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忠行专利>正文

内翻口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5504 阅读:3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翻收口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头(1)、下模(2)、滑动顶芯(3)、滑动锥套(4)、压紧复位机构(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模头(1)与夹板(31)夹持坯件(01),滑动锥套(4)顶挤滑块(24)内撑,狭缝挤压坯件(01)口内翻变形,迟后复位脱模的模具冲压技术方案,克服了现有旋转滚压技术存在的加工效率低、成本高,不适于不锈钢薄壁器具的内翻收口的问题与不足,所提供的一种内翻收口冲压模具,使金属薄壁容器具制品的内翻收口达到了加工效率高、成本低,适合于不锈钢薄壁器具的内翻收口的目的。(*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冲压模具,具体是指用于薄壁不锈钢容器口、盖制作 内翻口的一种内翻收口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薄壁金属容器口盖的内翻收口加工制作,如铝合金水壶的壶口及 铝合金高压锅锅盖等制品的内翻收口,是将拉伸、切边后的杯状的薄壁金属坯 件,用靠模旋转滚压工艺将器口按靠模形状向器口内逐步压延收小来实现的。 旋转滚压法适于铜、铝、铁等硬度较低材质的薄壁器口的内翻收口,不适于材 质硬度较髙的不锈钢薄壁容器口的内翻收口,如不锈钢高压锅锅盖等制品。另 外,旋转滚压法的制作效率低,加工成本较高,因此,现有技术存在加工效率 低、成本高,不适于不锈钢薄壁器具的内翻收口的问题与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技术采用上模头与夹板夹持 坯件,滑动锥套顶挤滑块内撑,狭缝挤压坯件口内翻变形,迟后复位脱模的模 具冲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内翻收口冲压模具,旨在使金属薄壁容器具制品的 内翻收口达到加工效率高、成本低,适合于不锈钢薄壁器具的内翻收口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内翻收口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头、下模、 滑动顶芯、滑动锥套、压紧复位机构,其中所述的上模头为钢制的,上端面 设有模柄,下端面为设有围框的平底圆盘形模头;所述的下模为在钢板模座上 固定有一圆环形的模圈,模圈的上口部的内缘设有一圈凹弧台阶,在模圈中心 的模座板上设有圆形中心通孔,自模圈内侧壁至近模座中心通孔处,以中心通 孔为圆心放射等分设有若干条"T"形滑轨,在"T"形滑轨上置有通过底部设 有"T"形滑槽与其滑动啮合的扇形的滑块,滑块朝向模圈内侧壁的端面的上部 设有与模圈上口部内缘凹弧台阶留有狭缝吻合的凸出的外檐,中心设有圆形盲孔,盲孔中装有压縮弹簧,压縮弹簧的另一端抵在模圈内侧壁上,滑块朝向模 圈中心的端面的上部为圆柱形小凹弧面,中部为上小下大的圆锥形凹弧面,下 部为圆柱形大凹弧面,全部扇形滑块拼合在模圈中,构成中心呈拼合孔,外缘直径小于模圈内侧壁直径的拼合圆柱体;所述的滑动顶芯为由自上而下的圆柱 形夹板、上部细下部粗的台阶圆柱形芯柱、圆柱形顶板沿中轴线串连固定构成; 所述的滑动锥套为沿中轴线设有中心通孔,外壁为上部细下部粗的台阶圆柱体, 其中部台阶为圆锥台形并与滑块的圆锥形凹弧面相适配;所述的压紧复位机构 为由芯杆上端的螺纹将顶板拧固定连接在芯柱底部的中心,下端穿在圆柱形的 弹性橡胶及圆柱形的托板中心所设的穿杆孔中,若干二端设有螺纹的拉杆,其 上端穿过顶板上所设的穿杆孔后,拧固在模座的底部,其下端穿过圆柱形的托 板所设的穿杆孔后,经螺帽调整拧紧,橡胶被拉杆夹紧在顶板与托板之间。 组装(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滑动锥套的上端朝上,其中心通孔滑动套在滑动顶芯的芯柱的上部台阶柱 体上,芯柱的顶端与夹板固定连接,芯柱的下部台阶柱体,滑动穿过模座的中 心通孔与位于模座底部的顶板固定连接;套在芯柱的滑动锥套的下部台阶柱体 向外滑动撑开下模中滑块的上部的圆柱凹弧面,位于滑块的拼合孔中,滑块的凸出外檐与模圈的凹弧台阶呈狭缝吻合。 工作原理工作时,上模头固定安装在压力机滑块上,下模固定在压力机的工作台上; 内翻收口过程将拉伸、切边后的杯状的薄壁金属坯件口朝下扣于滑动顶芯的夹板上,启动滑块带动上模头下行,上模头接触到坯件后与夹板共同夹住 坯件使整个滑动顶芯下移,顶板向下脱离模座的底部,压縮压紧复位机构的橡 胶,此时,受弹簧作用,滑块夹持着滑动锥套留在原位未动,滑动顶芯的芯柱的台阶,脱离滑动锥套的底部下移;当滑动顶芯的夹板的底部下行触至滑动锥 套的顶部,迫使滑动锥套滑动下行,同时,坯件的口部被下行的上模头压入由 滑块的外檐与模圈的凹弧台阶构成的环形吻合狭缝中;当被压下行的滑动锥套 的下部柱体行至与滑块的上部小凹弧面临界脱离时,上模头压迫坯件的口部在 吻合狭缝中完成了挤压内翻收口过程,成型为收口件;同时,在弹簧作用下, 滑块中部的圆锥形凹弧面,挤推与其配合的滑动锥套中部的圆锥台体,使滑动锥套向下跃动,其台阶柱体楔入与滑块凹弧面吻合的位置,滑块同时沿滑轨向内收縮,致使在夹在吻合狭缝中已内翻收口的收口件得以脱模; 脱模复位过程当压机滑块带动上模头复位上行,受被压縮的橡胶的作用,压紧复位机构 向上顶推滑动顶芯,使夹板随着上模头夹持着收口件上行,在上行的芯柱的下 部台阶柱体尚未触至滑动锥套的底部,滑动锥套仍留在原位未动的行程中,收口件得以脱模;当上行的芯柱的下部台阶柱体触至滑动锥套的底部,顶推滑动 锥套共同上行时,上行的滑动锥套中部的圆锥台体向外挤开与之吻合的滑块的 凹弧面,迫使滑块沿滑轨向外撑开,当滑动顶芯的顶板的顶部触及模座的底部 时,滑动顶芯停止上行,被夹持在上模头与夹板之间的收口件留在夹板上,上 模头单独随压机滑块上行至待机位置,脱模复位毕。 有益的设计扩展配套改变上模头、下模的几何形状,便能设计出满足圆形、椭圆形、矩形 等形状的金属薄壁容器具制品的内翻收口加工的冲压模具。上述,本技术采用上模头与夹板夹持坯件,滑动锥套顶挤滑块内撑, 狭缝挤压坯件口内翻变形,迟后复位脱模的模具冲压技术方案,克服了现有旋 转滚压技术存在的加工效率低、成本高,不适于不锈钢薄壁器具的内翻收口的 问题与不足,所提供的一种内翻收口冲压模具,使金属薄壁容器具制品的内翻 收口达到了加工效率高、成本低,适合于不锈钢薄壁器具的内翻收口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内翻收口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金属薄壁容器具制品坯件的结构及局部引出放大示意图;图3是金属薄壁容器具制品坯件成型为收口件的结构及局部引出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内翻收口冲压模具工作时,坯件口朝下扣于夹板上的 时态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内翻收口冲压模具工作时,坯件被上模头与夹板夹持 下行的时态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内翻收口冲压模具工作时,滑动顶芯的夹板底部下行触至滑动锥套顶部的时态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内翻收口冲压模具工作时,被压下行的滑动锥套的下 部柱体行至与滑块的上部小凹弧面临界脱离时的时态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内翻收口冲压模具工作时,滑动锥套向下跃动,其台 阶柱体楔入与滑块凹弧面吻合位置的时态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内翻收口冲压模具工作时,上模头复位上行,滑动锥 套仍留在原位,收口件得以脱模的时态示意图;图IO是本技术的内翻收口冲压模具工作时,上模头复位上行,上行的 滑动锥套向外挤开滑块的凹弧面,迫使滑块沿滑轨向外撑开复位的时态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内翻收口冲压模具工作时,上模头复位完成的时态示 意图。以下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理解为 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中上模头l、下模2、模圈21、模座22、滑轨23、滑块24、弹簧25、 滑动顶芯3、夹板31、芯柱32、顶板33、滑动锥套4、压紧复位机构5、橡胶 51、拉杆52、托板53、芯杆54、坯件Ol、收口件02。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l,本技术的一种内翻收口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头1、下模2、滑 动顶芯3、滑动锥套4、压紧复位机构5,其中所述的上模头l为钢制的,上 端面设有模柄,下端面为设有围框的平底圆盘形模头;所述的下模2为在钢板 模座22上固定有一圆环形的模圈21,模圈21的上口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内翻收口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头(1)、下模(2)、滑动顶芯(3)、滑动锥套(4)、压紧复位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头(1)为钢制的,上端面设有模柄,下端面为设有围框的平底圆盘形模头;所述的下模(2)为在钢板模座(22)上固定有一圆环形的模圈(21),模圈(21)的上口部的内缘设有一圈凹弧台阶,在模圈(21)中心的模座(22)板上设有圆形中心通孔,自模圈(21)内侧壁至近模座(22)中心通孔处,以中心通孔为圆心放射等分设有若干条“T”形滑轨(23),在“T”形滑轨(23)上置有通过底部设有“T”形滑槽与其滑动啮合的扇形的滑块(24),滑块(24)朝向模圈(21)内侧壁的端面的上部设有与模圈(21)上口部内缘凹弧台阶留有狭缝吻合的凸出的外檐,中心设有圆形盲孔,盲孔中装有压缩弹簧(25),压缩弹簧(25)的另一端抵在模圈(21)内侧壁上,滑块(24)朝向模圈(21)中心的端面的上部为圆柱形小凹弧面,中部为上小下大的圆锥形凹弧面,下部为圆柱形大凹弧面,全部扇形滑块(24)拼合在模圈(21)中,构成中心呈拼合孔,外缘直径小于模圈(21)内侧壁直径的拼合圆柱体; 所述的滑动顶芯(3)为由自上而下的圆柱形夹板(31)、上部细下部粗的台阶圆柱形芯柱(32)、圆柱形顶板(33)沿中轴线串连固定构成;所述的滑动锥套(4)为沿中轴线设有中心通孔,外壁为上部细下部粗的台阶圆柱体,其中部台阶为圆锥台 形并与滑块(24)的圆锥形凹弧面相适配;所述的压紧复位机构(5)为由芯杆(54)上端的螺纹将顶板(33)拧固定连接在芯柱(32)底部的中心,下端穿在圆柱形的弹性橡胶(51)及圆柱形的托板(53)中心所设的穿杆孔中, 若干二端设有螺纹的拉杆 (52),其上端穿过顶板(33)上所设的穿杆孔后,拧固在模座(22)的底部,其下端穿过圆柱形的托板(53)所设的穿杆孔后,经螺帽调整拧紧,橡胶(51)被拉杆(52)夹紧在顶板(33)与托板(53)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忠行
申请(专利权)人:胡忠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