内,所述连接座(2)与阀体(1)之间构成有排液腔,且连接座(2)上构成有接通该排液腔的排液口(14);所述活塞(5)设置在活塞缸(4)内且分隔活塞缸(4)构成上下两个腔体,所述封盖(3)构成有接通活塞缸(4)上腔体的进出油口(12),所述复位弹簧(13)设置在活塞缸(4)下腔体内且其两端分别作用于活塞缸(4)下腔体底部和活塞(5);所述活塞杆(6)上端连接于活塞(5)下端面中央部位,其下端依次穿过连接座(2)、排液腔、阀体(1)、出水腔及封水口后与密封头(7)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健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奇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