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A2O工艺的竖向流实现方法及其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4322012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竖流式污水处理A2O工艺的实现方法及其结构,由缺氧、厌氧、好氧、沉淀四个区域按三个大的同心圆立体结构组成,在缺氧区的外墙上设有回流缝,并设置提升搅拌机和曝气装置,将常规A2O工艺的几个池体采用立体方式有机融合到一起,通过提升搅拌机和回流缝实现水和活性污泥的回流,实现水和活性污泥在缺氧、厌氧、好氧过程的循环,达到同时去除BOD5、氨氮、总氮、总磷的目的,而不需要像常规A2O工艺的一样设置两套回流泵,同时也解决了常规A2O工艺池体数量多,结构松散占地面积大和回流管路、阀门数量多的缺点,可以非常灵活的使用与中小水量的污水处理工程,提高其出水水质,并大大提高A2O工艺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过滤工艺,具体是一种竖流式的A20工艺,将常规A20工艺的 各个单独的工艺构筑物有机融合在一个反应池内,将常规平流式^0工艺更改为竖向流方 式的方法及结构。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分为有机物污染污水处理和无机物污染污水处理两种,有机物污染污水 处理的主要去除物是水中的B0D5、氨氮、总氮、总磷等有机污染物质,而且污水中经常是同 时含有超标的这些污染物。 在这几种污染物质中,BOD5和氨氮需要采用好氧的过程由水中的活性污泥进行吸 收降解;总氮需要将经过好氧处理的污水再通过一个缺氧的环境,由该环境中的活性污泥 中进行反硝化作用去除;而总磷的去除则需要将水中的活性污泥在好氧、厌氧的环境之间 进行循环,在厌氧环境中这些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释放其细胞中的磷,而在好氧环境中则 吸收磷,在厌氧环境中释放磷的程度越彻底,其循环到好氧环境时对磷的吸收量越大,对总 磷的去除效率越高。可以看出要同时去除这些污染物,需要在污水处理工艺中具有缺氧、厌 氧和好氧这三个过程,并使污水和活性污泥在这三个过程中进行循环去除总氮主要是污 水在缺氧、好氧两个过程中循环,而去除总磷则主要是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在厌氧、好氧两 个过程中循环。对污水处理来说,要同时实现这个过程是比较复杂的,相对应的工艺称为 fO工艺,即缺氧(A)、厌氧(A)、好氧(0)三个过程的组合,在实际应用中,是分别建三个独 立的反应池以及一个沉淀池,各池之间通过管道连接,缺氧或厌氧池在最前端,好氧池在后 端,好氧池的出水一部分通过泵回流至缺氧池进行去除总氮的反应过程,另一部分经沉淀 池分离污泥(微生物)和水,分离出来的水排放,污泥(微生物)通过泵回流到厌氧池进行 去除总磷的反应过程,在缺氧和厌氧池中设水下搅拌机,将回流的水(泥)和进水进行搅拌 使其均匀混合。 这种A20工艺目前在较大水量的市政污水厂中应用广泛,效果也较好,但在某些 水量较小,污水处理占地面积有限的环境中,因其构筑物多、结构分散、占地面积大、设备较 多(搅拌机、回流泵)、外部管道多等特点就变成了缺点,限制了这种工艺的应用;而另一方 面,较小水量的污水处理也一直没有一种合适的、能够达到A20工艺处理效果的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立体结构,设备管道少的竖流式A20工艺,克服 A勺工艺应用于中小水量处理的限制,利用搅拌设备的提升作用实现缺氧、厌氧、好氧环节 间水和活性污泥的回流,减少A20工艺的设备管道数量。 本专利技术污水处理fO工艺的竖向流实现方法及其结构,包括池体、设置于池内的提 升搅拌机和曝气装置,池体结构的主要专利技术特点为池体由缺氧、厌氧、好氧、沉淀四个区域 按三个大的同心圆立体结构形式组成,缺氧区和厌氧区呈上下结构位于池体中间,缺氧区3在下方,厌氧区在上方;好氧区在缺氧和厌氧的外围;沉淀区在好氧区的外围,在缺氧区和 沉淀区、好氧区的隔墙与外围池体之间设回流缝;在缺氧区和厌氧区内设一台机械搅拌机, 在好氧区设曝气装置。 利用上述池体结构实现的竖向流A20工艺,其特征是污水首先进入整个池体中间 下部的缺氧区,与回流的水和活性污泥在缺氧区由机械搅拌机混合进行缺氧反硝化反应, 并通过搅拌机的搅拌将污水与泥的混合液由缺氧区提升至上方的厌氧区进行厌氧释磷反 应,厌氧区的水自流依次经过外围的好氧曝气区和沉淀区,一部分经过好氧曝气的水和沉 淀污泥在重力及缺氧区搅拌机搅拌抽吸的双重作用下,沿池壁下滑回流至缺氧区与污水进 水混合反应。如此使原水、好氧曝气后的水、活性污泥在搅拌机的提升作用下,在竖向结构 上循环与缺氧、厌氧、好氧环境之间,实现同时去除B0D5、氨氮、总氮和总磷的作用,水和污 泥的回流量可以通过调整缺氧区提升搅拌机的转速进行控制。 本专利技术将常规fO工艺的几个池体采用立体方式有机融合到一起,通过设置提升 搅拌机和回流缝,实现水和活性污泥的回流,不需要像常规A20工艺的一样即设置搅拌机又 要设置两套回流泵,同时也解决了常规A勺工艺池体数量多,结构松散占地面积大和回流 管路、阀门数量多的缺点,可以非常灵活的使用与中小水量的污水处理工程,提高其出水水 质,并大大提高A20工艺的使用范围。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竖向流A20工艺池体俯视平面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竖向流A20工艺池体剖面图; 图3、图4为可实现脱离磷除氮的A^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即缺氧(A)、厌氧(A)、 好氧(0)三个过程的两种组合形式。 图1和图2中各部分为原水进水管l,进水分配区2,缺氧反应区3,提升搅拌机 4,厌氧反应区5,曝气反应区6,曝气装置7,沉淀区8,泥水回流缝9,处理后出水管10,剩余 污泥排放管11。 图3和图4中为具有脱磷除氮功能的A20污水处理工艺的两种污水处理流程。流 程主体为三个独立的反应池以及一个沉淀池,各池之间通过管道连接,缺氧或厌氧池在最 前端,好氧池在后端,好氧池的出水一部分通过泵回流至缺氧池进行去除总氮的反应过程, 另一部分经沉淀池分离污泥(微生物)和水,分离出来的水排放,污泥(微生物)通过泵回 流到厌氧池进行去除总磷的反应过程,在缺氧和厌氧池中设水下搅拌机,将回流的水(泥) 和进水进行搅拌使其均匀混合。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l-2,本专利技术竖向流fO工艺,包括位于中心下部的缺氧反应区3,缺氧反应 区的进水管1接入处设有进水分配区2,缺氧反应区3的上面是厌氧反应区5,提升搅拌机4 安装于缺氧反应区3和厌氧反应区5内,厌氧反应区5的外围是曝气反应区6,反应区6的 下部设有曝气装置7,反应区6的外围是沉淀区8,处理后出水管10由沉淀区8接出,缺氧 反应区3的外墙上设回流缝9,该回流缝将缺氧反应区3和曝气反应区6、沉淀区8连通起来,在缺氧反应区3的下部,设剩余污泥排放管11。 以一个完整的循环过程说明该竖向流A20工艺实现的方法。污水进水管1通过进 水分配区2均匀的进入缺氧反应区3内,提升搅拌机4不断搅拌,使进水管1内的污水同经 回流缝9回流的水和污泥充分混合,这部分回流的水在反应区3的缺氧环境中进行缺氧反 硝化反应,去除水中的总氮;搅拌机4的搅拌同时起到提升的作用,将混合的泥水由缺氧反 应区3提升至厌氧反应区5,混合泥水中的活性污泥在反应区5的厌氧环境中进行厌氧释 磷过程;完成厌氧释磷过程后,混合泥水自流进入外围的曝气反应区6,反应区6的下部设 有曝气装置7,不停的曝气提供溶解氧,混合泥水在反应区6的好氧环境中进行生物氧化反 应,将污水中的B0D5生物降解成去除,将污水中的氨氮氧化成为可通过缺氧反硝化过程去 除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反应区6内进行好氧反应的泥水一部分自流进入最外围的沉淀 区8进行泥水分离,另一部分则在缺氧反应区3内提升搅拌机4的提升抽吸作用下,通过回 流缝9回流至缺氧反应区3进行反硝化反应;沉淀区8内的泥水在重力作用下进行分离,清 水通过处理后出水管10排出,污泥则沉降下来通过回流缝9回流进入缺氧反应区3内与进 水管1进来的原污水和曝气反应区6回流回来的泥水共同进行混合反应,并重复以上的循 环过程,整个系统运行所产生的剩余污泥通过剩余污泥排放管11排出。权利要求一种竖流式污水处理A2O工艺,包括池体、设置于池内的提升搅拌机和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竖流式污水处理A↑[2]O工艺,包括池体、设置于池内的提升搅拌机和曝气装置,其特征是:池体由缺氧、厌氧、好氧、沉淀四个区域按三个大的同心圆立体结构形式组成,缺氧区和厌氧区呈上下结构位于池体中间,缺氧区在下方,厌氧区在上方;好氧区在缺氧和厌氧的外围;沉淀区在好氧区的外围,在缺氧区和沉淀区、好氧区的隔墙与外围池体之间设有回流缝;在缺氧区和厌氧区内设有一台机械搅拌机,在好氧区设有曝气管路及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昌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清泉水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