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尹吉元专利>正文

一种先进的水再生处理方法及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561640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先进的适于处理污水及废水的水再生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流量控制槽和序批式反应槽,空间上与上述流量控制槽相分割,执行通风-沉淀-排出工艺,以净化处理进水。该装置包括:厌氧槽、缺氧槽及间歇定量供应槽,空间上相分割设置于上述流量控制槽和序批式反应槽之间;溢流管;原水分配供应装置,包括原水泵及原水移送管;进水供应装置,包括进水泵及进水供应管;淤泥反送单元,包括淤泥泵及淤泥反送管;控制器,电连接至上述原水分配供应装置、进水供应装置及淤泥反送装置的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及废水再生处理装置及方法,尤其是一种提高对所 流入的污水及废水流量、污染浓度及温度变化的应对能力,极大地提高消除 包含于所流入污水及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氮(N)、磷(P)等营养盐类的 能力,不受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维持净化水稳定的水质,从而可用作再生 水(中水)的污水及废水再生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而言,污水及废水处理设施采用利用微生物以生物学的方法去除污 染物的活性污泥法。现有活性污泥法,在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方面具有稳定的处理结果,但氮(N)和磷(P)等营养盐类的去除效率不尽如人意。因此,为提高除有机污染物之外,其他营养盐类的去处效率,开发出各种生物学再 生处理方法。在各种生物学再生处理方法中,A2/0 (Anaerobic/Anoxic/Aerobic)处理 方法和序批式反应槽(S叫uencing Batch Reactor; SBR)处理方法,将生物 反应槽分为厌氧状态(槽)、缺氧状态(槽)及有氧状态(槽)运行,提高 有机污染物和氮(N)和磷(P)等营养盐类的去处效率。A2/0处理方法是 用隔断将多个生物反应槽分为厌氧槽、缺氧槽及有氧槽,而SBR处理方法 是用一个生物反应槽,按不同的时间改变运行条件,从而分时形成厌氧状态、 缺氧状态及有氧状态。图1为现有A2/0系列污水处理装置工程图。如图所示,AVO系列污水 处理装置,包括用隔断空间上分割而成的厌氧槽20、缺氧槽30及有氧槽10。 另外,流经上述有氧槽10的进水,在沉淀槽40沉淀异物之后排出到外部。此时,在上述沉淀槽40产生的污泥,再次流入厌氧槽20重新进行处理。 另外,为提高氮的去除效率,在上述有氧槽10将氨态氮转换成硝酸盐氮之后,利用内部反送泵反送到缺氧槽30。上述A2/0系列污水处理装置,不仅 其生物反应槽空间上相互分割,且另行具备沉淀槽,因此存在其安装面积过 大的问题。图2为现有序批式反应槽(SBR)系列污水处理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如 图所示,上述SBR系列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一个生物反应槽80。另外,上述 生物反应槽80,按不同时间分为厌氧状态、缺氧状态及有氧状态。因此,与 A2/0系列污水处理装置相比,上述序批式反应槽系列污水处理装置所需场 地面积少,而且因无需内部反送,因此可省略反送泵和反送线等,因此,可 简化其结构。一般而言,利用序批式反应槽的污水处理方法,将一个生物反应槽按不 同时间区分为通风工艺——沉淀工艺——排出工艺,在一个反应槽内反复进 行硝化和反硝化反应。例如,具有在通风工艺中发生硝化反应,而在沉淀工 艺中发生反硝化反应的结构。如上所述,SBR处理方法因将一个生物反应槽按不同时间区分为有氧状 态、厌氧状态及缺氧状态运行,因此,为了到达纯粹的有氧状态、厌氧状态 及缺氧状态,各工艺至少需要一定的维持时间。艮P,为利用SBR处理方法获得一定的水质,需维持各工艺所需时间。 因此,为维持各工艺所需时间,流入生物反应槽的原水的流入量需保持恒定。 但是,因事实上从外部流入的原水的量不恒定,根据原水的流入量,各工艺 反应时间过短或过长,因此存在无法获得所需水质的问题。另外,在原水本身的污染浓度改变或空气温度变化的情况下,这样的现 象将变得更加严重。例如,原水的污染浓度提高或空气温度降低时,各工程 所需时间变长,而与此相反,原水的污染浓度降低或外部温度身高,则各工程所需时间变短。因此,需根据原水的负荷调节供应至生物反应槽的原水的 流入量,但现有技术不具备这样的功能。在现有SBR工艺中,若原水的流量或负荷临时增加,则因消化反应时 间和反硝化反应时间的不足,不能正常处理氮,另外,需提供充足的脱磷时 间以进行脱磷反应,但若因硝化反应的缺氧状态直接转换为厌氧状态而降低 脱氮效率,则在其后的有氧状态中,磷的过度摄取率也将大大降低,从而降 低磷的去除效率。另外,相反地,若维持一定时间的流量低负荷状态,则不 能供应充足的基质,而这将导致微生物的分解,从而不仅不能进行再生处理, 甚至不能进行有机物处理,结果导致二次污染,只能重新试运行污水处理场 来恢复微生物活性。如上所述,在现有SBR处理方法中,污水及废水连续流入生物反应槽,但不具备对其进行控制的手段,因此,生物反应槽的有氧、厌氧及缺氧状态, 随原水的流入量、原水的水质负荷量及空气的温度变化,很难维持各工艺所需的纯粹有氧状态、厌氧状态及缺氧状态。因此,现有SBR处理方法只在 理论上可型,但在现实中,无法在现场根据随时变化的原水的流入量、水质 负荷及空气进行稳定的水处理。本专利技术人以多年的现场经验为基础提出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对现有序批式 反应槽(SBR)处理方法和A2/0处理方法及接触氧化法取长补短,提供可 大大提高有机污染物和营养盐类的去除效率的生物学再生处理方法及装置 (AWRS)。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先进的水再生处理 方法及装置(AWRS),将现有序批式反应槽(SBR)处理方法和A2/0处理 方法结合为一体,通过在流量控制槽和序批式反应槽之间,设置空间上相分割的厌氧槽和缺氧槽,以更稳定地处理现有单靠序批式反应槽时表现不稳定 的有机物处理,与此同时,利用空间上相分割的厌氧槽和缺氧槽,更加完善 脱氮反应和脱磷处理,提高氮(N)、磷(P)等营养盐类的处理效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先进的水再生处理方法及装置(AWRS),将现有序批式反应槽(SBR)处理方法和A2/0处理方法结合为 一体,通过在流量控制槽和序批式反应槽之间设置空间上相分割的厌氧槽和 缺氧槽,提高有机物和营养盐类的处理效率的同时,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原水 连续流入所导致的问题,在缺氧槽和序批式反应槽之间,设置间歇定量供应 槽,向序批式反应槽间歇地定量供应原水,以应对原水的流量、水质负荷及 空气温度,稳定地进行处理。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先进的水再生处理方法及装置(AWRS),包括具有无动力搅拌功能的序批式反应槽,通过设置于序批式 反应槽前端的间歇定量供应槽所供应的进水的一部分,以洒水方式供应至序 批式反应槽的水表面,而上述进水的剩余部分供应至序批式反应槽的底面, 从而无需额外的动力即可充分搅拌进水。本专利技术的还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先进的水再生处理方法及装置(AWRS),包括具有进水稳定接触室的序批式反应槽,通过间歇定量供应 槽供应的进水的一部分,供应至序批式反应槽的底面,而在反应槽内设置被 隔断分割且其内部被过滤材料(介质)填充的进水稳定接触室,并通过上述 进水稳定接触室供应原水,从而利用附着于介质的生物膜,有效处理以高浓 度或低浓度(流量高负荷或低负荷)流入的有机物或营养盐类,以应对原水 的流量、水质负荷及空气温度,稳定地进行处理。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先进的水再生处理方法及装置(AWRS),为提高随流量变化的负荷应对能力,在高负荷时可连续流入, 在低负荷时也可进行稳定的再生处理,从而使原水间歇定量流入,与此同时,根据流量的负荷变化转换运行周期,从而极大地提高处理效率并提高设备维 护的便利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先进的水再生处理方法及装置 (AWRS),包括流量控制槽,储备所流入的原水并根据所需要的量排出 原水;序批式反应槽,空间上与上述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于处理污水及废水的先进的水再生处理装置,包括:流量控制槽,储备所流入的原水并根据所需要的量排出原水;序批式反应槽,空间上与上述流量控制槽相分割,反复执行通风-沉淀-排出工艺,以净化处理包含于进水的包括有机物和氮(N)、磷(P)的营养盐类,并排出其上清水;其特征在于,包括: 厌氧槽、缺氧槽及间歇定量供应槽,空间上相分割设置于上述流量控制槽和序批式反应槽之间; 溢流管,使所述进水通过上述流量控制槽、厌氧槽、缺氧槽及间歇定量供应槽流向上述序批式反应槽; 原水 分配供应装置,包括原水泵及原水移送管,以将储备于上述流量控制槽中的原水分配供应至上述厌氧槽、缺氧槽及间歇定量供应槽; 进水供应装置,包括进水泵及进水供应管,以将储备于上述间歇定量供应槽的进水供应至上述序批式反应槽; 淤泥反送装置 ,包括淤泥泵及淤泥反送管,以将沉淀于上述序批式反应槽的淤泥反送至上述厌氧槽、缺氧槽及间歇定量供应槽; 控制器,电连接至上述原水分配供应装置、进水供应装置及淤泥反送装置的泵,上述流量控制槽、厌氧槽、缺氧槽、间歇定量供应装置及序批式反应槽 的水位计,及上述序批式反应槽内的散气装置和上清水排出装置及各种控制阀门,以控制原水、进水、淤泥及净化水的流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吉元
申请(专利权)人:尹吉元京水环境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