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光浩专利>正文

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23039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包括内设有分隔壁的生物反应器,所述分隔壁将生物反应器分为缺氧室和膜反应室,所述分隔壁开设有连通所述膜反应室与缺氧室的通道,污水由所述缺氧室进入,经过缺氧室和膜反应室处理后由膜反应室排出,所述缺氧室对污水进行反硝化处理,所述膜反应室用于对污水进行硝化反应脱氮和去除有机质,所述膜反应室包括膜组件以及空气扩散器,所述膜组件包括平板膜以及设于平板膜上的尼龙网膜。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采用所述系统的污水处理方法。该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通过尼龙网膜的过滤作用,可节省处理过程所需的能耗;而且,膜不容易产生阻塞,从而节省清洗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工艺,尤其涉及一种采用生物反应膜组件的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或企业对绿色环保和节约资源等的需求,污(废)水处理变得越来越受 到大众的重视。目前较为有效可行的污水处理通常采用生物处理方法。例如,传统的生物 处理工艺使用二次沉淀池来对污水进行处理。然而,在进行污水处理时,污水在经过生化反 应后,还需要经过二次沉淀池沉淀后才可排放,造成污水处理的过程较长。另外,采用二次 沉淀池的处理工艺占地面积大,投资成本高。尤其是当运行泥龄较高时,这会导致不良的污 泥沉淀性。因此,这种处理系统及工艺并不适宜用于人口密集的地域。 近年来,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简称MBR)技术逐渐成为主流处理 工艺。M服的工艺特点是将活性污泥的生物降解处理与膜的固液分离相结合,取代常规的沉 淀、过滤技术,并使处理后的水质直接达到(优于)排放标准的水平。膜生物反应器具有许 多明显优势,例如具有系统处理效率高、高负荷率、占地面积小、—排水质量高及污泥终产物 量低等优点。 典型的膜生物反应器包括膜组件和生物反应器,大量的微生物(活性污泥)在膜 生物反应器内与基质(废水中的可降解有机物等)充分接触,通过氧化分解作用进行新陈 代谢以维持生长、繁殖,同时使有机污染物降解,膜组件通过机械筛分、截留等作用对废水 和污泥混合液进行固液分离,生物处理系统和膜组件的有机结合,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出水 水质和运行的稳定性,还延长了大分子物质在生物反应器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使之得到最 大限度的降解,并加强了系统对难降解物质的去除效果。 按照膜组件和生物反应器的相对位置,M服主要有两种构型浸没式和交流式(有 时称旁流式或分置式)。交流式膜反应器主要应用于工业废水的处理,易于膜的清洗和更 换,但动力消耗较高。与交流式膜反应器相比,浸没式膜反应器最大的特点是运行能耗低, 且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等优点,并可用于大规模的污水处理厂,这也是浸没式膜反应器得 以广泛应用的原因。目前世界上大多数采用浸没式MBR。 传统的膜组件中的膜采用微滤/超滤膜,微滤的孔径约为0. 1微米,超滤膜的孔径 大约在0. 001-0. 01微米之间。由于微滤/超滤膜孔径较小,能有效地阻止细菌、病毒等,以 促进出水水质,从而能够起到消毒、去除致病的微生物的作用。然而此种微滤/超滤膜组件 的投资成本高且能耗较大,此限制其得到更加广泛的使用。因此,后来出现粗孔膜的使用, 例如合成纤维制成的无纺布或非织布,这种膜主要利用二次过滤层,即随着膜过滤时间加 长在其表面形成的沉积物,这种二次过滤层实现膜的实际有效过滤功能。然而,通常,随着 越来越多的生物质沉积于膜表面,这种二次过滤层会变得越来越厚,最终导致膜阻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成本低、能耗低的的污水处理系统。 以及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处理方法。 —种污水处理系统,其包括内设有分隔壁的生物反应器,所述分隔壁将生物反应 器分为缺氧室和膜反应室,所述分隔壁开设有连通所述膜反应室与缺氧室的通道,污水由 所述缺氧室进入,经过缺氧室和膜反应室处理后由膜反应室排出,所述缺氧室对污水进行 反硝化处理,所述膜反应室用于对污水进行硝化反应脱氮和去除有机质,所述膜反应室包 括膜组件以及空气扩散器,所述膜组件包括平板膜以上述污水处理系统的及设于平板膜上 的尼龙网膜。以及,一种采用上述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污水导入缺氧室内,使污水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反硝化处理; 经缺氧室处理的污水进入膜反应室,通过空气扩散器向膜反应室内曝气,提供溶 氧给膜组件,使得污水进行硝化反应脱氮和有机质的去除; 膜反应室处理后,排出处理后的水及污泥。 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通过尼龙膜的过滤作用,在进行污水 处理时,不需要很大的曝气量反冲,曝气强度低,较传统膜工艺节省能耗;而且,膜不容易形 成阻塞,从而节省清洗成本。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污水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含硫酸根废、污水处理方法运行过程中的混合液悬浮固体 (MLSS)随运行时间变化曲线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含硫酸根废、污水处理方法运行过程中的水流流速和流量 随运行时间变化曲线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含硫酸根废、污水处理方法运行过程中的水的pH值随运行 时间变化曲线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含硫酸根废、污水处理方法运行过程中的水温随运行时间 变化曲线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含硫酸根废、污水处理方法运行过程中的进水与出水中的 总悬浮物固体(TSS)浓度以及TSS去除效率随运行时间变化曲线图。 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含硫酸根废、污水处理方法运行过程中的进水与出水中的 化学需氧量(C0D)以及COD去除效率随运行时间变化曲线图。 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含硫酸根废、污水处理方法运行过程中的进水与出水中的 生物需氧量(B0D)以及BOD去除效率随运行时间变化曲线图。 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含硫酸根废、污水处理方法运行过程中的进水与出水中的 总有机氮(TKN)浓度以及TKN去除效率随运行时间变化曲线图。 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含硫酸根废、污水处理方法运行过程中的进水与出水中 的NH4-N浓度及其去除效率随运行时间变化曲线图。 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含硫酸根废、污水处理方法运行过程中的进水与出水中的氮化物浓度及其去除效率随运行时间变化曲线图。 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含硫酸根废、污水处理方法运行过程中的进水与出水中 的硝酸盐浓度随运行时间变化曲线图。 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含硫酸根废、污水处理方法运行过程中采用反冲洗前后 的膜透压力(TMP)随运行时间变化曲线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 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 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污水处理系统10包括依次连通的均质池12、内设有 分隔壁13的生物反应器14以及出水池16,分隔壁13将生物反应器14分为缺氧室15和膜 反应室17,分隔壁14开设有连通膜反应室17与缺氧室15的通道,即开口 18。 本实施例中,在原始污水进入均质池12之前先经过一个格栅11进行初滤,以去除 颗粒大的杂物。格栅11的孔径约为2-5毫米,优选为3毫米。经过格栅11初滤后的污水进 入均质池12,然后进入缺氧室15,经过缺氧室15和膜反应室17处理后的水排入出水池16, 而污泥则由膜反应室17的底部排出。另外,可分别在经过格栅11初滤后设置进水取样器 112,以对处理前的污水的各种指标进行测定,而在出水池16的出口设置出水取样器162, 以对处理后的污水的各种指标进行测定,从而可以将处理前后的污水各项指标进行处理效 果评估。 具体地,缺氧室15中含有微生物活性污泥,用于对污水进行反硝化处理。进一步, 缺氧室15还可设置搅拌混合器,以促进污水与污泥的混合,增加处理效率。膜反应室17,也 就是好氧池,其用于硝化反应脱氮和去除有机质,包括膜组件172以及空气扩散器174,膜 组件172包括平板膜以及设于平板膜上的尼龙网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包括内设有分隔壁的生物反应器,所述分隔壁将生物反应器分为缺氧室和膜反应室,所述分隔壁开设有连通所述膜反应室与缺氧室的通道,污水由所述缺氧室进入,经过缺氧室和膜反应室处理后由膜反应室排出,所述缺氧室对污水进行反硝化处理,所述膜反应室用于对污水进行硝化反应脱氮和去除有机质,所述膜反应室包括膜组件以及空气扩散器,所述膜组件包括平板膜以及设于平板膜上的尼龙网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光浩
申请(专利权)人:陈光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