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钓用浮子的浮力调整方法及使用的垂钓用浮子技术

技术编号:45428 阅读:4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能容易且正确地调整浮力的钓鱼用浮子的浮力调整方法及其钓鱼用浮子。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了调整浮子的浮力,把主坠子配置在浮子主体的下部,并把多个粒状坠子装入浮子主体和主坠子之间,以此结构可提供一种简便地调整浮力的方法以及基于用这种方法的钓鱼用浮子。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例,则是提供一种:在中间形成穿线孔的通孔浮子中,在线贯通孔的周围形成向上下延伸的环状空隙部,并在该空间部中装入多个粒状坠子或固体坠子的钓鱼用浮子。(*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Buoyancy adjusting method of float for fishing and float used for fishing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buoyancy adjusting method of a fishing float capable of adjusting the buoyancy force easily and correctly, and a fishing float. According to the invention, in order to adjust the buoyancy of the float, the main body of the lower part of the float pendant configuration, and between the multiple subject and main float loaded granular pendant pendant, this structure can provide a simple method to adjust buoyancy and float by this method based on fishing. According to other embodiment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a through hole is formed in the middle of a threading hole, online through hole formed around the annular gap extends upwards and downwards, and in the space of a plurality of granular solid or pendant pendant fishing flo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垂钓用浮子的浮力调整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垂钓用浮子。使用浮子钓鱼时,由于浮子易随潮流起伏不易受侧风影响等,常使用通孔浮子。通孔浮子一般呈椭圆形。其中心位置上设穿线孔,底部设置用来使通孔浮子直立于水面的坠子。垂钓用浮子常用塑料或木材等为原材料,然而木材的质地不均匀,因此用木材做的各个垂钓用浮子的浮力各不相同,尤其是单单用木材制成的类似橡子形或椭球状的直径大、高度低的垂钓用浮子,因质地不均匀,各个浮子的浮力相差很大。因此,为了使垂钓用浮子均匀地浮起,要准备多种坠子,从中选择最适合于装于浮子本体上的坠子,并把这坠子装在浮子本体的下部。然而,这样的浮力调整方法必须准备多种坠子,不仅选择坠子费时间,而且为了进行浮力微调,还要进一步增加坠子种类,从而使成本提高。而且使用方法也是一种,因此要准备多种通孔浮子以适用于不同对象的鱼。此外,白天钓鱼和傍晚钓鱼时,辨清浮子的方法不同,因此必须准备通孔浮子以适应这种情况。其结果就必须准备多种通孔浮子。另一方面,制造厂也必须按照这些要求,制造多种通孔浮子,这就需要逐一分别制造,事前配齐种类极多的通孔浮子。尤其是用塑料等制造通孔浮子时,需用金属模子,为此就需要配齐多种金属模子。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这种情况,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准备多种坠子,且能简易地调整浮力的垂钓用浮子的浮力调整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垂钓用浮子。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一个通孔浮子可作二种用途。在某些情况下,其组成部件也能在外形不同的其它的通孔浮子中使用的通孔浮子。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1技术方案所述的垂钓用浮子的浮力调整方法,是一种通过在其下方配置坠子,并调整该坠子来调整钓鱼用浮子的浮力,上述坠子由配置在浮子主体下部的主坠子及以规定量装入到在该主坠子上部形成的空隙部中的粒状坠子组成。本专利技术第2技术方案所述垂钓用浮子的浮力调整方法,在浮子结构上要做到,在浮子本体下部中央配置主坠子,在中部中央形成空隙部,与该空隙部上端间留出间隙,从下端起设置中央导管,该中央导管在上部设有与上述中央导管同轴心且与上述空隙部相通的通孔。把略微从中央导管上端突出的导向构件从底部装入到上述结构的浮子本体的上述中央导管中,从上部通孔放入规定量的粒状坠子,拔出上述导向构件,把芯体装入该浮子本体的中央。本专利技术第3技术方案所述垂钓用浮子的浮力调整方法,在浮子结构上要做到,在浮子本体下部中央配置主坠子,在中部中央形成空隙部,从在中央上下装有芯体的浮子本体的斜上部形成的小口径孔,装入规定量的粒状坠子。浮力调整后,封闭上述小口径孔。本专利技术第4技术方案所述垂钓用浮子的结构为,在浮子本体下端配置主坠子。在该主坠子上部的空间部配置规定量的粒状坠子。本专利技术第5技术方案所述的通孔浮子的结构为,在其中心位置有穿线孔的通孔浮子中,在上述穿线孔的周围形成向上下扩展的环状空隙部,以在该环状空隙部内按规定量装入多个粒状坠子。本专利技术第6技术方案所述的通孔浮子的结构为,在其中心位置有穿线孔的通孔浮子中,在上述穿线孔的周围形成向上下扩展的环状空隙部。在该环状空隙内配置可上下移动的固体坠子。本专利技术第5、第6技术方案所述的通孔浮子的进一步特点是中通孔浮子被分割成由配置在沿上下方向中央外的木制的筒体构成的浮子中央部以及配置在该浮子中央部上下处的浮子上部及浮子下部这样三部分组合而成,而且在上述浮子上部及浮子下部的内侧,分别设有在装配时连接形成上述穿线孔的导管部和上述环状空隙部的侧壁部。本专利技术第5、第6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方案所述的通孔浮子的进一步特点是,由形状不同的浮子上部和浮子下部构成。根据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1~3所述的垂钓用浮子的浮力调整方法,由于是把规定量的粒状坠子装入在位于浮子本体下部的主坠子的上部形成的空隙部来进行调整,因此通过改变装入的粒状坠子的数量,就能细微地调整浮力,而且只要准备主坠子及粒状坠子就足够了。根据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2所述的垂钓用浮子的浮力调整方法,其浮子本体的结构为,在主坠子的上部形成空隙部,与上述空隙部的上端留出间隙、从下端设置中央导管。而且在上部设有与上述中央导管轴心对准且与上述空隙部连通的通孔,把略微从中央导管上端突出的导向构件,从底部装入到上述结构的浮子本体的上述中央导管中,因此如果从上部的通孔放入规定量的粒状坠子,粒状坠子由导向构件引导不会从底部漏出而进入空隙部。粒状坠子装好后,就把上述导向构件拔掉。这时,因为设置了中央导管,因此装入的粒状坠子不会从底部漏出。然后,再把芯体装入到浮子本体的中央,这样,在浮子本体内部形成的空隙部就被密封起来。根据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3所述的垂钓用浮子的浮力调整方法,由于在下部中央的主坠子的上部形成空隙部,并从在浮子本体的斜上部形成的小口径孔,向空隙部装入规定量的粒状坠子来进行浮力调整,因此,可以取出过量放入的粒状坠子正确地调整坠子的量。而且,在粒状坠子装填完毕后,可封闭上述小口径孔。根据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4所述的垂钓用浮子,由于是把规定量的粒状坠子装入主坠子的上部空隙部来进行调整,因此即使浮子本体的浮力发生偏差,通过改变粒状坠子的装入量,也能形成浮力得到正确的均衡的浮子。根据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4~6及其改进中所述的通孔浮子,由于在中央穿线孔的周围形成向上下扩展的环状空隙部,并向该环状空隙部装填规定量的粒状坠子或可上下移动的固体坠子,因此如果把通孔浮子的一方作为上侧安装在钓鱼线上,则粒状坠子或固体坠子会积聚于环状空隙部的下部,这样,就形成下部坠子,直立水面上。而如果把上述通孔浮子的另一方作为上侧,安装在钓鱼线上,则粒状坠子或圆体坠子会从环状空隙部的一方向另一方移动,积聚于下部,以相反状态,直立于水面上。尤其是根据上述具有进一步特点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通孔浮子由于能分解成浮子上部、浮子中央部及浮子下部,因此通过分别准备各种部件进行组合,就能以少量的品种构成多种类型的通孔浮子。对附图的简单说明。附图说明图1的(A)、(B)分别是使用涉及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的垂钓用浮子的浮力调整方法的垂钓用浮子的剖面图。图2的(A)、(B)分别是使用涉及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的垂钓用浮子的浮力调整方法的垂钓用浮子的剖面图。图3是使用涉及本专利技术第3实施例的垂钓用浮子的浮力调整方法的垂钓用浮子的剖面图。图4是涉及本专利技术第4实施例的垂钓用浮子的半剖面图。图5是涉及同上实施例的垂钓用浮子的横剖面图。图6是涉及同上实施例的垂钓用浮子的分解图。图7是涉及本专利技术第5实施例的垂钓用浮子的剖面图。以下参照附图对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行说明,以便理解本专利技术。图1(A)、(B)分别是使用涉及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的垂钓用浮子的浮力调整方法的垂钓用浮子的剖面图。图2(A)、(B)分别是使用涉及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的垂钓用浮子的浮力调整方法的垂钓用浮子的剖面图。图3是使用涉及本专利技术第3实施例的垂钓用浮子的浮力调整方法的垂钓用浮子的剖面图。如图1(B)所示,使用涉及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的垂钓用浮子的浮力调整方法的垂钓用浮子10,在浮子本体11的下部备有主坠子12,在该主坠子12的上部形成空隙部12a,在该空隙部12a中充填较多粒状坠子13。在制造垂钓用浮子10时,如图1(A)所示,切削加工规定的木材,使浮子本体11的外侧形成所希望的形状。在中央形成同轴心的台阶状贯通孔14。随后,给整个浮子本体11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垂钓用浮子的浮力调整方法,它通过在下方配置坠子、并调整该坠子来调整垂钓用浮子浮力,其特征在于上述坠子由配置在浮子本体下部的主坠子以及以规定量装在该主坠子上部形成的空隙部中的粒状坠子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3-10-8 277760/93;JP 1993-12-21 73459/931.垂钓用浮子的浮力调整方法,它通过在下方配置坠子、并调整该坠子来调整垂钓用浮子浮力,其特征在于上述坠子由配置在浮子本体下部的主坠子以及以规定量装在该主坠子上部形成的空隙部中的粒状坠子组成。2.垂钓用浮子的浮力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浮子本体的下部中央配置主坠子,在中部中央形成空隙部,具与该空间上部上端留有间隙地从下端设置中央导管,再在其上部设置与上述中央导管轴心对准并与上述空隙部连通的通孔,再把从中央导管上端稍稍突出的导向构件从底部装入上述中央导管中,从上部的通孔放入规定量的粒状坠子,拔出上述导向构件,把芯体装入该浮子本体的中央。3.垂钓用浮子的浮力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浮子本体的下部中央配置主坠子,在中部中央形成空隙部,在中央上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荣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钓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