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流化床处理系统的侧排料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62209 阅读:2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流化床处理系统(10)包括一个产品室(14),一个流体供给系统(16)和一个排料门(12)。产品室(14)有一个顶部开口(20)和一个底部开口(22),流体供给系统(16)有一个其位置可以将第一流体导入产品室的出口(50)。流体供给系统(16)的出口(32)与产品室的底部开口(22)隔开以确定一个排料口,该排料口基本绕产品室的底部开口和流体供给系统的出口延伸。排料门(12)可以移动到盖住排料口的第一位置和露出排料口的第二位置。(*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总的涉及一种流化床处理系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流化床处理系统的侧排料装置。流化床处理系统和方法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应用。例如,可以用流化床处理系统和方法对需进一步处理或排放的湿颗粒进行干燥。流化床处理系统和方法还可以通过在同一颗粒核上均匀涂上多个相同的层来给颗粒涂层。另外,可以用流化床处理系统和方法使颗粒聚集成大颗粒,其中,大颗粒中的原始颗粒还是一样的。在流化床处理系统和方法中,将需处理的颗粒装进一个产品室中,然后使其流化进入一个膨胀室中。如果要给颗粒涂层或粒化,就将一种溶液喷在颗粒上。因为有溶液,所以颗粒要么被涂层要么开始聚集在一起形成更大颗粒。当颗粒在膨胀室中下降时变干,然后回吹上来。持续这样的上下过程直到完成该处理为止,然后颗粒从产品室中排出。已经开发出各种系统和方法来排出颗粒,但是每种系统和方法都有其局限性。比如,一些系统,如授予Nagahama等人的US4354450中公开的一种系统,这里参考了该系统,这些系统用一个靠近流化床处理系统下端的排料管。虽然这些排料管能工作,但是它们提供的出口通道太小不能从流化床处理系统的容器中快速移走颗粒。结果,需要排放颗粒所增加的时间降低了整个流化床处理系统的生产量。这些排料管的小尺寸还使它们更容易阻塞从而导致更长的停工时间。其他系统,如授予Basten的US5115578中公开的一种系统,这里参考了该系统,这些系统有一个带底部流化筛的鼓风系统,该流化筛靠在容器的底部开口上。底部筛支撑容器中的产品,而且可以在底部以下一段距离,以让产品排出。虽然该系统可以工作,但是它有一些缺陷。比如,停留在底部筛上的产品重量非常大。结果,这些系统需要大的昂贵的提升装置,以抬起和降低底部筛和鼓风机,并从容器中移去。这些重量问题限制了可装进容器中进行流化床处理的产品数量,从而限制了整个产量。另一个问题是由于底部筛上超重时间一长,它就不再与容器底部的开口对齐,导致泄露和堵塞。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流化床处理系统,它包括一个产品室、一个流体供给系统和一个排料门。该产品室有一个顶部开口和一个底部开口,该流体供给系统有一出口,该出口的布置可以将第一流体导入产品室。流体供给系统的出口与产品室的底部开口隔开,以确定一个排料口,该排料口基本围绕产品室的底部开口和流体供给系统的出口延伸。排料门可以移到盖住排料口的第一位置和露出该排料口的第二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流化床处理系统,它包括一个产品室和一个排料门。该产品室有一顶部开口和一底部开口,和至少一个靠近底部开口的排料口,排料口基本围绕产品室延伸。该排料门可以移到盖住排料口的第一位置和朝向产品室顶部开口的露出该排料口的第二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产品室中颗粒的流化床处理的方法,该产品室带一顶部开口和一底部开口,一流体供给系统带一个出口,该出口的位置可以将一流体引进产品室,该方法包括几个步骤。首先,将排料门移到盖住排料口的第一位置,排料口基本围绕产品室的底部开口和流体供给系统出口并在它们之间延伸。其次,处理该颗粒,然后将排料门移到第二位置,使排料口露出并允许颗粒从产品室排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产品室中颗粒的流化床处理的方法,该产品室带一顶部开口和一底部开口,一流体供给系统带一个出口,该出口的位置可以将一流体引进产品室,该方法还包括几个步骤。首先,将排料门移到盖住排料口的第一位置,排料口位于产品室内并且基本围绕产品室延伸。其次,处理该颗粒,然后将排料门移到第二位置,使排料口露出并允许颗粒从产品室排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些优点,其中包括迅速容易地从产品室排出颗粒。排料口足够大,因此几乎不会阻塞。另外,由于有较大的排料口,因此流化床处理系统整个产量得以提高,这是因为产品室可以迅速容易地排出颗粒并被再次充满以处理更多颗粒。还有,排料门安装简便、廉价,而且排料门上有很小的重压,因此不易被卡住。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流化床处理系统的截面侧视图;图2A是排料门在关闭位置的产品室的截面侧视图;图2B是排料门在打开位置的产品室的截面侧视图;图3是产品室的截面顶视图4A是一个带侧排料装置的产品室的截面图,侧排料装置包括在关闭位置的排料门;图4B是带部分侧排料装置的产品室的局部截面图,侧排料装置包括在打开位置的排料门。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带侧排料装置11的流化床处理系统10,如涂层机,成粒机,或干燥机。流化床处理系统10包括一个产品室14,一个流体供给系统16,一个排料口18,和一个排料门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些优点,包括提供快速容易的方式使颗粒从产品室14中排出,由此增加了流化床处理系统10的整个产量,并提供一个侧排料装置11,它安装简单、廉价,使用时不容易偏离方向。参考图1,2A,2B,3,和4A,产品室14有一个顶部开口20和底部开口22,该室用来保留流化床处理系统10中处理过的颗粒P。对颗粒的处理包括涂层、粒化、或干燥。在该具体实施例中,产品室14为一个从顶部开口20向下向内倾斜的漏斗形状,当然需要时产品室14可以为其他形状,比如部分锥形,还可以是直的或按其他方向从顶部开口20向底部开口22倾斜的形状。法兰24靠近顶部开口20处从产品室14伸出,它用来将产品室14固定到膨胀室上,当然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连接件。参考图1,流体供给系统16包括一个吹风机28和一个带出口32的导管30,出口32的布置可以将流体经过底部开口22按图1箭头所示的方向导入产品室14中。在该具体实施例中,筛子34穿过出口32与导管30连接,当然筛子34可以连接到别处,如穿过底部开口22与产品室14连接。筛子34有合适的筛目尺寸以支撑颗粒P。流体供给系统16还可以包括加热器36,加热器36为处理颗粒P而将流体加热到合适的温度。在该具体实施例中,流体供给系统提供的流体是空气,当然需要时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流体。参考图1,2A,和2B,一排料口18限定在流体供给系统16的导管30的出口32和产品室14的底部开口22之间并基本绕它们延伸。排料口18为颗粒P迅速从产品室14的几乎所有侧排出提供一个通道。虽然在该具体实施例中,排料口18位于导管30的出口32和产品室14的底部开口22之间,但排料口18可以位于别处,比如在产品室14内靠近底部开口22。如果排料口18在产品室14中,那么产品室14可以在靠近底部开口22处与流体供给系统16的导管30的出口32连接,筛子34可以在底部开口22上方与产品室14连接,而不是在导管30的出口32上方。另外,虽然该具体实施例示出一个排料口18,但是流化床处理系统10可以有多个排料口18,只要多个排料口18基本绕产品室14延伸。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之一是,由于排料口18绕产品室14延伸,所以产品室14中的颗粒P可以容易、快速地排出。结果,可以增加流化床处理系统10的产量,因为可以比现有系统更快地再次给产品室装料,再开始下一个流化床处理过程。参考图1,收集室38与产品室14连接并且位于排料口18周围。当排料口18打开时,收集室38接收来自产品室14的颗粒P。参考图1,2A,2B,4A,和4B,侧排料装置11包括排料门12和提升装置40,排料门12安在产品室14的内部,提升装置40可以将排料门12移到盖住排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化床处理系统,包括: 一个带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的产品室; 一个带出口的流体供给系统,该出口的布置可以将第一流体导入产品室,流体供给系统的出口与产品室的底部开口隔开以确定一个排料口,该排料口基本围绕产品室的底部开口和流体供给系统的出口延伸;和 一个排料门,该门可以移到盖住排料口的第一位置和露出该排料口的第二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斯扎德布朗安蒂科索拉伊罗马斯科南
申请(专利权)人:金内克国际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