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92946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薄膜晶体管,其设置有以下各元件:源电极、漏电极和栅电极三个电极;沟道层;和栅绝缘膜,其中至少所述沟道层由包括铟的金属氧化物膜制成。由此,可以获得薄膜晶体管,其可制造在高聚合物基材上的元件而不施加高温工艺,并且其能够以低成本实现高性能和高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所述薄膜晶体管 中,沟道层和电极如源电极、漏电极和栅电极由金属氧化物膜形成。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经常将无定形硅用于薄膜晶体管。因此,需要 利用高温工艺和昂贵的沉积系统。而且,由于需要使用高温工 艺,所以难以制造由聚合物基质制成的元件。因此,为了以低成本在PET上形成电子器件,使用不需要 复杂设备的简易低温工艺、或使用通过简易工艺能够获得足够 性质的材料及其组合、或者开发简易的器件构造是绝对必要的。在此情况下,为了实现电子光学器件,使用氧化物半导体 特别是透明氧化物半导体是绝对必要的。最近,报道了使用由 In-Ga-Zn-O(IGZO)制成的氧化物半导体作为沟道层的挠性TFT 元件提供了与a-Si等同的优良性质。(非专利文献l: Nature, 2004,432巻,488页),其证实了氧化物半导体的可行性。然而,当IGZO显示非常高的性质时,其包含有毒的Ga并且 需要以非常精确的方式控制膜中的氧含量。因此,存在其加工 性和其成膜控制性方面的缺陷。而且,由于其包含三种金属元素,所以存在其组成变得复杂的缺陷。此外,由于它是至今未 加工的材料,所以存在难以实现新设置至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膜晶体管,其包括以下各元件:源电极、漏电极和栅电极三个电极;沟道层;和栅绝缘膜,其中所述沟道层由包含铟的金属氧化物膜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椎野修岩渊芳典樱井良船木竜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